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麗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最小的微生物,其可通過呼吸道傳播致病[1]。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童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易在人群密集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可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2]。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發(fā)病人群以兒童及青年人居多,病程長,易復發(fā)[3]。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征缺乏特異性,因此對支原體肺炎的早期診斷通常借助影像學及血清學檢查方法,但近年來隨著形態(tài)各異的大葉性肺炎患兒的增多,增加了影像學檢查的診斷難度[4]。肺炎支原體抗體聯(lián)合血清學指標是目前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的研究熱點,本研究旨在探討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肺炎支原體抗體-M(MP-IgM)在支原體肺炎患兒診治中的應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12~2020-12本院100例肺炎患兒,其中細菌性肺炎組2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組80例,細菌性肺炎組男患兒10例,女患兒10例,年齡8個月~8歲,平均(4.33±1.11)歲。肺炎支原體肺炎男患兒40例,女患兒40例,年齡9個月~8歲,平均(4.41±1.19)歲。另選取同期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兒童2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9例,女11例,年齡8個月~8歲,平均(4.44±1.21)歲。本研究經(jīng)患兒家屬同意及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上述資料3組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比。
診斷標準:參照《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5]中關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臨床資料齊全者;(3)青霉素、抗菌藥物治療無效者等。
排除標準:(1)合并先天性或繼發(fā)性免疫抑制疾病;(2)合并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者等。
采集患兒空腹外周靜脈血5mL,3000r/min速度離心分離血清,使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PCT水平,使用散射比濁法檢測血清CRP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肺炎支原體抗體IgM水平。
(1)3組血清CRP、PCT、MP-IgM水平,比較細菌性肺炎組、肺炎支原體肺炎、對照組血清CRP、PCT、MP-IgM水平含量。(2)患兒血清CRP、PCT、MP-IgM含量ROC曲線和單一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效能,對血清CRP、PCT、MP-IgM行ROC分析,分析三種血清單一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3)患兒血清CRP、PCT、MP-IgM濃度檢測結(jié)果,根據(jù)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好轉(zhuǎn)情況,分為好轉(zhuǎn)組60例和無效組20例,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明顯為支原體肺炎急性期,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支原體肺炎恢復期。
細菌性肺炎組和肺炎支原體肺炎組患兒血清CRP、PCT、MP-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細菌性肺炎組血清CRP、PCT、MP-IgM水平均高于支原體肺炎組患兒(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CRP、PCT、MP-IgM水平比較
ROC曲線見圖1。血清CRP單一檢測的特異度、敏感度為89.21%、73.69%,血清PCT單一檢測的特異度、敏感度為86.77%、65.34%,血清MP-IgM單一檢測的特異度、敏感度為85.74%、74.27%,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特異度、敏感度為90.12%、86.37%,聯(lián)合檢測特異度、敏感度高于單一檢測,見表2。
圖1 CRP、PCT、MP-IgM以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支原體肺炎的ROC曲線
表2 單一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效能
無效組和有效組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濃度高于對照組,無效組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濃度高于有效組(P<0.05),患兒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濃度升高,恢復期顯著下降(P<0.05),見表3。
表3 3組患兒血清CRP、PCT、MP-IgM濃度檢測
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主要由于支原體黏附于黏膜上皮細胞,釋放的有毒代謝產(chǎn)物導致纖毛運動減弱、細胞損傷[6]。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可引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支原體肺炎會隨著病情進展引起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因此早期診斷對于臨床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促使病情轉(zhuǎn)歸具有重要意義[7]。
血清CRP是臨床常用急性反應蛋白,當機體發(fā)生感染6h內(nèi)水平上升,24h內(nèi)達到巔峰,受感染患者CRP水平含量是正常數(shù)值的成百上千倍[8]。目前臨床已將CRP水平作為鑒別病毒性肺炎和細菌性肺炎的重要依據(jù)。PCT是診斷細菌感染疾病的重要標志物,當機體受到嚴重損傷時,血清PCT顯著升高,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中僅輕度上升[9]。有學者研究證實血清PCT可反映重癥肺炎的嚴重程度,有利于判斷預后[10]。支原體肺炎患兒發(fā)病進展與免疫功能紊亂、失調(diào)有關,機體感染支原體肺炎后白細胞介素水平提高,免疫球蛋白IgM、IgG水平提高,引起患者咳嗽、發(fā)燒等癥狀,因此對于MP-IgM水平的檢測非常重要[1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細菌性肺炎組和肺炎支原體肺炎組患兒血清CRP、PCT、MP-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兒,細菌性肺炎組均高于支原體肺炎組患兒,血清CRP、PCT、MP-IgM聯(lián)合檢測特異度、敏感度高于單一檢測,無效組和有效組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濃度高于對照組,無效組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濃度高于有效組,患兒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濃度升高,恢復期顯著下降,表明血清CRP、PCT、MP-IgM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效能較高,與富琤等[12]研究結(jié)果相符。借助CRP、PCT等血清感染指標可優(yōu)化對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清CRP處于較低水平,機體受到感染時會迅速升高,支原體肺炎通過誘導巨噬細胞刺激PCT分泌,導致血清PCT濃度升高[13]。既往有研究結(jié)果證實,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的血清CRP、PCT水平存在差異,表明其水平與感染源密切相關,對于明確肺炎類型及肺炎支原體肺炎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14]。
綜上,CRP、PCT聯(lián)合肺炎支原體抗體IgM對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診斷效能較高,加強早期血清CRP、PCT、MP-IgM水平檢測可為早期支原體肺炎診斷及療效評價提供重要依據(jù)。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需擴大樣本量進行多樣本量、多中心點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