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因教師人員的調動,我開始擔任五年級班主任。因為這個班級是原調走老師一手帶起來的,所以學生們對新來的老師有些排斥,導致教學工作難以開展。面對一群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我知道他們有許多青春期問題,如對異性的好奇、自身變化的困惑等,而這些問題是不能回避的,所以我把青春期的教育放在了第一課,期待以此解決學生們的青春期問題,打開他們的心扉。
進入班級的第一節(jié)課,不是班會課而是健康課,從學生發(fā)亮的眼神里我知道他們感到稀奇。我拿出了一個小型人體模型,開始介紹人體的構造,以及各種身體器官的功能。當我自然地過渡到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時,我說:“你們當中可能有的女同學已經月經來潮了,男同學也可能開始有變化了吧?”學生們一片嘩然。我接著說:“我知道大家可能會感到不好意思。但如果你們懂一些青春期的生理衛(wèi)生知識,就會避免很多問題,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钡谝还?jié)健康課在同學的驚訝中結束……
接下來是教師節(jié)的慶?;顒?,班級組織了文藝節(jié)目,但男女生就是不愿意拉手跳舞,怎么做工作都不行,我有點著急,但還是提醒自己冷靜。我了解到,學校位于山區(qū),大多數家長思想并不開明,不允許青春期的女孩子和男孩子來往,更不要提手拉手了。針對這個問題,我準備了第二節(jié)健康課。上課之前,我有點緊張,裝著很自信的樣子走進了教室,看到全班同學都到了,心里便有了把握。有了上次的開始,這一次學生們自然了很多。這一次,我沒有拿人體模型,而是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模型來講解。我沒有回避一些問題,用比較恰當的言辭自然地進行講解,學生們也開始由好奇、害羞的心理逐漸坦然面對??吹贸?,學生們對我的教育方式很喜歡,我也開始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剩下的日子里,班級紀律出奇得好,學生們的學習勁頭也很足,各項工作開展得都很順利。最后,全班以平均分第一的好成績畢業(yè)了。畢業(yè)聯歡會上,好多學生都哭了。我知道,他們很喜歡這個班集體。
鑒于這個案例,我認為應該放手讓學生參與青春期的自我管理。下面總結一些與之相關的教學心得,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益處。
1.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
教師應該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在青春期之前,需要父母的愛、老師的呵護、同學的友誼。等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開始發(fā)生變化,學生的心理需求也在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青春期由于身體功能的發(fā)育和性意識的萌芽,他們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希望了解他們的不同之處,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各個方面,這只是一種好奇、一種向往,并不是成年人眼里的早戀。因為此時他們的心里還沒有戀愛的概念,沒有比較穩(wěn)定的情感因素。
2.青春期生理教育要同步進行
青春期的孩子會對性產生好奇,如果得不到正確、及時的疏導,就會導致行為偏差,甚至會走上犯罪道路;如果孩子在心理需求達到平衡的情況下,正確認識兩性朋友,這種心理需求會成為他們生活或學業(yè)的一種動力。然而,在關于青春期生理教育這個問題上,多數人采取的是回避的方式,認為性知識不需要過早地向孩子傳授。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他們忽視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成長需求。等到孩子出現了不合常理的行為后,只會一味地認為孩子不爭氣,其實造成孩子出格行為的原因,就是沒有正確進行青春期的性教育,而是一味地壓制心理需求。如果我們從孩子青春期開始出現生理變化的時候,就讓他們互相了解,知道男孩和女孩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會出現什么變化,女孩會出現什么變化,告訴他們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對青春期學生進行正確的生理健康教育后,再加上正確及時地疏導他們的心理需求,青春期就會自然過渡。
3.觀念要及時轉變
青春期的孩子有異性朋友,就被看作是早戀,這是錯誤的觀念。
在成人眼里的早戀,究竟是不是“戀愛”呢?有沒有那么可怕呢?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周圍缺乏同齡伙伴,這使他們無法了解異性伙伴,促使他們對異性的好奇心加重,他們需要不同的友誼群體。我們不但不能阻止他們和異性的往來,必要的時候,還應該為他們提供一些相互了解的機會。其次,我們要分清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與異性來往并不是一種戀愛,只是青春期對異性正常的好奇而已,是這一階段的心理過程。有的老師一旦發(fā)現學生交往過密,就如臨大敵,找家長、學生談話,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嚴重傷害學生,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4.放手讓學生參與青春期的自我管理
青春期的學生需要信任感,有了老師、同學的信任,會更有上進的動力。教師只要做好了青春期孩子的疏導工作,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放手讓學生參與青春期的自我管理。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并且有了一定的追求美好未來的信念。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要相信孩子,讓他們參與青春期的自我管理,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研究課題】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課題《小學班主任能力素養(yǎng)“診斷式”培訓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2ZJZ0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