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斌
(海安市中醫(yī)院放射科 江蘇 南通 226600)
心肌橋是指冠狀動脈在心肌內部的短暫被心肌覆蓋的段落。通常,冠狀動脈從心臟表面延伸而來,以分支的形式沿心肌分布,供應心肌所需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但在某些情況下,冠狀動脈的一段或多段會下陷至心肌層內,形成所謂的心肌橋。心肌橋在臨床上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是指患者冠狀動脈在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的病變[1-2]。心肌橋的存在并不一定會對心臟健康產生影響,大部分患者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在一些人中,心肌橋可能會導致冠狀動脈的狹窄,從而影響心肌的供血和心臟功能,引起心絞痛、心肌缺血等癥狀[3-4]。此外,心肌橋也與猝死等嚴重后果的發(fā)生有一定關聯(lián)。故對于心肌橋的診斷尤為重要,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5-6]。冠脈造影在臨床上是診斷心肌橋的重要手段,可明確心肌橋的發(fā)生位置以及嚴重程度,但冠脈造影屬于創(chuàng)傷性檢查,需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以及造影劑注射,檢查過程中對患者要求和禁忌較多,如患者腎臟功能不好等多種原因,均無法接受冠脈造影檢查[7-8]。因此,臨床上對于心肌橋或其他心臟疾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找尋創(chuàng)傷性小、患者耐受較好的檢查方式十分必要。冠脈CTA檢查無創(chuàng)傷性,無需進行局部麻醉,便可完成檢查。本文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海安市中醫(yī)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5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冠脈CTA檢查技術在心肌橋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海安市中醫(yī)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5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臟冠脈CTA檢查及心臟冠脈造影(CAG)檢查。55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6.72±4.34)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9±0.28)年?;颊呒凹覍倬椴⒑炇鹬橥鈺?。
納入標準:①均為心肌橋疑似患者;②對檢查方式無禁忌證患者;③可正常溝通和交流患者;④對病史和過敏藥物明確患者;⑤首次接受檢查患者;⑥依從性較好患者。排除標準:①接受過心臟支架患者;②有溶栓治療史患者;③患有傳染性疾病患者;④對造影劑過敏患者;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⑥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⑦惡性腫瘤患者。
心臟冠脈CTA檢查:檢查前告知患者需禁食禁水,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檢查,檢查前在患者肘部靜脈中埋好滯留針,方便檢查時注射對比劑,隨后護理人員對患者信息進行核對,指導患者平躺于CT檢查床上,患者腳部面向檢測儀,指導患者雙手交叉舉過頭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喘氣和呼氣訓練,明確告知患者憋氣時間在5 s以內,再指導患者口服倍他樂克25~50 mg,避免患者心率過高影響檢查結果。采用飛利浦128排螺旋CT機進行檢查,將探測器寬度參數設置為0.625 mm×128,管電流設置為400~800 mA,管電壓為120~140 kV,轉速調整為0.35 s,螺距為0.16 mm。在患者呼氣并屏住呼吸10 s時開始掃描,將氣管分支下2 cm到心臟左膈面下2 cm定為掃描范圍,通過留置針將碘帕醇注入患者體內,根本對比劑追蹤選擇患者隆突下1 cm左側冠脈開口層面,確定檢測位置,并劃定升主動脈為感興趣區(qū)域,對時間-密度曲線進行觀察,計算曲線峰值,在上訴峰值中增加3~5 s,將增加時間作為冠脈掃描的強化。掃描完成后,再將掃描儀管電流設置為40~80 mA,管電壓設置為120 kV,準直器寬度設置為40 mm×0.625 mm,螺距為0.23×0.26,X線管旋轉周期為0.35 s,視野范圍為180~200 mm,矩陣為512×512,重建層間距為0.3 mm,進行后門控制模式掃描。將75%R-R的期間CT數據進行上傳,完成多平面重建,圖像重建完成后,由兩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yī)生進行觀察和分析。
心臟CAG檢查:采用Siemens數字平板血管造影機進行檢查。術前準備:在進行檢查前,需要對患者進行評估,了解其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排除過敏反應等風險因素。同時,需要告知患者檢查的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減輕疼痛和不適感。在患者的手臂、腿部或頸部等位置進行穿刺,插入一根導管,并通過該導管注入造影劑,使其進入心臟冠脈血管。在患者體內注入一種特殊的X線造影劑,以使冠脈更清晰地顯示在X線影像上。然后,醫(yī)生會利用X線設備對冠脈進行拍攝和觀察,以確定是否存在心肌橋等異常情況。在檢查結束后,從患者體內拔出導管,并進行止血處理。
①統(tǒng)計心臟冠狀動脈CTA診斷結果并分析診斷效能,指標包括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②比較兩種檢查方式下心肌橋確診患者心肌橋淺在型心肌長度和狹窄度以及心肌橋深在型長度和狹窄度。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一致性采用Kappa檢驗,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0.4~<0.75表示一致性一般;<0.4則表示一致性較差。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心臟CAG檢查存在心肌橋異常27例,無異常28例;心臟冠脈CTA檢查在心肌橋異常27例(真陽25例,假陽2例),無異常28例(真陰26例,假陰2例);心臟冠脈CTA檢查靈敏度為92.59%(25/27),特異度為 92.86%(26/28),準確率為 92.73%(51/55)。Kappa=0.854,與金標準檢驗一致性較強。見表1。
表1 心臟冠脈CTA檢查結果 單位:例
CAG檢查淺在型患者為13例,深在型患者為14例;CTA檢查淺在型患者人數為12例,深在型人數為13例,兩種方式檢查淺在型心肌橋患者和深在型心肌橋患者的心肌橋長度和狹窄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檢查方式下心肌橋長度和狹窄程度對比( ± s)
表2 兩組檢查方式下心肌橋長度和狹窄程度對比( ± s)
診斷方式 例數 淺在型長度/mm 狹窄度/%心臟CAG 27 6.53±2.23 31.02±14.22心臟冠脈CTA 25 7.60±2.63 30.50±10.35 t 1.618 0.291 P 0.112 0.773診斷方式 例數 深在型長度/mm 狹窄度/%心臟CAG 27 9.07±2.13 53.06±12.33心臟冠脈CTA 25 10.04±2.54 52.05±16.12 t 1.463 0.250 P 0.150 0.804
心肌橋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是指心肌纖維的位置發(fā)育異常,該束心肌纖維將冠狀動脈的某一段覆蓋,像橋一樣在冠狀動脈之上。而正常的冠狀動脈在心肌表面以及心外膜下的結締組織中走形。心肌橋會導致多種心血管異常癥狀的發(fā)生,嚴重的心肌橋還會誘發(fā)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死以及猝死等嚴重并發(fā)癥。心肌橋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多數認為與冠狀動脈解剖結構變異有關。心肌橋發(fā)病率較高,其中男性患者較女性患者更多[3]。臨床上對于心肌橋的診斷通常采用無創(chuàng)或有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包括以下幾種:①心電圖(ECG):心肌橋患者的ECG通常顯示出T波倒置、ST段下降等特征性改變。②心臟超聲檢查:可以觀察到心肌橋的存在、位置、程度和影響范圍等情況。③放射性核素顯像:通過注射示蹤劑,觀察心肌橋對心肌灌注的影響,進而評估心肌橋的嚴重程度。④冠狀動脈造影:是一種有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通過導管插入體內,注入造影劑,可以直接觀察到冠狀動脈的情況,包括心肌橋的程度和位置等。診斷心肌橋的難度在于其癥狀和表現(xiàn)并不一定明顯,因此需要結合多種檢查方法進行評估。最終的診斷需要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判斷和鑒定。
研究指出,心肌橋患病率在19%左右[9]。該病分為表淺型和縱深型兩種,臨床癥狀有所不同。表淺型是指心肌橋埋藏較淺、較短,對患者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影響較小,患者臨床癥狀較輕或無癥狀,對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無影響。而縱深型則表示心肌橋埋藏位置較長、較深,心臟在收縮期會對心肌橋部分造成擠壓,導致遠端冠脈出現(xiàn)缺血等情況,縱深型心肌橋對患者冠脈的血流量影響較大,多數縱深型心肌橋患者會出現(xiàn)明顯的心絞痛癥狀[10-11]。
臨床上隨著CAG和冠脈CTA檢查方式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在檢查中檢測出心肌橋,而在心肌橋的診斷中,CAG是其檢測金標準[12-13]。心臟CAG是一種通過X線影像技術來檢查心臟冠脈狹窄和阻塞程度的方法。冠狀動脈造影作為微創(chuàng)手術的一種,是從患者橈動脈或股動脈穿刺,將導絲和導管沿穿刺動脈植入,隨后再將造影劑注射到動脈中,來看清血管的具體走向以及血管腔是否存在狹窄。但CAG檢查作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需要在患者無法明確病因以及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臟疾病中應用,不適用于普通的心臟病篩查。冠脈CTA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是通過CT儀器對患者冠狀動脈進行檢查,其優(yōu)勢包括:①非侵入性:相對于有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如冠狀動脈造影,冠脈CTA不需要插入導管或注入造影劑,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適。②快速性:冠脈CTA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查,縮短患者的等待時間。③高分辨率:冠脈CTA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圖像,可以清晰地顯示冠狀動脈的位置、程度和病變情況,有助于準確診斷心肌橋。然而,冠脈CTA也有其不足之處,例如,冠脈CTA需要使用X射線進行成像,會產生輻射,可能對患者健康造成影響;其次,冠脈CTA可以顯示心肌橋的位置和程度,但是不一定能夠準確評估其對心肌灌注的影響。有時需要使用造影劑:冠脈CTA需要使用造影劑,可能會對部分患者造成不良反應,如過敏等。因此,在使用冠脈CTA診斷心肌橋時,需要充分評估其優(yōu)缺點,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14]。
本文結果顯示,心臟冠脈CTA診斷靈敏度為92.59%(25/27),特異度為92.86%(26/28),準確率為92.73%(51/55),Kappa=0.854,與金標準檢驗一致性較強,說明冠脈CTA診斷準確率與CAG檢查結果相似,同時在心肌橋確診患者中進行淺表型長度、深度和縱深型長度、深度比較,冠脈CTA檢查結果同樣與CAG檢查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臟CTA檢查的準確性高。文中以上數據可有效驗證冠脈CTA檢查對于心肌橋患者診斷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對心肌橋患者進行診斷時,心臟冠脈CTA檢測技術安全性更高,診斷效能與心臟CAG檢測技術無明顯差異,患者接受度更好,可在臨床中廣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