□王珉
林徽因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有人說這是為駕鶴西去的徐志摩而作的情詩,還有人說她是為向孩子表達(dá)母愛所作,不管究竟是寫什么,我也一樣深愛這樣的人間四月天。
四月多雨,我喜歡在窗前佇立,望著漫天雨霧,讓無拘無束的思緒隨風(fēng)而去。雨像溫水中泡過的薄荷葉,濕濕的涼,煙一般縹緲,花一般秀麗。我不知它來自何處,也不知風(fēng)和它在呢喃什么。凝神靜聽,雨聲像是古老的樂章,若有若無,時續(xù)時斷。風(fēng)則輕輕地笑著,把那精靈般的雨時而拉近,時而扯遠(yuǎn),在天地之間編織出一張神奇的網(wǎng)。此時被雨絲縈繞的我,禁不住伸出雙手,想一把捧住這清靈的雨,有雨絲飄到唇邊,迅速極富情趣地融化在心里。遙望天際,仿若置身夢里水鄉(xiāng)。傾聽雨聲,只覺詩意盎然。
然而一陣春風(fēng)吹過,衣衫竟顯單薄,我突然又想起到北方旅游時見過的紅紅小火爐。這春日,應(yīng)該最適合紅泥醅酒、圍爐向火吧?有了這種溫暖的底色,再冷的天氣,想必也寒不到骨子里。于是整個四月,濃妝淡抹皆入眼,雨后還晴攬春光,新的綠意開始萌動。
那天,我打傘回家。一進(jìn)門就看見母親在廚房的窗邊,半傾著身子張望,莫不是她也愛在窗邊看這四月雨中的春光?“老媽?!蔽掖蠛耙宦暋K堰^神來,驚喜地說:“啊,下著雨,我一直也望不見你走過來,怎么就到家了?”原來,她是在望著雨中那條我回家時通常要走的路。早知道她一直在眺望,今天我就不繞道走另一條路了。我該成全她,讓她滿心歡喜地望著我,撐把傘,近了近了……估計這是她每天傍晚最盼望的時刻吧?
我如果不在單位食堂吃飯,總會在微信跟母親提前說。她會提前備飯,總能掐著點將湯煲好,趁我脫衣脫鞋的時間,將最后一盤菜端上桌。我納悶她如何能把時間把握得剛剛好,這一刻才恍然大悟:早在我剛出現(xiàn)在這條路的盡頭時,在窗口眺望的母親已如得了令牌一樣進(jìn)入狀態(tài),開火、炒菜、熱湯。
我忽然有些傷感。在這春雨綿綿的四月,不知為何我總想要離開家去遠(yuǎn)方,然而這時才發(fā)覺,如果沒有母親的陪伴,大概我去到哪里也會毫無滋味吧?生活就像老電影中插播的片花,一晃而過。所謂活在當(dāng)下,大概是要珍惜那平淡生活中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比如我們已習(xí)以為常的母愛?!澳闶菒?,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又是一日晨起,我推窗而立。外面還在飄著細(xì)雨,微涼的氣息撲面而來,頓時拂去我所有的煩惱,長舒一口氣,讓自己的身心被家的溫暖包圍,轉(zhuǎn)身走進(jìn)廚房,我要給母親做頓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