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萌 吳玉卓
肝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與致死率較高,盡早確診,并采取手術治療,可有效阻止腫瘤持續(xù)增殖或侵襲,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2]。然而肝癌發(fā)病早期缺乏典型癥狀,明確診斷較為困難,待出現(xiàn)肝區(qū)疼痛、乏力、持續(xù)發(fā)熱等癥狀時病情多已處于中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機,不利于預后[3-4]。因此,選擇一快速有效的檢測手段于早期及時診斷肝癌,指導臨床制定個體化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長鏈非編碼RNA(IncRNA)在多種腫瘤組織和體液內均呈異常表達,在腫瘤的診斷、預后評估中具有一定臨床意義,而HOX轉錄反義RNA(HOTAIR)為臨床近些年發(fā)現(xiàn)的具有反式調控作用的IncRNA[5-6]?;诖?本研究以100例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血清IncRNA HOTAIR在肝癌患者中的表達與臨床診斷意義。信息示下。
將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納入肝癌組,同期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納入肝硬化組,同期于本院行健康體檢的75例健康體檢者納入對照組,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肝癌患者經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病情;②肝硬化患者經肝臟活檢證實病情;③對照組均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④所有研究對象均對本次研究知悉,且其納入遵循自愿原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均具有較為優(yōu)良的依從性。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疾患、認知障礙或語言溝通障礙,難以正常配合進行研究者;②合并免疫系統(tǒng)病癥者;③存有全身性感染者;④存在凝血功能異常者;⑤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⑥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⑦存在嚴重的腦器質性疾病變者;⑧存有酒精、藥物依賴史者。對照組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0.69±6.34)歲;體重指數(shù)(BMI)18.6~27.7 kg/m2,平均BMI(23.25±1.91)kg/m2。肝硬化組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0.75±6.14)歲;BMI 18.7~27.5 kg/m2,平均BMI(23.30±1.93)kg/m2。肝癌組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60.92±6.48)歲;BMI 18.8~27.5 kg/m2,平均BMI(23.36±1.88)kg/m2。比較3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標本采集:在全部研究對象入選之后的第2天早晨,采集其空腹5 ml外周靜脈血液于無菌試管內,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行采集,之后以3000 r/min的速率行10 min的離心處理,獲取上層清液后,于-80 ℃環(huán)境下留存待檢。檢測方法:首先運用Trizol法提取血清樣品內總RNA,對每個樣本的每個基因開展3次重復試驗。以1 μg總RNA為模板合成cDNA,以RNA 18S作為內源性參照,以20 μlqRT-PCR反應體系;取cDNA放于PCR擴增儀內行擴增,反應條件為95 ℃預變性1 min,95 ℃15 s,60 ℃40 s,共進行40個循環(huán),完畢后以2-ΔΔCt法計算血清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
(1)3組血清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對比:統(tǒng)計對比3組血清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2)血清IncRNA HOTAIR表達與肝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收集所有肝癌患者的性別(男、女)、年齡(≥60歲、<60歲)、腫瘤數(shù)目(1個、≥2個)、TN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血管侵犯(有、無)、肝外轉移(有、無)等資料,分析血清IncRNA HOTAIR表達與上述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3)血清IncRNA HOTAIR在肝癌中的診斷效能: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分析血清IncRNA HOTAIR在肝癌中的診斷效能。
肝癌組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高于肝硬化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對比
IncRNA HOTAIR表達與肝癌患者的TNM分期、血管侵犯、肝外轉移有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IncRNA HOTAIR表達與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數(shù)目無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血清IncRNA HOTAIR表達與肝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ROC結果顯示:血清IncRNA HOTAIR診斷肝癌的AUC為0.901,標準誤為0.025,P值為0.000,95%CI:0.852~0.949,診斷價值較高。見圖1。
圖1 血清IncRNA HOTAIR診斷肝癌的ROC圖
肝癌是一種發(fā)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在臨床具有較高的患病率,近年發(fā)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7-8]。肝癌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與飲酒、病毒性肝炎、遺傳等相關,死亡率較高[9-10]。對于早期肝癌,及時采取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延長生存期,部分患者甚至存在治愈可能,而中晚期肝癌治療難度較大,整體預后較差[11-12]。因此,臨床盡早明確肝癌患者病情,并根據(jù)臨床病理特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尤為重要。
超聲造影、增強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檢查手段為肝癌臨床檢查、診斷的常用手段,但存在費用高、患者依從性低等不足,故臨床應用較為受限,難以作為常規(guī)檢查手段。因此,臨床還應尋找能夠為肝癌早期診斷提供可靠參考的腫瘤生物標志物。臨床多項研究表明,在腫瘤發(fā)生、轉移等多種細胞生物學的過程中,IncRNA均為重要的表現(xiàn)遺傳學調控因子[13-14]。IncRNA具有類型多、數(shù)量多、作用機制多等特點,IncRNA廣泛參與細胞增殖、分化與凋亡等過程,在多種疾病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移聯(lián)系密切。而HOTAIR是具有反式轉錄調控作用的IncRNA,主要是通過5′結構域與3′結構域募集復雜蛋白復合體來調節(jié)靶基因的表達。HOTAIR是一種在多種腫瘤中起致癌作用的IncRNA,HOTAIR沉默會促使肝癌細胞的凋亡,抑制癌細胞增殖。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癌組的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2.53±0.58)高于肝硬化組(0.81±0.25)與對照組(0.20±0.05),且IncRNA HOTAIR表達與肝癌患者的TNM分期、血管侵犯、肝外轉移有關,表明肝癌惡性程度越高,IncRNA HOTAIR表達水平越高,IncRNA HOTAIR可能參與肝癌的惡性轉化及增殖擴散的過程。TNM分期、血管侵犯、肝外轉移均可反映腫瘤惡性程度及負荷情況,當TNM分期越高,且出現(xiàn)血管侵犯、肝外轉移,則病灶侵襲范圍越大,所合成、釋放的IncRNA HOTAIR越多。樓衷晗等[15]研究結果顯示,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血清IncRNA HOTAIR相對表達量高于肝硬化組與健康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類似。本研究ROC結果顯示:血清IncRNA HOTAIR診斷肝癌的AUC為0.901(95%CI:0.852~0.949),提示血清IncRNA HOTAIR在肝癌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為早期肝癌的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然而需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尚存在納入樣本量較少等不足,可能會對本次試驗結果的可信度構成一定的干擾。因此,后續(xù)臨床還需不斷的完善試驗設計,增加樣本量的不斷納入,以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進一步了解血清IncRNA HOTAIR在肝癌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從而為臨床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更為可靠的指導,使患者獲得更為良好的預后。
綜上所述,血清IncRNA HOTAIR在肝癌患者血清內呈高表達,且其表達水平與患者TNM分期、血管侵犯程度、肝外轉移情況等密切相關,可為肝癌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值得大力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