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和陳毅,前者是共和國總理,后者是共和國元帥。他們之間的交往與友情可以追溯到青蔥年少時異國他鄉(xiāng)的相遇與志同道合的理想,從那時起,在漫長的革命歲月里,他們互為知心知己,結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深厚的戰(zhàn)友情誼。
相識在法國
五四運動時期,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懷著滿腔熱血,到歐洲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從1919年到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者共計1700多人,其中就有周恩來和陳毅。
1920年春,19歲的陳毅進入法國施奈德公司設在巴黎郊區(qū)的一個炮廠當雜工。做工之余,陳毅廣泛開展了社會調(diào)查,逐步明白了資本主義的本質(zhì)。后因參加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為“爭生存權、爭求學權”而掀起的“二二八”運動,被工廠解雇。
1921年6月的一天,陳毅從一位平時跟他關系不錯的法國工程師處得到消息:最近,北洋政府派專使向法國政府提出借款購買軍火,愿意以全國印花稅、驗契稅為抵押,以滇渝鐵路的建筑權等做交換,向法國政府商借3億法郎。法國政府基本同意,北洋政府已派人來巴黎準備簽訂協(xié)定。聽到這個消息,陳毅深感這是北洋政府的又一賣國罪行。與此同時,比陳毅年長3歲、在雷諾汽車廠做工的周恩來也得知了這一信息。隨即,巴黎各華人團體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北洋政府秘密借款的運動。在6月30日旅法各界代表參加的“拒款大會”上,陳毅同周恩來首次見面,由此開啟了他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zhàn)斗友誼。
周恩來、陳毅等一方面領導在巴黎的留法學生、華工和各界僑胞進行示威斗爭,另一方面向國內(nèi)發(fā)回消息,揭露北洋政府賣國借款真相。在中國和法國各界的一片反對聲中,法國政府害怕事態(tài)擴大,宣布暫緩貸款。最終,此次中法秘密大借款被取消,這是中國留法勤工儉學生斗爭的一次巨大勝利。但拒款斗爭激怒了中法兩國政府。中法監(jiān)護旅法中國青年委員會宣布從9月15日起,停發(fā)在法國的勤工儉學學生的維持費。10月14日,陳毅等被強行遣送回國。
1922年初,陳毅回到家鄉(xiāng)四川,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0月,他進入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并經(jīng)顏昌頤等介紹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后奉命到四川軍閥楊森部做兵運工作。1927年春,陳毅任中共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委員會書記。
南昌起義打響后,陳毅隨由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改編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教導團從武漢沿長江抵達九江,名為東征討蔣,實則是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準備加入南昌起義部隊。但船只尚未靠岸,教導團就被張發(fā)奎下令繳械。陳毅當晚召集黨的會議研究決定:已暴露黨員身份的,一是連夜出發(fā)到南昌去找葉(挺)、賀(龍)軍,一是回家鄉(xiāng)去搞農(nóng)民運動;身份沒有暴露的,可以留下。
陳毅因身份已經(jīng)暴露,決定立即前往南昌。8月6日,陳毅和教導團特務連連長肖勁趕到南昌,發(fā)現(xiàn)葉、賀起義軍已無蹤影。他們好不容易打聽到起義軍前去撫州方向,于是趕忙緊追,隨后在撫州城里見到起義軍,并找到了周恩來和劉伯承,向他們報告了教導團的情況。此時,贛東的一支“農(nóng)民建國軍”派人來接頭,愿意接受葉、賀軍的改編和指揮。周恩來、劉伯承就讓陳毅和肖勁到這支部隊去做改造工作。后因形勢變化,“農(nóng)民建國軍”聯(lián)系代表避而不見,陳毅等只好繼續(xù)追趕起義部隊。
8月13日,陳毅等人在江西宜黃再次趕上起義部隊。周恩來提議陳毅到起義軍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團指導員,并說:“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 标愐阏嬲\地說:“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干。只要拿武裝我就干!”
革命生涯常碰頭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當南昌起義軍主力在潮汕地區(qū)失敗后,周恩來潛伏至香港,后到達上海。陳毅協(xié)助朱德重新編組起義軍余部,轉戰(zhàn)閩粵贛湘邊界。1928年1月,陳毅參與發(fā)動湘南起義,任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黨代表。4月,他協(xié)助朱德率領這支部隊向井岡山轉移,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勝利會師,共同組成了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
1929年6月,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福建龍巖召開,由于紅四軍黨內(nèi)在建軍思想和建軍原則等重大問題上爭論不休,會議未達預期效果。就在這時,在會議上剛取代毛澤東當選為紅四軍前委書記的陳毅接到中央關于派干部去上海參加中央召開的軍事會議和匯報紅四軍情況的指示,決定前往上海。
到達上海的第二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來就來到陳毅的住處新蘇旅社,和他進行長談。陳毅簡單匯報了紅四軍近況,并直言不諱地批評了中央的“二月來信”。周恩來誠懇接受陳毅的批評意見。他說:“中央對紅四軍的情況缺乏了解,只能是‘亂彈琴。中央接到你們4月5日從瑞金的來信以后,就覺得‘二月來信存在錯誤,這次中央請你來,是想詳細聽取你的意見?!彼麄冮L談直至深夜,周恩來才離開新蘇旅社。
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向忠發(fā)、項英、周恩來等人專門聽取陳毅匯報。陳毅就紅四軍成立兩年來的斗爭情況,尤其是紅四軍黨的七大和毛澤東離開部隊去閩西指導工作等情況作了詳實的匯報。中央政治局同志一致認為紅四軍的經(jīng)驗和問題極為重要,決定由周恩來、李立三、陳毅組成一個委員會,由周恩來召集,負責起草中共中央對紅四軍工作的指示文件。
會后,周恩來、李立三又來到陳毅住處進行多次交談,商討中央指示文件的內(nèi)容。由于陳毅對紅四軍的情況比較熟悉,他們要求陳毅為中央起草這個文件。經(jīng)過幾天夜以繼日的辛勞,陳毅終于代中央起草完《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9月28日,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該指示信。指示信明確支持了毛澤東的觀點,意在加強黨對紅軍的領導,這就是中共黨史上有名的“九月來信”。周恩來囑咐陳毅:回去后要把毛澤東請回來繼續(xù)主持紅四軍前委工作;召開一次會議,澄清思想統(tǒng)一認識,最好能形成一個文字決議。
陳毅回到閩西后,傳達了中央和周恩來的意見,并與毛澤東、朱德一起于12月28日至29日參加了在上杭古田舉行的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經(jīng)過兩天民主而熱烈的討論,會議形成了著名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并選舉毛澤東為前委書記。曾經(jīng)在紅四軍中發(fā)生尖銳思想對立的一場爭論,最終在古田得以化解。
1934年8月28日,時任江西軍區(qū)司令員的陳毅在興國指揮作戰(zhàn)時不幸大腿中彈身負重傷。時任江西省委主要負責人的李富春、彭雪楓急電中革軍委,報告了陳毅負傷的情況。周恩來見電十分焦急,與朱德聯(lián)名回電:“同意陳毅回博生縣休養(yǎng),待稍愈時,轉赴瑞金休養(yǎng)?!辈⒘⒓磁舍t(yī)術好的醫(yī)生去為陳毅治療。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陳毅的傷勢有所好轉。但在10月9日中央決定紅軍長征時,仍有許多碎骨留在陳毅體內(nèi),使他疼痛難忍。由于醫(yī)院的X光機沒有發(fā)電機充電,手術無法進行。而此時距離紅軍開始長征只剩一天了,紅軍醫(yī)院已經(jīng)把手術器械裝好箱子,醫(yī)務人員也準備出發(fā)了。陳毅只好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希望能給自己做手術,以便能更好地在蘇區(qū)堅持斗爭。周恩來接信后,立即派人把司令部電臺的汽油發(fā)電機送到醫(yī)院給X光機充電,為陳毅受傷的大腿拍片。經(jīng)手術,陳毅體內(nèi)的碎骨頭被取了出來。
10月10日,百忙中的周恩來騎上戰(zhàn)馬,直奔醫(yī)院看望陳毅。周恩來首先關切地詢問他的病情,并向他傳達了中央的決定:“你留下參加以項英同志為首的中央分局的工作。同時,由你出任中央政府留守處主任之職。你有什么意見嗎?”陳毅自然清楚這副擔子的分量,他十分干脆地回答道:“沒有意見!”此后,他參與領導了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也時常掛念長征途中的周恩來等戰(zhàn)友的安危。
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陳毅和周恩來積極投身其中。1939年2月,受中共中央委派,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借回鄉(xiāng)省親之名,從重慶繞道桂林,抵達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前去傳達毛澤東、黨中央要新四軍向南鞏固、向東進攻、向北發(fā)展的方針。陳毅堅決執(zhí)行中央的重要指示,率部挺進江南,開辟茅山根據(jù)地。隨后又派葉飛、陶勇等先后率部渡江北進,開辟蘇北根據(jù)地,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打開了華中抗日的新局面。1943年底,陳毅到達延安,和周恩來一起參加了整風運動和中共七大。
抗戰(zhàn)勝利后,陳毅從延安歸來,組織和領導華東解放區(qū)軍民開展對敵斗爭。其間,陳毅數(shù)度到中央?yún)⒓訒h。在1947年7月召開的小河會議、1948年4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和1949年2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他和毛澤東、周恩來等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而殫精竭慮、運籌謀劃。
工作之余的關心
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陳毅是一位功勛卓著的元帥外交家。正是在周恩來的賞識和大力推薦下,他接替周恩來兼任外交部部長,在風云變幻的國際舞臺上活躍了十多個春秋,為開創(chuàng)我國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建立了不朽功勛。
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陳毅在延安就參加了接待美軍觀察組的工作,是我黨對外工作最早的實踐者之一。1954年9月,陳毅任國務院副總理。此后,根據(jù)周恩來的提議和中央安排,他的工作主要轉向外交方面。1955年4月,陳毅隨周恩來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切身領略到外交斗爭的復雜性和周恩來的外交藝術。1956年11月初,陳毅在即將隨周恩來出訪印度等國的前兩天,因過于勞累,突然在印度駐華大使的宴會上暈倒,不得不休息了一年多。
1958年2月,陳毅繼周恩來之后兼任外交部部長,不久又兼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主任。他積極協(xié)助毛澤東、周恩來制定我國外交戰(zhàn)略方針,同時又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中央的外交路線和政策,在世界外交舞臺上樹立了獨具魅力的風范。
繁忙的工作之余,周恩來也給予陳毅如老大哥般的關心。陳毅心臟不大好,夫人張茜為此對他限制不少,如控制他吃肥肉,不準他多抽煙。為此,夫妻之間有時難免會鬧出一些不愉快,周恩來常常給他倆當和事佬。一次,周恩來在北京飯店請陳毅、賀龍兩位元帥偕夫人吃飯。幾杯酒下肚,陳毅妙語連珠,全然不顧身邊的張茜在一旁使眼色讓他不要再喝。陳毅興致頗高,乘興又端起一杯,張茜用腳狠狠踩了他一下。陳毅“哎喲”一聲,向張茜抱怨道:“你不要踩我的腳嘛!總理請我喝酒,我怎么能不暢飲呢!”一句話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張茜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隨后,還是周恩來勸陳毅少喝一些為好。
還有一次,陳毅出國訪問歸來,與代表團其他成員在賓館聯(lián)歡。張茜因擔心陳毅的身體,就勸他早些回家休息,陳毅也滿口應允。但由于聯(lián)歡晚會散場很晚,陳毅直到凌晨2時才回到家,張茜非常生氣,一賭氣就將陳毅關在了門外。陳毅連連敲門也不開,便真動了肝火,他讓隨身衛(wèi)士找來秘書,見面就嚷道:“離婚!離婚!”
周恩來得知此事,便在第二天晚飯后,請陳毅夫婦、羅瑞卿夫婦一同散步。這時,忽然有一只風箏從他們頭頂飄過。周恩來抬頭指著碧藍的天空中悠悠飄蕩的風箏,對張茜說:“張茜,我給你提一個建議。你管陳老總,也要像放風箏,線頭在你手里,你要把線繩拉得不緊不松,如果線繃得太緊,‘嘣,線繩斷了,風箏就會飛了!”一邊的羅瑞卿夫婦不禁會意地笑了起來。張茜也馬上理解了周恩來的一番好心,點頭稱是。
1965年9月,陳毅又要率團訪問西亞非洲六國??紤]到陳毅身體狀況,張茜思量再三,最后還是找到了周恩來,希望能減少陳毅繁忙的外事活動。周恩來隨即要求陪同出訪人員要照料好陳毅的身體和生活。啟程前一天,陪同陳毅出訪的全體工作人員開了一次大會,周恩來打破常規(guī)親自作了動員講話。他除了說明此行的任務外,還很風趣地把張茜如何流淚如何關心陳毅身體的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隨后,他看了看張茜又紅又腫的眼睛,說:“這個思想工作,還是交給鄧大姐來繼續(xù)做吧?!陛喌疥愐阒v話時,他依然風趣幽默:“我是總理的兵,總理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張茜為我瞎操心!”說罷,哈哈大笑,逗得大家都跟著笑了。
“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外事口的造反派提出了“打倒陳毅”的口號,周恩來明確指出,我堅決反對“打倒陳毅”的口號,必要時我可以和你們辯論一番。造反派要對陳毅進行揪斗,周恩來嚴正警告他們:“誰要敢在路上攔截陳毅同志的車子,我立即挺身而出。你們要揪斗陳毅同志,我就站在人民大會堂門口,讓你們從我身上踏過去?!北M管有周恩來的全力保護,但陳毅仍然受到很大的沖擊和不公正的對待。
1972年1月6日,陳毅溘然長逝。當晚,周恩來前往301醫(yī)院向陳毅的遺體告別。他默默地走到陳毅的床邊,恭恭敬敬地向陳毅的遺體三鞠躬,而后伸手掀起覆蓋在陳毅身上的白布床單的一角,緩緩地握住陳毅的手,淚水潸然滾落。
1月10日下午,陳毅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周恩來根據(jù)毛澤東參加陳毅追悼會的意見,迅速作出了提高追悼會規(guī)格的決定。追悼會上,周恩來站在陳毅遺像前,親自致悼詞。他表情凝重,讀得十分緩慢,不足600字的悼詞,他竟兩度哽咽出聲,幾乎讀不下去。這樣的感情失控,出現(xiàn)在素以超人毅力和克制力著稱的周恩來身上,實屬罕見,足見他對老戰(zhàn)友的無限深情和深切懷念!
(責任編輯:錢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