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平
新課標指出,應統(tǒng)籌安排課內與課外、個人與集體的閱讀活動,集中使用每學期整本書閱讀課時,兼顧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閱讀,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閱讀整本書。結合教學實際,我校師生每月共讀一本書,每周一課時,進行共讀開啟、階段交流、主題研討、延展評價四次交流課。其中,共讀開啟課主要功能是激發(fā)興趣、指導方法、制訂計劃。
一、激發(fā)興趣
共讀開啟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根據(jù)整本書的文體、閱讀價值、閱讀目標,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激趣開啟閱讀之旅。
1.利用音視頻激趣
借助信息技術,利用音頻、視頻等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激發(fā)其閱讀興趣,豐富閱讀體驗,拓展閱讀視野,直觀形象地將學生帶到書中。如開啟《西游記》閱讀,可以先讓學生聽一段評書,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評書能深深吸引學生,在精彩處戛然而止——“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使學生迫不及待開啟閱讀。很多名著都拍成了影視作品,如《小王子》《夏洛的網(wǎng)》《查理的巧克力工廠》《寶葫蘆的秘密》和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等,教師可以截取影視作品的片段讓學生欣賞,來激趣開啟整本書閱讀。
2.聯(lián)系生活激趣
如開啟《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閱讀,可以聯(lián)系“夸父計劃”、“祝融號”火星車、“嫦娥一號”衛(wèi)星、“玉兔號”月球車、“羲和”探日衛(wèi)星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系列的航天工程中,都有神話人物的影子?!斑h古時代的神話想象,在現(xiàn)代社會夢想成真,與科學融合,實現(xiàn)飛天夢,讓我們走進古代神話故事,看看還有哪些神話人物、神奇的事物。”
3.預測猜讀激趣
利用書的封面、插圖、精彩情節(jié)片段、開頭、結尾等,讓學生預測可能會寫什么、故事可能會怎樣發(fā)展等。讓學生帶著疑問到書中求證,帶著好奇心去追問。
4.閱讀體驗激趣
共讀開啟一本書,學生起點不同,這些書籍并不都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的書是學生之前有過閱讀體驗的,如《安徒生童話》開啟課,可以激活已有閱讀經(jīng)驗,引發(fā)繼續(xù)閱讀興趣??梢栽O計:熟悉童話猜一猜——根據(jù)圖片猜童話故事,離奇情節(jié)推一推——根據(jù)片段推測故事的發(fā)展,神奇細節(jié)找一找——感受童話的夸張、幻想和神奇。
5.矛盾設疑激趣
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閱讀中的作用。開啟課引導學生閱讀目錄,從目錄中獲取信息,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對比閱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兩本書的目錄,會發(fā)現(xiàn)故事大多以一種動物和另一種動物的方式命名,其中狼、狐貍這些動物名字居多,它們的形象在不同故事中相同嗎?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啟閱讀。
6.生平、書評激趣
利用書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如開啟《中國寓言故事》閱讀時,可以引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對寓言做過的比喻:“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這本書,這個魔袋里我們可以取出什么東西呢?”再如開啟《安徒生童話》閱讀時,可引入安徒生的生平資料,讓學生在整本書中找一找哪些主人公的經(jīng)歷與安徒生有相似的地方。
二、指導方法
整本書閱讀開啟課需要教師教給學生閱讀策略,指導學生有效閱讀,讓學生讀進去,能梳理情節(jié)、積累語言、思辨表達、感受文體、分享體驗等。
1.選用思維工具梳理內容
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表格等工具梳理閱讀收獲。如畫人物關系圖梳理復雜的人物關系,畫山形圖梳理故事情節(jié),畫魚骨圖對問題進行剖析,畫時間軸展現(xiàn)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制作人物名片或檔案聚焦人物形象等。
2.根據(jù)年段要求摘抄積累
結合課標要求,明確不同學段的摘抄要求,如三年級摘抄有新鮮感的詞句,四年級摘抄精彩的句段,五年級分類摘抄等,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和評鑒語言的能力。
3.課內習得方法課外運用
整本書閱讀指導可以先聚焦單篇習得方法,然后多篇閱讀運用方法,整本書推進內化形成能力。如“快樂讀書吧”按照文體分類進行編排,三年級下冊寓言單元,先學習教材中的寓言故事,總結理解寓意的方法,然后運用這些方法閱讀更多的寓言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
4.關注文體、作家風格
根據(jù)不同作家不同風格,引導學生閱讀。如閱讀曹文軒的作品感受純美的景物描寫,閱讀沈石溪的作品欣賞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閱讀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欣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尾藝術等。根據(jù)不同文體,引導學生閱讀。如小說閱讀關注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等;寓言故事閱讀關注寓意;韻文、兒童詩、童謠等,關注節(jié)奏、想象等。
三、閱讀規(guī)劃
開啟課要引導學生做好閱讀規(guī)劃,為共讀交流提供保障,任務驅動培養(yǎng)學生有計劃地閱讀整本書習慣。
1.制訂閱讀計劃
新課標強調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為主,每月師生共讀,如何有計劃地進行,在開啟課上從閱讀遍數(shù)、閱讀時間、閱讀數(shù)量、閱讀形式等方面做閱讀計劃,確保閱讀交流質量和保持學生持續(xù)閱讀的熱情,以有效培養(yǎng)整本書閱讀習慣。
2.設計驅動任務
任務群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本書閱讀任務群開展,可以設計一個核心任務,在開啟課時發(fā)布任務,以終為始,明確完成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閱讀《安徒生童話》后,開展班級童話劇場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童話劇的表演。為了完成此任務,要進行讀故事、選故事、改劇本、品角色、做道具、演故事等活動,在任務驅動下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師讓學生有興趣、有方法、有目的地開啟閱讀,并在后續(xù)的階段推進課、主題研討課、延展評價課中搭建分享和展示平臺,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統(tǒng)編教材的小學中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C2102zy027)
(責編 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