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希
我常常根據(jù)情感狀態(tài)將人分為3 種:情侶、單身人士,以及糾結(jié)于“要不要分手”的人。前段時間,閨蜜就屬于第3 種人,她在群里問:我到底要不要分手?
她的男友從來不在朋友圈透露半點與她相關(guān)的消息,被追問時就用“沒必要”來搪塞。在男友的朋友圈,閨蜜像個隱形人。閨蜜在乎男友的朋友圈有沒有關(guān)于自己的蛛絲馬跡,實際上是在意男友有沒有把自己納入他的生活圈。
有人在群里回她:我覺得你倆還能再處處。
閨蜜秒回:可是他都不愿意在朋友圈公開我。
我知道,她要分手了。
當一個人冒出“要不要分手”這個念頭時,當事人心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
大學期間,我在一個傳媒公司實習,某天加班到深夜,要搭乘公交車回學校。從辦公室到車站有一段曲折的路,沒有路燈。我掏出手機給男友打電話,無人接聽。于是我打著手電筒,快步穿過了那條黑漆漆的小路。
10 分鐘后,男友給我發(fā)來語音:你剛下班嗎?我在打游戲呢!
公交車上,我接到了我媽的電話,得知我剛下班后連連囑咐:“這么晚,一定要叫男友去接你?!蔽以谀杏训膶υ捒蛑型A袅撕芫?,刪刪改改,最終仍然打不出“你可以來車站接我嗎?”
我害怕他說“不可以”“真矯情”“沒時間”,更害怕他直接忽視。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就明白這段戀情走到頭了。
我邀請他一塊兒去食堂吃飯時,他說想回宿舍打游戲;我邀請他一起去操場曬太陽時,他說風太大了不合適;我邀請他一同去嘗嘗螺螄粉時,他說自己不喜歡吃粉。
以往的事件碎片在我腦海中過了一遍又一遍,回到宿舍后,我提了分手。
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有人說,是跑幾條街,為對方買來愛吃的豆?jié){油條;有人說是努力掙錢,讓對方住進大房子;有人說,是三菜一湯,讓對方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與快樂。
每個人表達愛意的方式不一樣,你感覺到對方是愛你的,那就是愛,相反則是不愛,不需要向身邊的人求證。
愛情的及格線在哪兒,評判權(quán)永遠都在你心中。
編輯/ 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