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劍楠
組稿團隊:“層級·微點”作文研究團隊
領銜人:韋存和(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陳玉劍(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名師簡介
胡劍楠,河南省洛陽市優(yōu)秀教師,曾獲洛陽市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一等獎,任教于洛陽魏書生中學。
技法指點
讀后感是常見的一種應用文體,其表達方式靈活多樣,雖屬議論范疇,但與一般的議論文不同,需要在讀的基礎上生發(fā)出感受。當“任務驅動型寫作”成為中高考命題的主流,讀后感也因其文體特點,經(jīng)常被納入命題范圍。而在寫作實踐中,同學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如下問題:筆墨多集中于文本內容,忽視閱讀感受的表達;描寫感受時重點不突出,不能深刻、集中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將讀后感寫成記敘文,不能簡單概括自己的經(jīng)歷。
那么如何寫好讀后感呢?妙招一:熟讀凝神,產(chǎn)生共鳴。閱讀文本時,需精讀細品,才能讓自己融進書里,與書中的人物同悲歡,共休戚,找到自己的共情之處。妙招二:深入挖掘,小處落筆。有些文本篇幅較長,寫讀后感時,忌面面俱到,堆疊文本,缺少“感”的體驗。妙招三:明確文體,簡引重議。讀后感重在“感”,即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因此文章要以議論為主,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內容都應作為事例輔助論述,忌對生活細節(jié)進行生動描摹,以記敘代替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