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禮英,馮彬彬,李 婷,龔 瑾,李素萍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湖南 長沙 410000)
新生兒溶血?。╤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造成重度高膽紅素血癥重要原因,嚴重溶血引起膽紅素腦病,造成永久性后遺癥、甚至死亡[1]。我國由于產科醫(yī)療水平提高,加強了床位周轉,新生兒平產后大部分在24~48 h 出院,剖宮產96 h 出院,而我國新生兒總膽紅素峰值出現(xiàn)在生后96~120 h[2]。但家長對新生兒黃疸認識程度不一,很多患兒出院后未及時監(jiān)測黃疸,當家屬肉眼發(fā)現(xiàn)黃疸時,大部分患兒已有嚴重高膽紅素血癥、甚至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出現(xiàn)病危、需換血,給患兒造成不可逆神經系統(tǒng)損害甚至危及生命,也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類似病例在臨床時常發(fā)生[3,4]。國內目前采用致敏紅細胞和血型抗體測定(溶血全套試驗)確診有無溶血,需2 個工作日出結果。有些醫(yī)院需要送到區(qū)域中心血庫才能完成,基層醫(yī)院無法實施,影響早期診斷和治療及隨訪。且對治療、預后評估等方面無相應的預測作用。因此,溶血全套試驗不能作為溶血篩查指標,臨床急需一種門診、基層、床旁、快速篩查新生兒溶血病的技術。既往研究顯示[5-7],進行床旁呼氣末呼吸道一氧化碳(ETCOc)檢測可以預測血膽紅素生成速度,作為新生兒溶血的篩查指標。鄒佩佩[8]的研究利用CoSense 儀器測定ETCOc,認為ETCOc 和CoHb 可作為新生兒溶血病早期篩查指標。另有研究報道顯示[9],ETCOc 對新生兒溶血病有診斷價值。,本研究擬通過測定碳氧血紅蛋白(COHb)和呼氣末一氧化碳(ETCOc)水平,早期識別處于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癥風險的新生兒,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 年5 月-9 月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60 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孕周≥38 周;②日齡≤14 d;③體重≥2.5 kg;④黃疸值在Bhutani95%以上,以高膽紅素血癥收入住院,但未接受任何治療(如茵梔黃、換血、白蛋白、丙種球蛋白及激素等)。排除標準:①入組前已接受光療;②合并感染;③有心肺基礎疾病。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12),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完善血常規(guī)、網織紅細胞(Ret)、血氣分析(包括COHb 測定)、G-6-PD 測定、肝功能、新生兒溶血全套。采用美國Capnia 公司便攜式CoSenseETCOc 測定儀進行檢測。先清理患兒鼻腔,將CoSenseETCOc 取樣裝置鼻塞固定放入患兒鼻孔中,測定60 s 后彩色顯示屏產生數值為ETCOc 的測量值(不包括環(huán)境中一氧化碳值),每位研究對象檢測2 次,取平均值,規(guī)定在采集血樣后1 h 測定ETCOc 指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行χ2檢驗,建立COHb、ETCOc、HbCO 診斷新生兒溶血病的ROC 曲線,確定AUC,分析最佳截斷值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產式、喂養(yǎng)構成、孕周、出生體重以及入組體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溶血組年齡小于非溶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2.2 兩組ETCOc、COHb、HB 及Ret 比較 溶血組的ETCOc 值與COHb 高于非溶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HB、Ret、STB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ETCO、COHb、HB、Ret 比較()
表2 兩組ETCO、COHb、HB、Ret 比較()
2.3 各指標ROC 曲線及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COHb 的AUC 為82.9%(95%CI:0.664~0.984),ETCOc 的AUC 為78.60%(95%CI:0.589~0.968),兩組COHb、ETCOc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取其ROC 曲線中最靠近左上角的一點為最佳截斷值,定為其陽性標準:COHb≥1.9%(敏感度81.90%),ETCOc>2.15 ppm(敏感度90.00%)。COHb 和ETCOc聯(lián)合檢測,敏感度較高,見表3。
表3 COHb 和ETCOc 診斷新生兒溶血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及陰性預測值(%)
新生兒多采用經皮膽紅素測定儀檢測黃疸,不同廠家黃疸儀在同一個時間為同一個患兒檢測的黃疸結果相差很大,特別是黃疸值超過20 mg/dl 或患兒皮膚顏色偏黑時,經皮膽紅素值誤差較大,易誤診。母子血型不合的隱性溶血在臨床上可能表現(xiàn)為“生理性黃疸”,程度不重。為避免新生兒出現(xiàn)嚴重高膽紅素血癥、急性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需安排頻繁隨訪,日間光療使用頻率也明顯增高,而光療副作用也不容忽視。重度黃疸患兒就診時可能已經有嚴重溶血,因此延誤治療,可加劇神經元細胞膜破壞,增加患兒病死率。因此早期診斷新生兒溶血病具有重要意義[10,11]。有研究采用胎兒超聲檢査、血型基因分型測定、羊水檢査、孕婦血清IgG 抗體效價比等診斷新生兒溶血病,但因敏感度、特異度不高,或操作復雜,無法廣泛應用于臨床[12]。國內目前有學者認為新生兒溶血時COHb 明顯升高,對早期診斷ABO 溶血新生兒有一定臨床價值[13,14]。2012 年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從Capnia 公司引入Cosense Monitor 檢測儀器,對32 例黃疸新生兒進行ETCOc、COHb 等檢測,除溶血組COHb 水平較非溶血組顯著升高外,ETCOc 水平也明顯高于非溶血組,提示ETCOc 同樣可用于新生兒溶血病早期診斷[8]。國外也有學者使用ETCOc 測定儀測定ETCOc 值以早期診斷新生兒溶血病的報道[6,15,16]。2014 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發(fā)布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中明確指出,測定ETCOc 可預測發(fā)生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可能。
我院引進Capnia 公司研發(fā)的CoSenseETCOc 測試儀對60 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進行ETCOc 檢測,無論新生兒睡眠或覺醒狀態(tài)時均可成功操作,該檢測為無創(chuàng)、無痛,家屬接受程度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溶血組年齡小于非溶血組,表明新生兒在早期特別是出生24 h 內出現(xiàn)黃疸應警惕溶血存在。溶血組的ETCOc 值與COHb 高于非溶血組(P<0.05);兩組HB、Ret、STB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Hb、Ret、STB 對新生兒溶血病無診斷價值,但ETCOc 和預測溶血有一定的臨床意義。COHb 陽性預測值為65.64%,與ETCOc 比較,敏感性較低,僅58.32%,而ETCOc 敏感性高達80.53%。單純應用COHb 指標來診斷新生兒溶血病,漏診幾率較高。COHb 和ETCO 兩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新生兒溶血病敏感性最高達90.51%,臨床可以作為新生兒溶血病診斷指標。ETCOc 最佳截斷值2.15 ppm,表明CoSenseETCOc 測定ETCOc 是可行、可靠的。
綜上所述,使用ETCOc 測定儀測定ETCOc,實用性強且無創(chuàng)、操作方便簡單,可用于早期新生兒溶血病篩查,建議連續(xù)監(jiān)測確保準確性。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待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及開展多中心研究,為該病的早期篩查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