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雅
養(yǎng)三個孩子一定特別累吧?很多人這樣問我。我想說,相較于帶娃的辛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和驚喜更多。
我年輕時經常去國外旅游,每次看見老外背著一個、抱著一個、推著一個,出門帶幾個孩子的樣子感到非常羨慕。心想,如果我也有幾個孩子圍在身邊該多好啊,沒想到,這個美好心愿真的有實現的這一天。
湊成一個好
三孩生育政策放開那年,二兒子子健剛上幼兒園,我們倆年齡也不大,正好趕上。當時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想著如果再來個女兒就完美了。
我發(fā)現一件有趣的事情,身邊一些朋友已經有了兩個女兒,每當她們表示還想再要個男孩時,就有人會說:“沒必要,為了生兒子不要那么拼?!薄笆裁茨甏?,不要重男輕女?!?/p>
可是像我這樣前兩個都是兒子,如果表示想再生一個女兒,大家都能理解,說湊成一個“好”字就太完美了,各種鼓勵加油。其實,我認為不管生男生女,是自己孩子都好,如果有時間、精力、經濟基礎,還有人幫忙的話,自己想要就不用聽別人說太多。
如我所愿,第三胎真的是個粉嘟嘟的閨女。從醫(yī)院抱回家的那天,把小小的她放在大床上,我們4個人加上月嫂,5個腦袋圍在床邊上觀賞她,小嘴、小眼睛、小手。她揮舞著小手,好像回到家里特別高興,太可愛了。這種感受真的與之前生兩個兒子時大不同。
回想老大子碩剛出生時,虎頭虎腦,不僅頭比別人大,哭聲也比別人響亮。每次護士推著一車寶寶找媽媽喂奶的時候,離老遠就能聽到我家老大的哭聲,嘹亮有穿透性,這大嗓門在醫(yī)院里都出了名。
子健出生時,特像個小猴兒,腦袋尖,眼睛炯炯有神。雖說剛出生的嬰兒視力很弱,看不清東西,但是他的眼睛總喜歡滴溜亂轉,仿佛能看見似的,媽媽們都說“這孩子看著就聰明”。
如今的老三,軟綿綿的,皮膚薄薄可見血管,哭聲也細弱,連護士都說:“真是個小姑娘樣兒。”
我覺得太奇妙了。雖然都是我的孩子,但各有不同,這可真“好”。每次全家一起出門,老大老二在前面追跑打鬧,我抱著小不點兒跟著他們,你追我趕,路人都投來羨慕的目光。
相互影響好
不同性格的幾個孩子在一個屋檐下共同長大,各有特點又相互影響。
子碩長得快,很壯實,能吃、能睡、有力氣。每次遛娃,總有爺爺奶奶湊過來說:“嚯,他個頭兒真大。”
子碩兩歲多時,他就比院里同齡小朋友高半個頭。進幼兒園之后,很快被老師選為班長,因為他總愛幫老師搬小椅子,收拾餐具,照顧小伙伴,特別有男子漢的樣子。那時我們想,這孩子真有哥哥的樣子,以后一定會照顧弟弟妹妹。5歲時,我們帶他出去玩兒,他對跆拳道班很感興趣,比畫起來還真像那么回事。自從喜歡上跆拳道直到今天,他堅持訓練,再辛苦也不放棄。
子健和哥哥有些不同。他吃得沒那么多,身高、體重一直都是剛達標,但是說話早,特別喜歡聽大人們說話。有時候我們隨意說的話,他能跟著學舌。動畫片看得多,他看字幕認識了很多字。平日沒怎么教,就能翻著童話書。每次去幼兒園接他,老師都說這孩子真聰明,算術、圍棋都比別的孩子學得快。老師建議我們培養(yǎng)他這方面的特長。
老三紫菲是個天使寶寶,吃飯、睡覺都很乖,唯一讓人操心的是愛生病。每月都得發(fā)一次燒,兒童醫(yī)院被我們跑熟了,每月必去報到。紫菲膽子小,雖然很喜歡在小區(qū)玩兒,滑滑梯也特別拿手,但是離不開媽媽。不管在哪里玩兒,都要時不時回頭在人群里找媽媽,看到了才踏實。
在家時,幾個孩子經常湊在一起玩兒,兩個男孩打仗,小閨女坐在一邊觀戰(zhàn)。一個好動,一個好靜,一個乖乖女,這三個孩子湊在一起能有什么化學反應呢?我發(fā)現,他們竟然可以互相影響。
比如,哥哥喜歡運動,特別喜歡在小區(qū)里蹦沙坑、滑滑梯、滑滑板車。老二雖然不愛動,但是喜歡和哥哥在一起,所以每次哥哥下樓他就跟著。跳沙坑,他跳不了那么遠,哥哥就教他,從動作到膽量,全方位指導,他也能跟著哥哥跳上跳下半個多小時,直到滿頭大汗。
哥哥在家閑不住,總是“吼吼哈嘿”比畫著,弟弟會央求他和自己一起拼拼圖、搭樂高,哥倆兒玩嗨時,能大半天在一個房間里不出來。
妹妹不敢一個人獨處,哥哥們就一起陪著她,滑滑梯的時候,像護衛(wèi)般一左一右保護她。每當妹妹回頭看媽媽時,他們會說:“哥哥在呢!哥哥保護你!”慢慢地,在哥哥的陪伴下,妹妹膽子也大多了,不再動不動就找媽媽。
三個孩子互相帶動,一起成長,是父母不能替代的??粗麄冊谝黄鹂鞓吠嫠?,我心里贊嘆可真“好”啊。
一起養(yǎng)育好
看到三孩媽媽,很多人會說,誰累誰知道。但是真養(yǎng)了三個孩子之后,我才發(fā)現,其實帶三個孩子真不像大家想的那樣要承受三倍辛苦。
比如時間上,過去帶老大時,全部精力都要放在他身上,3歲之內基本上全程陪伴,很辛苦。有老二之后就不一樣了,因為孩子可以一起玩兒,尤其是哥哥特別喜歡弟弟,一從幼兒園回來就進屋找弟弟。于是,我順勢把照顧弟弟的很多事情交給他,比如給弟弟喂水、講故事,子碩特別高興,小心翼翼地認真完成。
等老二也會說話、可以坐著玩玩具之后,小哥倆能玩很長時間,反而把我解脫了出來。即使要陪孩子,時間也不是雙倍付出。過去,我陪老大玩一個小時,現在陪兩個人玩也是一個小時;送他們上課外班的時候,老大在這間教室打跆拳道,老二在隔壁學書法,同樣的時間不一樣的效率。
經濟上也是這樣,養(yǎng)老二的時候比較省錢,因為哥哥是男孩,他的玩具、衣服都還很新,老二很多都能接上班。老三是小姑娘,衣服大部分買新的,但是和小區(qū)媽媽們都很熟了,大家送了很多二手玩具,環(huán)保又節(jié)省開支。
即便有諸多省心省力,依舊離不開家人的支持。老大上小學,老二上幼兒園,爸爸早上上班開車順路送他們,放學姥姥姥爺去接。所以,建議想生三孩的年輕爸媽最好先和長輩達成共識,如果家人都愿意出力,會是個很好的基礎。當然,我們也要感謝父母的支持,不能認為父母的付出是應該的。
我了解到,有些爸爸媽媽會把三個孩子分開養(yǎng)育,比如老大放在爺爺奶奶家,老二放在姥姥姥爺家,自己帶小寶寶。雖然比較清靜,能夠更精細地帶每個寶寶,但是,孩子之間互動所產生的價值就大大減少。
比如大孩子對小孩子行為上的引導,性格上的相互影響、取長補短,生活在一起所形成的集體觀念、互幫互愛精神……這些都非常重要,會為他們將來融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所以如果條件允許,能夠一起養(yǎng)育幾個孩子是最好的。
當然,養(yǎng)育多子女肯定會多操一些心,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但大部分時間,家里還是歡樂的、熱鬧的、生機勃勃的。我很慶幸自己有三個這么可愛的孩子,能夠陪伴他們成長是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