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梅 王月霞 臧克萌 史大緩 李鑫 楊蘭濤 趙建耀
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最常見的是穩(wěn)定型,且患者的年齡越來越小,該疾病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1]。研究均證實,冠心病能夠引發(fā)患者的心臟出現(xiàn)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例如交感神經過度的活躍以及迷走神經興奮性降低,進一步出現(xiàn)惡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臟猝死等并發(fā)[2]。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能夠反映出患者自主神經活性,同時還能定量評估心臟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張力及其平衡性[3]。心率-壓力乘積則是指心率和收縮壓的乘積,該指標是冠心病患者心肌消耗的一個間接指數(shù),也是臨床上用來評價心肌耗氧量和左心室做功的一個重要指標[4]。自主呼吸訓練是指在沒有輔助儀器或者相關設備的前提下,患者主動按照一定的呼吸模式,包括呼吸頻率、呼吸深度、呼氣/吸氣時間比以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等標準進行訓練的一種調整呼吸行為的治療或康復方法[5,6]。本研究探討自主呼吸訓練影響穩(wěn)定型冠心病HPV和心率-壓力乘積的護理康復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試驗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穩(wěn)定型冠心病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平均年齡(60.25±10.31)歲。將上述12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穩(wěn)定型冠心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準確;③所有研究對象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①排除有急性腦血管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肝腎功能不全以及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②心臟被植入起搏器的患者;③患者不能配合完成本次試驗。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健康宣教,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健康宣教的基礎上給予自主呼吸訓練。自主呼吸訓練[7]:首先讓患者在溫度適宜以及通風良好的室內休息5 min,采取最為舒適的姿勢,伸直頭部和背部,保持全身處于放松狀態(tài)。吸氣時默數(shù)1 001~1 004,呼氣的時候默數(shù)1 001~1 006,盡量延長呼氣時間和吸氣時間,將呼吸頻率盡量控制在6 次/min。練習時指導患者配合腹式呼吸,加深呼吸的深度。練習時間>30 min/d,可分次完成,但均應該>10 min/d,≥5次/周。注意在整個過程中均采用鼻吸鼻呼的方式,練習強度以不出現(xiàn)屏氣以及身體任何不適為宜。
1.4 觀測指標
1.4.1 2組患者心率變異性比較:患者均進行24 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8],通過相關軟件自動分析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HRV分析,主要指標包括1 d正常RR標準差(SDNN)、1 d內5 min時段RR間期均值標準差(SDANN)、連續(xù)RR間期差值均方根(RMSSD)和相鄰正常RR間期差值>50 ms 的百分比(PNN50)。
1.4.2 2組患者心率-血壓乘積比較:患者在安靜休息5 min后采取坐位[9]。采用動態(tài)血壓心電檢測系統(tǒng)同時檢測患者的血壓和心電,計算心率-血壓乘積。
1.4.3 2組患者動態(tài)血壓參數(shù)比較:患者在康復訓練結束后均進行24 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根據(jù)圖譜分析24 h平均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SBP)、24 h平均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DBP)、白晝平均收縮壓(dSBP)白晝平均舒張壓(dDBP)、夜間平均收縮壓(nSBP)、夜間平均舒張壓(nDBP)。
1.4.4 2組患者血脂指標對比研究:患者在康復訓練結束后,過夜于早上7∶00采集靜脈血,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1.4.5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1 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入選患者中男65例(54.17%),女55例(45.83%);年齡≥60歲者95例(79.17%),<60歲者25例(20.83%);體重指數(shù)為(24.56±3.91)kg/m2;存在吸煙習慣的患者74例(61.67%);既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分別為56例(41.67%)、42例(35.00%)、44例(36.67%)、59例(49.17%)和11例(9.17%)。
2.2 2組患者HRV比較 2組患者康復訓練前HRV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康復訓練后,2組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各指標均增大,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顯著增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心率變異性比較 n=60,
2.3 2組患者心率-血壓乘積比較 康復訓練后,2組心率-壓力乘積各指標均降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心率、平均血壓和平均心率-壓力乘積顯著降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心率-壓力乘積比較 n=60,
2.4 2組患者動態(tài)血壓參數(shù)比較 康復訓練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24 h SBP、24 h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減小,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動態(tài)血壓參數(shù)比較 n=60,mm Hg,
2.5 2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 康復訓練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TC、TG和LDL-C水平均較低,HDL-C水平則顯著增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 n=60,mmol/g,
2.6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0%,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5.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n=60,例
在冠心病的治療方面,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是控制或者延緩穩(wěn)定型冠心病發(fā)病進展、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病死率的關鍵手段[10]。HRV是一項對患者無創(chuàng)傷且能夠自主監(jiān)測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實用工具,能夠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詳細的判斷,全面反映出心臟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狀況,假如心率變異性相關指標降低,則表明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受損,容易引發(fā)心律失常[11,12]。自主呼吸訓練作為一種生活干預方式,近年來逐步成為穩(wěn)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療干預的有效方式[13]。臨床研究表明,自主呼吸訓練能夠增強患者迷走神經活性,降低交感神經活性,從而起到改善心血管呼吸功能的作用,同時還能減少身體應激反應的發(fā)生,減緩心率[14]。本研究結果表明,康復訓練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TC、TG和LDL-C均減小,HDL-C則較大。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康復訓練前2組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和心率-壓力乘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康復訓練后觀察組患者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顯著高于對照組,平均心率、平均血壓和平均心率血壓乘積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冠心病的發(fā)生會導致患者自主神經功能損傷,其中副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故副交感神經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減弱,心臟功能受到一定的損傷,表現(xiàn)出心率不齊,各舒張壓和收縮也數(shù)值也存在異常[15,16]。而通過自主呼吸訓練干預治療后,患者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顯著增大,表明干預對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的恢復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心率變異性檢測能夠定量地反映心臟自主神經系統(tǒng)活性及其調節(jié)能力,對于冠心病患者疾病進程中自主神經變化的評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7]。因此,對冠心病患者行常規(guī)24 h長時間心電圖檢查及心率變異性分析可指導早期干預治療。
冠心病患者心率血壓乘積能夠幫助臨床醫(yī)生對冠心病患者的患病情況進行風險評估以及危險分層,以便能夠篩選出高?;颊卟椭_定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手術或介入治療,這可以作為一條新的線索和途徑去輔助冠心病的診斷。心率-血壓乘積可以作為冠心病患者一種經濟、簡單、方便的初步判斷輔助指標[18]。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失衡,即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副交感神經的抑制。自主呼吸訓練能夠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壓從而可能與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經興奮性有關,并且鍛煉的效果與鍛煉時間存在相關性。另外,冠心病患者心臟功能受損,也會影響患者的恢復能力以及術后的生活[19]。雖然醫(yī)術越來越精湛,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錯誤觀念,從而導致治療不及時而引發(fā)各種各樣的疾病。因此,通過心電圖檢查及心率變異性分析對冠心病患者治療和預后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可及時治療相關疾病以及組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有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不良的生活習慣、作息不規(guī)律、吸煙酗酒等都是導致冠心病發(fā)病重要原因[20]。
綜上所述,自主呼吸訓練對穩(wěn)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和心率-壓力乘積的護理康復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為更科學的研究發(fā)病機制及日后康復奠定理論基礎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