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郭娟 王成琳
中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期,身體的快速成長和變化對心理的發(fā)展影響很大,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但其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不少中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困擾和不良行為,比如厭學、考試焦慮等。運用符合中學生心理特點的咨詢方法,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心理教育中經常應用的繪畫療法,指的是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自由表達情感,并在繪畫過程中使負面情緒得以宣泄,從而實現(xiàn)重建自我、人格整合的一種心理診療方法。
一、繪畫療法的特點及優(yōu)勢
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有部分學生是被班主任、教師或者家長強制要求來進行心理咨詢的,由于本身就有抗拒心理,對咨詢并不配合。而繪畫創(chuàng)作的形式易于讓他們打開心扉,訴說自己的心理困惑。
2.有利于緩和心理沖突、調節(jié)負面情緒
繪畫作為展現(xiàn)學生內心情感的方式方法,可以反映青少年潛在的心理信息。在繪畫過程中,學生可將自己的內心沖突、復雜感情充分表達出來。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豐富,繪畫活動可以有效調節(jié)和宣泄他們的情緒。
3.有利于提高自我認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面對復雜的心理問題,教師、家長或學生自己往往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對問題缺乏深層認識。在繪畫的時候,學生能夠進一步梳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把抽象的心理問題具體化。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可了解真實的自我,釋放被壓抑的本我,重建真實的自己。
二、研究過程
1.調查與結果分析
我們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了新鄉(xiāng)市某中學七年級部分學生進行調查,收回590份問卷且均為有效問卷。
在問卷調查對象中,男生331人(占樣本總體的56.1%),女生259人(占樣本總體的43.9%);獨生子女147人,非獨生子女443人;在家庭類型上,完整家庭548人,重組家庭18人,單親家庭24人。
本研究選擇使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此量表共有60道題目,分為10個維度,分別為強迫癥狀、偏執(zhí)、敵對、人際關系的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在統(tǒng)計上,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真實情況,在每道題所給五個等級中進行選擇?;诔潭鹊膮^(qū)分,用1分、2分、3分、4分、5分來表示。1分,認為無問題;2分,認為存在輕度問題;3分,認為問題程度為中等;4分,認為問題較嚴重;5分,認為問題已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
通過對10個維度的分值進行平均分計算,得出的結果就是被試者心理的均分。得分在2-2.99,為輕度心理問題;得分在3-3.99,為中等程度心理問題;得分在4-4.99,屬于較嚴重心理問題;5分及以上,有非常嚴重心理問題。如果計算得出總平均分在2分以上,那么就需要尋求外界的幫助。
調查結果顯示,無得分在4以上的學生;得分在3-3.99的學生有12人,存在中等程度心理問題。本研究針對出現(xiàn)中等程度心理問題的學生,借助繪畫療法,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
2.繪畫心理輔導干預
本研究對篩查出的12名中等程度心理問題學生,進行團體繪畫干預。每周對學生進行一次繪畫心理團輔活動,輔導4個月共計16次。所有參與干預的人員均接受過專業(yè)教師系統(tǒng)的繪畫心理技術培訓。首先,通過分析繪畫作品的色彩、線條、位置、內容等來分析畫的整體效果;其次,對繪畫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探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每次活動確定一個主題,從問題呈現(xiàn)、表達與領悟、探索與重構三個階段積極探索新的應對問題模式,改變不科學的應對方式,并將嶄新的情緒體驗和行為認知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與學習中。
最后,我們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對12名學生做后測,通過前后測結果對比可以看出,這12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心理維度都發(fā)生了明顯的積極變化,而且他們還能夠積極將干預后產生的效果應用于生活和學習中,說明本次干預效果顯著。
三、運用繪畫療法的注意事項
1.良好的咨訪關系是前提
要有好的心理咨詢效果,咨詢師和來訪者必須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中學生處在青春期,對人際關系敏感,良好的咨訪關系更顯重要。由于學校的特殊性,心理教師要無條件地積極關注來訪學生,創(chuàng)設支持性的咨詢環(huán)境。只有創(chuàng)建良好的互信關系,學生才可能排除抗拒、敞開內心,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從而保證咨詢治療的有效性。
2.以學生為中心,切勿先入為主
繪畫作品是學生某一段時間內個人真實內心感受和情緒的體現(xiàn),其所繪制的圖畫深受學生自我認識和性格的影響。一幅作品繪制出來后,心理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繪畫的全過程進行分析和解讀,進而促使學生去探究深層次的自我,激發(fā)自己的修復能力。在咨詢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始終是第一位的,在分析學生繪畫作品時,教師切忌先入為主,要尊重學生在繪畫作品中的表達,與學生共情。
3.注意繪畫療法的適用性
在個案的咨詢中,不少學生對心理咨詢存在不正確的認識,覺得自己進行心理咨詢就是有病的表現(xiàn),他們多是被要求來進行咨詢的。繪畫療法對于這樣的學生適用性比較強。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此外,繪畫療法在面對學生的情緒障礙、情緒困擾為主的問題時具有優(yōu)勢。
4.需強調不是專業(yè)美術課
心理咨詢中繪畫的目的是通過繪畫內容的呈現(xiàn)來展示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有的學生聽到繪畫會擔心自己畫不好,心理教師可向他們強調,只需畫出自己想畫的東西即可,沒有任何限制。
總之,在青少年的心理咨詢中,繪畫療法適用性很強。它契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需求,很多時候他們不愿意通過對話來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在繪畫療法中,心理教師可以通過繪畫作品去探究分析其內心感受,以提高心理咨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責編 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