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騰飛
數字賦能,紅色教育學雷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中國移動充分發(fā)揮數字技術優(yōu)勢,賦能紅色場館數字建設,用新技術新手段講好新時代雷鋒故事。
2022年2月24日,在雷鋒精神發(fā)祥地遼寧,中國移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掛牌。中國移動運用5G、VR、云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助力撫順雷鋒紀念館信息化升級,上線VR全景視頻講解,使雷鋒故事的傳播和體驗更便捷、更立體、更有溫度。同時將雷鋒精神轉化為黨員干部員工奮進新征程、激發(fā)新動能、彰顯新作為的具體行動。7月27日,在撫順雷鋒紀念館,中國移動舉辦以“紅心向黨 數智征程”為主題的數智紅色資源論壇,并聯合遼寧紅色“六地”博物館,構建“紅色和創(chuàng)聯盟”,助力其紅色資源數智化升級,讓遼寧紅色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不斷增強。
今年“3·5”學雷鋒紀念日之際,中國移動湖南公司與湖南雷鋒紀念館在長沙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活動,圍繞智慧景區(qū)、智慧場館、志愿服務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探索用數智化手段講好新時代雷鋒故事。
近年來,中國移動以“5G點亮紅色文化”為主題,以數字技術賦能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在全國累計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800多個,其中集團級教育基地38個,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包括雷鋒精神在內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插上了數智“翅膀”。
文明創(chuàng)建,窗口單位學雷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中國移動將新時代學雷鋒活動與通信行業(yè)文明創(chuàng)建結合起來,發(fā)揮窗口單位優(yōu)勢,推動窗口學雷鋒活動深入開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
2020年,中國移動遼寧撫順的“雷鋒營業(yè)廳”升級改造后,常態(tài)化開展電信防詐宣講、紅色觀影、公益服務等活動,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陣地。同時全省334個營業(yè)廳都設立了“學雷鋒服務站”,推動窗口學雷鋒蔚然成風。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國移動設立“愛心服務站”,舉辦學雷鋒服務活動近兩千場,累計服務戶外勞動者兩萬余人次。在福建和廣東,中國移動開展學雷鋒服務活動兩千多場,專門為銀發(fā)一族提供適老化設施及適老服務,引領文明服務新風尚。
在推動窗口服務學雷鋒活動的同時,中國移動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將文明窗口創(chuàng)建從“線下”向“線上”延伸,積極參與網絡空間治理,構建清朗網絡空間;持續(xù)開展“斷卡”“打貓”“安心”等行動,積極倡導、引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志愿服務,文明實踐學雷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不斷發(fā)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
中國移動積極統(tǒng)籌謀劃學雷鋒志愿服務,組織動員公司員工特別是青年員工常態(tài)化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
“5G對我們的生活意味著什么?”去年6月2日,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全國勞模、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通過視頻形式,為河北、江西、福建等地青少年講授了一堂《從1G到6G,讓世界更美好》的科普課。這是中國移動“小小科學家”少兒科普志愿服務項目的一次常規(guī)課程,通過中國移動云視訊服務,向革命老區(qū)、偏遠地區(qū)數10所中小學免費直播?!爸R改變生活,科技創(chuàng)造未來。我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江西于都革命老區(qū)一名小學生在當天的日記里寫下這樣的文字。自2018年以來,中國移動“小小科學家”志愿服務項目累計面向全國各地青少年開設課程超過100場次,通過信息技術為孩子們帶去優(yōu)質的科普服務,點亮農村兒童與時代同頻的科技夢想。
中國移動還通過聚焦電信防詐宣講、鄉(xiāng)村振興、公益活動等,不斷擴大志愿服務陣地、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在北京,“百場電信防詐宣講進社區(qū)”宣講電信防詐知識達280場;在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志愿先鋒行動開展“數字為老”志愿服務活動151場、覆蓋7000余人次;在浙江,面向全省的“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志愿服務開展活動超4萬場;在安徽,持續(xù)開展的“智惠夕陽”科普志愿服務,深入街道、社區(qū)開展志愿活動382場。
新征程上,中國移動將進一步發(fā)揮信息服務優(yōu)勢,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雷鋒精神、講好雷鋒故事、做好雷鋒傳人,在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實踐中,引領數字時代精神文明新風尚。
(責任編輯: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