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建平
【原文】
龜與兔競走, 兔行速, 中道而眠, 龜行遲, 努力不息。及兔醒, 則龜已先至矣。
【譯文】
烏龜與兔子賽跑,兔子跑得很快,卻在中途睡覺,烏龜跑得慢,卻一直在努力。等到兔子醒來時,烏龜早就到達(dá)終點了。
【朗讀】
龜與兔/競走, 兔/行速, 中道/而眠, 龜/行遲, 努力/不息。及兔醒, 則/龜已先至矣。
【解讀】
《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出自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最早的版本是由晚清時英國人羅伯聃(Robert Thom)和他的中文老師蒙昧先生合作翻譯成中文的,叫做《意拾喻言》。
《龜兔賽跑》有好多版本。下面這個版本,不太常見,我們來讀一讀:
嘗有龜與兔,辯速,欲賽,約罷,各散。賽時,兔仗其速之疾,休于途,怡然自得,竟睡。而龜自知不比兔,卻持之以恒,終勝。
版本雖然不同,內(nèi)容和寓意卻是一樣的。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dá)。
《龜兔競走》這個故事,自從面世,就引發(fā)了人們改編的興趣。有的改編版本,甚至讓烏龜和兔子世世代代賽跑,從兔爺爺與龜爺爺,一直比到兔孫子與龜孫子。結(jié)局卻是大同小異,基本都是烏龜獲勝。
【啟發(fā)】
其實,龜兔賽跑的結(jié)局,可以有很多的變數(shù),可以是烏龜贏了,也可以是兔子贏了;可以是兩者都輸了,也可以是兩者都贏了;可以是不分勝負(fù),也可以是兩敗俱傷;甚至可以是不知道結(jié)果。不同的結(jié)局,考驗的是改編者的創(chuàng)造力。
是哪些原因?qū)е铝她斖觅惻懿煌慕Y(jié)局呢?我們從改編版的龜兔賽跑故事中,來尋找答案吧。先來看第一個版本:
龜兔復(fù)賽,開賽未久,氣溫驟降。龜不勝其寒,欲眠。兔以為勝之不武。雙雙退賽。
這是因為天氣的意外變化,引發(fā)的結(jié)局。
再看一個版本:
龜與兔復(fù)競走。兔行速,中道觸路標(biāo),致其轉(zhuǎn)指近道。龜行遲,沿標(biāo)而行,至終點方知,已抄近道矣。少頃,兔至。龜曰:“吾誤入捷徑,此獎應(yīng)屬兔?!贝笙蟛门性唬骸巴毛@競速獎,君獲誠信獎?!贝耸拢瑐鳛榧言?。
這是因為兔子一個無心的過失,意外導(dǎo)致了比賽結(jié)果的改變。
要使故事推陳出新,就要加上各種意外。
【寫作小妙招兒】
如果請你來改編《龜兔賽跑》,你會加入什么樣的意外,讓故事與眾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