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
陳凱歌 奮勇“刺秦”
封面? 詩與遠方
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之后,陳凱歌成為了80年代中期國內(nèi)電影的新生力量之一。比起“第四代”導演,以陳凱歌、張藝謀為首的“第五代”等人更關注土地的原始生命力,寓言式的敘事展現(xiàn)了當時中國電影人的噴薄而出的電影創(chuàng)作熱情。電影史專家陳墨曾說:“與張藝謀的大開大闔不同,陳凱歌的影像風格是內(nèi)斂和含蓄的,東方人的情感表達在陳凱歌的鏡下顯得貼切和真實,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傳承,則貫穿了陳凱歌的作品氣質(zhì)?!比缃?,更有人評價他:陳凱歌是詩人,一個用鏡頭寫詩的人。而早在1997年第9期《中國銀幕》,身著藍色水洗布襯衫的凱歌導演,以望向遠方的寫真風尚登上雜志封面,雜志將“詩與遠方”提早拋給了這位已經(jīng)享譽國際的大導,他這樣表示:“在這個時代,詩是個失落的東西,我們說詩實際是說詩意,人生的詩意,詩意的人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無詩的時代里繼續(xù)做詩的詩人?!?/p>
走出“風月” 用心“刺秦”
1997年第9期《中國銀幕》的封面圖片,有幸捕捉到陳凱歌稍顯落寞后又重新意氣風發(fā)的樣子?!蹲叱觥帮L月”,用心“刺秦”》也是他完成“小眾電影”與“大眾電影”相互轉(zhuǎn)變的契機。對于陳凱歌來說,《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國被傳誦已久,而他希望觀眾在自己的影片中看到一個平民如何變成英雄,一個帝王又如何變成暴君?!斑@個故事在我的腦子里準備了8年,我終于說服了來自中國、日本、美國和法國的投資商投拍這個電影?!敝档靡惶岬氖?,陳凱歌在雜志訪談中透露了一件趣事——1996年拍攝基地在河北動工修建,當時憑借《勇敢的心》大火的好萊塢明星梅爾·吉布森曾經(jīng)到那里探望他,看到外景地宏大的規(guī)模不禁感嘆這比華納公司整個片廠還大,“這一下就激起了我的精氣神兒,我想用心拍攝《刺秦》,不是用腦用力,而是讓我的心和影片產(chǎn)生關聯(lián)。”
1998年,《刺秦》正式上映,期間歷經(jīng)原定男主角姜文“出走”,多位配角更替,陳凱歌更是迫于壓力根據(jù)各方意見修改了影片的結構,但還是沒有改變影片的境遇,這部耗資八千萬人民幣的影片在國內(nèi)的票房僅有200萬。于是有人稱,《刺秦》是陳凱歌的“滑鐵盧”。但陳凱歌本人從不承認“滑鐵盧”的說法,他多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刺秦》是一部讓他驕傲的作品。多年之后的今天再看這部作品,我們也許能夠體會陳凱歌此話的含義——《刺秦》反映的是一個時代下人物的集體命運,而并非一個人的命運。片中人物眾多,而且每個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在選角上,陳凱歌也頗費了一番苦心,甚至親自上陣,出演其中一個重要角色呂不韋。
陳凱歌的變與不變
作為第五代“空間對時間的勝利”這一電影語言形態(tài)的奠基者之一,其實早在80年代的《黃土地》和《孩子王》中,其主題對命運困惑的思考和人物理想主義共同交織,便已然構筑了陳凱歌早期作品的深度和廣度。而《和你在一起》中劉佩琦和唐韻因提琴結下的如父如子的情感,《邊走邊唱》中劉仲元和黃磊之間的藝術傳承,正是其身上東方氣韻的情感展現(xiàn)。隨著90年代中國電影大時代的變革,陳凱歌個人和時代命運的相互交織、技藝和人格的血溶于水,最后匯成其生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摘得華語影片至今唯一一部金棕櫚后,陳凱歌猶如一位孤獨的王者,他在《少年凱歌》中寫道:人所以為人,在于不能絕對地離開集體;文明的演進只是使個體在社會中的排列組合,趨于理想,害怕被逐出人群是人類原始的恐懼。那時,人們無不在翹首以待這位大導的下一部作品,都在期盼著他能否邁上更高的臺階。然而,辛苦籌備三年的影片《風月》,無論從商業(yè)還是口碑,都離“更上一層樓”有著不小的差距。在痛定思痛后,于1998年上映的《荊軻刺秦王》中,展示了陳凱歌極其宏大和抽象的主題立意,他以極度戲劇化和象征化的程式,描述了人性被權力欲徹底吞沒的全過程。有專家指出陳凱歌已于此電影中,完成了超越時代性的個體寓言詮釋——之前,他把個體放置于特定時代去考量權衡,其后,他成功剝離了時代構架,人物的命運反于影像中進一步延展,構成了極具象征意義的光影表述。正如倪震在《陳凱歌的90年代電影論》中所述:“陳凱歌一貫的藝術目標就是在史詩格局中注入文化反思,達到超理性、抽象性的間離感和哲理意味。他的創(chuàng)作活動有一條連貫的主線,這就是透過電影闡述中國文化歷史的變遷和沉浮。”聲勢浩大的《刺秦》無疑就是其中極富野心的代表——多年后,《刺秦》口碑回暖,豆瓣已升至8.2分,或許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的確會在被人們真正理解后而綻放光輝。
結語
陳凱歌無疑是一位有很深文學素養(yǎng)和思想深度的“電影詩人”,他善于調(diào)動多種電影手段,形成其招牌式沉重又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電影風格,同時,他又擅長剖析歷史和傳統(tǒng)的重負對人精神的制約與影響,展現(xiàn)人的復雜性,針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點,這在《刺秦》之上有顯著的體現(xiàn)??v觀其作品年表,這位國際級大導一直在耕耘不輟,表達著自己強烈的人文意識和美學追求。2021年,一部《長津湖》,讓陳凱歌坐上“中國電影票房”榜首導演的寶座。接下來,他還有關于抗美援朝題材的新作《志愿軍:雄兵出擊》。陳凱歌將聯(lián)袂一眾大咖戲骨、流量新秀,描摹出在各個戰(zhàn)線上保衛(wèi)祖國的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三年的恢弘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