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花
摘 ? ?要:基于科技的深入發(fā)展,農業(yè)高新技術逐步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屬于現代化農業(yè)技術,被普遍運用到蔬菜生產作業(yè)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蔬菜質量及產量,不但可以滿足人們對蔬菜的高質量需求,還能緩解土地供需矛盾?;诖耍恼路治隽巳展鉁厥以耘嗟囊饬x,探討了日光溫室栽培的技術要點及栽培模式,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日光溫室;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高效節(jié)能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4-0082-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26 ? ? ? 文獻標志碼:B
日光溫室也叫作暖棚,一般是借助人工建設方法來促進植物生長,為蔬菜作物等構建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從而促進其高產優(yōu)質發(fā)展。該項技術最早出現在歐洲,直至20世紀中葉才獲得了普遍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yè)的經濟價值,深受群眾的歡迎。我國的日光溫室發(fā)展時間存在滯后性,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基于較大經濟價值的作用下,該項技術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日光溫室栽培面積進一步擴大。
1 高效節(jié)能日光溫室栽培的意義
現階段,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在現代農業(yè)生產過程中較為普遍,極大地提高了蔬菜種植質量及產量。該項技術屬于高效節(jié)能種植,可以有效滿足我國居民對蔬菜的需求,并且還能增加種植戶經濟收入。與傳統種植模式比較,該項技術的生產效率非常高,并且可以節(jié)省人力及物力,具備良好的抗病及抗蟲性,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農業(yè)生產結構。
我國屬于農業(yè)大國,實際開展農業(yè)生產時,存在農業(yè)人口數量多但農戶收入較少、農產品類型多但生產質量及產量較低等問題,對此,應大力發(fā)展高效節(jié)能種植模式,即日光溫室栽培。
同時,根據當地蔬菜種植具體狀況,制訂科學的種植方案,提高種植管理水平,促進蔬菜健康茁壯生長,特別是提高種植戶技術水平,對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指標實施檢測,從而保證獲得健康綠色的蔬菜,為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夯實基礎[1]。
當前,日光溫室栽培獲得了較大的效益,然而基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了更高的物質生活需求,逐漸對無公害綠色蔬菜產生了較大的需求。由此,應提高人力、物力及財力的投入,促進高效節(jié)能模式的發(fā)展,大力發(fā)展日光溫室栽培技術,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另外,還應提高蔬菜栽培病蟲害技術水平,防止有害農藥的運用,促進蔬菜生產綠色健康發(fā)展。
2 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模式
在日光溫室栽培中,蔬菜種植品種較多,下面分析了常見的幾種栽培模式。
一是韭菜。韭菜屬于大茬生產模式,包含不回青及回青韭菜。不回青韭菜主要是在9月早霜之前收割,接著將其轉入溫室生產。在1月收割1茬,割4~5刀,在5—6月收割兩茬韭苔。回青韭菜如冰嬰及寬葉彎韭等,往往要在地上部分完全干枯之后扣棚。在扣棚之前,需清理所有殘莖枯葉;同時要拔土晾根7 d左右,并施加蒙頭肥1次。
二是芹菜。通常情況下會借助秋冬茬,芹菜在每年7月播種及育苗,且在早霜季節(jié)之前完成扣棚,采收工作可持續(xù)到12月至次年1月。其品種包含實桿綠芹菜及白芹等。
三是黃瓜。每年8月20日至9月1日要開展黃瓜育苗工作,先進行播種,其品種有津雜4號及甘豐2號等,在第一片真葉展開1/2期間開始嫁接工作,其砧木通常為黑籽南瓜,借助楔形靠接法完成,嫁接苗通常為3~4片葉,在每年10月初完成定植工作。其株距通常是30 cm,并且寬、窄行距分別是70 cm、40 cm,同時壟高約為30 cm,需要在壟上覆地膜。在每年12月10號左右采收上市,黃瓜產量在春節(jié)期間會達到高峰期,其生育期一般是180 d。
四是秋茬黃瓜、油菜及番瓜。黃瓜每年7月20日左右播種,9月10日左右采收上市,12月初下市,其采收期一般80~85 d。油菜每年12月5日前后壟下播種,12月15日前后基于壟上播種番瓜。每年1月中旬油菜可采收上市,在每年2月末采收番瓜并上市。
五是秋茬及早春番瓜。每年9月25日前后播種番瓜,在播種之后的55 d左右可采收上市,其采收期通常可以達到75 d左右。在第1茬采收結束之后,應對種植土壤開展清理消毒工作,然后復種早春番瓜,播種和移苗移栽均可。如果市場情況比較好,可基于頭茬番瓜清園之前開展育苗工作,盡快完成準備工作。如果市場比較疲軟,可延遲播種日期,在這一過程中,應堅持錯開時間上市的原則。
六是秋茬芹菜、油菜及番瓜。在每年7月10日前后種植芹菜,10月上旬苗高達到20 cm之后完成扣棚工作,合理控制芹菜長勢。白天完成放風工作,晚上做好防霜凍工作。在10月末,需結合市場需求情況開展常規(guī)管理工作,實現作物健康生長,11月下旬完成采收并上市。然后第一時間播種油菜,45 d左右后采收并上市。在油菜采收結束至次年1月末可栽種番瓜,以此對3—4月的供應斷檔進行補充。如果市場環(huán)境比較好,可不播種油菜,直接栽種番瓜[2]。
3 日光溫室蔬菜病害情況及造成的影響
結合有關調查可知,在溫室蔬菜種植中,白粉病及霜霉病發(fā)生比較普遍,番瓜及黃瓜的發(fā)病概率較高。由于日光溫室通風條件較差,并且空氣濕度比較大,極易產生蚜蟲。在日光溫室蔬菜中,黃瓜極易被蚜蟲及白粉虱所侵襲,導致黃瓜株苗邊緣出現發(fā)黃的現象,或是葉片逐漸萎縮。
黃瓜角斑病通常會借助百菌清煙霧劑治療。黃瓜霜霉病一般會在葉片上產生黃褐色斑塊,葉脈會逐漸枯黃,可借助殺菌劑瑞霉素與乙磷鋁混合使用。部分農戶在蔬菜發(fā)病早期階段,會借助噴灑敵敵畏殺蟲防治,有些時候會由于無法掌控農藥濃度導致株苗根部出現萎縮等情況,這需要第一時間噴灑豐收素緩解。在這一過程中,可噴灑適合的生長調節(jié)劑控制黃瓜株苗生長。黃瓜蔓枯病會對株苗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根莖腐爛及發(fā)黃等。該病癥通常是由于移苗時間比較晚造成的,在開展移栽工作時,會對植株根部造成影響,導致病菌感染問題。
另外,日光溫室大面積灌水還會促使病菌持續(xù)擴散,進而導致病害暴發(fā)??刹捎脟姙⒍嗑`水溶液方式,或者使用藥劑涂抹受損根莖位置,或者鋪撒草木灰,發(fā)揮殺菌作用。
4 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要點
4.1 構建日光溫室大棚
在溫室大棚建設過程中,應對溫室大棚的選址加以重視,這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應科學篩選及明確建棚位置,在選址過程中,需對氣候及土壤等因素開展綜合分析。雖然溫室大棚可以實現自我調節(jié)溫濕度等功能,但惡劣的氣候條件會降低其自我調節(jié)功能,甚至會導致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
在對環(huán)境因素開展分析時,需注重水源問題。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水是必需要素,充足的灌溉用水可以促進作物有效吸收,在這一過程中,應避免灌溉用水被污染。對溫室大棚選址時,應與公路和化工廠等區(qū)域保持一定的距離。
應保證溫室大棚布局方位,這和太陽光直射存在密切的關系,有利于確保棚內保暖效果。通常來講,北緯40°以南的地方,基本都是南偏東10°以內的布局;在北緯40°北部的地方及高海拔地區(qū),基本都是南偏西10°以內的布局。還應重視大棚的間距。設置科學的間距,避免前排溫室遮光影響后排溫室透光效果??梢越Y合大棚后墻高度設置科學的間距,若是后墻高度比較高,大棚間的距離要足夠大[3]。
4.2 確保大棚適當的溫度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溫度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大棚蔬菜栽培應全面落實好溫度管理工作,這是實現高產優(yōu)質蔬菜的關鍵。溫度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保溫和降溫兩個方面,實際農業(yè)生產實踐中,通常借助的保溫措施有以下幾種。
借助合適的墻體保溫材料或是開展保溫性墻體設計,在必要的情況下,可對大棚表面覆草處理,以實現增溫的目的。在大棚中構建火爐及暖氣等設備,以此實現保暖的效果。
除此之外,應對通風口的應用加以重視,白天太陽直射會導致大棚中溫度較高,這就要對通風口進行卷起操作,進一步降低棚內溫度,從而促進蔬菜健康生長;夜晚大棚中積累的溫度以不同的形式分散流失,在這一過程中,應把通風口卷下,并關閉大棚門,保證蔬菜不會由于夜晚溫度下降而受到影響。
4.3 選擇優(yōu)質品種,引入現代化技術
在溫室栽培過程中,為獲得較大的成效,應選取優(yōu)質的蔬菜品種。在品種選取方面,應根據當地具體種植狀況合理選種,綜合分析區(qū)域內小氣候及地形地貌等,結合各類蔬菜品種的特點選出最佳的蔬菜品種。通常情況下,可以滿足日光溫室大棚栽培的蔬菜品種非常多,基本都具備耐低溫的特點,且對光照條件沒有過多要求,還具備良好的抗病蟲害能力。此外,在選取合適品種的基礎上,還應引入現代化生產管理技術?,F階段在果菜類蔬菜種植中,往往會運用到現代化生產技術,包含膜下微滴灌技術、煙霧劑防治病蟲害技術等。實際管理方面,應借助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對大棚及園區(qū)實施高效管理,從而促進蔬菜健康生長。基于該背景下,培育的蔬菜質量與產量較高可全面確保種植戶經濟效益[4]。
4.4 肥水管理要點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不管是肥還是水都是非常關鍵的要素。有關記載顯示,有收無收取決于水,收多少取決于肥。在開展蔬菜栽培工作時,強化肥水管理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現階段,基于農業(yè)科技的進步,再加上人們節(jié)水意識的提升,大多數溫室栽培過程中都開始借助滴灌方式補充水分。滴灌技術不但可以較好地滿足植物用水需求,防止漫灌方式導致水資源浪費問題,還能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在種植工作中深受人們的喜愛。對于肥料的運用,應避免使用硝態(tài)氮肥,防止蔬菜中產生大量硝酸鹽從而對蔬菜的健康生長產生不良影響。選擇肥料類型之前,應先測定蔬菜地種植土壤,之后合理選取肥料類型。
另外,為促進蔬菜健康生長,還應對光照、溫度和肥力等因素開展綜合分析,在有效應用滴灌技術的同時,注重對溫室大棚內土地的科學管理,從而構建良好的光熱環(huán)境。
4.5 強化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與蔬菜產量存在密切的關系,會對種植戶經濟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由此,在開展蔬菜栽培工作時,應對病蟲害防治工作加以重視。應科學選取抗病蟲害的蔬菜品種,利用良好的蔬菜品種實現預防病蟲害的效果。對種植地點、土壤和水源開展全面檢測,保證接觸源沒有污染問題。主張清潔栽培,日光溫室高溫及高濕會導致病蟲害快速滋生,應盡量確保菜地干凈整潔,具備良好的通風及透光性,實現植物健康生長,增強蔬菜抗病蟲害能力。應強化預防工作,結合蔬菜生長不同環(huán)節(jié)中病蟲害的特點,有效實施病蟲害防治工作,盡量避免應用農藥,可以借助物理及生物防控方式保證蔬菜質量。
4.6 優(yōu)化種植技術
各植株間的距離會對植株吸收水分及陽光的情況產生較大的影響,較密的株距會對植株的光、水及營養(yǎng)吸收產生不良影響,較疏的株距會導致水、光及營養(yǎng)等出現浪費現象。只有科學的株距才能實現蔬菜高產優(yōu)質發(fā)展,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F階段溫室大棚栽培過程中,常常借助育苗移栽方式,缺乏對嫁接育苗技術的重視,應積極鼓勵農民引入嫁接育苗技術,如此不但可以改善接穗性狀,還可以有效彰顯砧木的優(yōu)勢,從而提升菜苗葉片及根系等的抗病性和抗逆性[5]。
5 日光溫室栽培中的問題和處理辦法
一是連作障礙。一般連續(xù)多茬種植同樣品種的作物之后會導致土壤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產生大量的蟲害及病害問題,對作物生長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進而降低作物產量及質量。現階段,對于溫室栽培過程中產生的連作障礙問題,可借助輪作倒茬、施加微肥及生物肥等方式處理,或是借助秸稈反應堆技術。
二是土傳性病害。常年種植蔬菜的大棚會發(fā)生土傳性病害,比如辣椒疫病。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蔬菜密度較大,加之復種指數的提高,使得蔬菜根系附近有益微生物含量降低,提高了有害微生物含量。當前土傳性病害防治方式主要包含換土、化學防治和深翻土壤等措施。
三是藥害。藥害指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對其施用農藥之后而產生的不良問題及生理障礙。藥害一般根據產生傷害的時間可以劃分成兩種類型,即急性藥害與慢性藥害。針對急性藥害,一般會在噴藥幾個小時之內出現燒苗及枯葉等問題;慢性藥害一般是在很長時間之后產生的有關癥狀。導致藥害的原因通常是沒有全面認知農藥藥理藥性,存在隨意搭配使用的情況,施藥濃度偏高及過于頻繁,在高溫條件下噴藥,蔬菜抗藥性不好。應對藥害現象可采取的措施有降低農藥濃度、減少噴藥次數、第一時間清洗葉面、把有害葉片全部摘除或對其根際灌水等。
四是冷凍害。在日光溫室大棚栽培技術運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脅迫危害,基本都出現在冬季及早春。冷害一般是溫度在0 ℃以下,因為長時間溫度較低而導致作物出現生理失常現象;凍害一般是溫度達到冰點導致植物細胞結冰,對植物內部結構造成破壞,進而造成細胞失水死亡。現階段,預防冷凍害的措施是借助人工設施取暖,提升幼苗抗冷凍能力,培育壯苗,結合蔬菜種植特點,在合理的時間開展播種、定植以及強化田間管理工作。
6 結束語
現階段,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農業(yè)種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綠色蔬菜的需求越來越大。溫室大棚蔬菜栽培產量遠超過傳統露天種植的產量,同時可以有效避免季節(jié)及氣候的影響。在日光蔬菜種植過程中,應持續(xù)健全相關種植模式,科學運用高效節(jié)能技術開展溫室栽培工作,提升蔬菜種植效率,解決傳統蔬菜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增加蔬菜整體產量,提高種植者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趙克.節(jié)能日光溫室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北京農業(yè),2022(6):210-211.
[2]李想容.日光溫室早春蔬菜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08(8):39,41.
[3]戴繼春,姜婷.日光溫室高效節(jié)能栽培技術措施[J].現代園藝,2022,45(11):63-64.
[4]王愛英.高效節(jié)能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新技術[J].農家參謀,2020(11):60.
[5]王偉,王健君,肖雨.高效節(jié)能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8(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