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對茶情有獨(dú)鐘,對水近乎癡迷。他在《陶庵夢憶》中記錄了自己與一位茶友“斗智斗勇”的趣事。
當(dāng)時,南京桃葉渡有位出名的茶道高手閔汶水,他甚至不必品茶就能辨別出茶的品種。張岱久聞其名,便去拜訪。從茶葉、制法到泡茶用的水,兩位茶道中人都“較量”了一番。
張岱的家鄉(xiāng)位于會稽山的日鑄嶺,當(dāng)?shù)赜幸环N名茶,叫作“日鑄雪芽”。很多人認(rèn)為日鑄雪芽喝起來有金石之氣,與眾不同。其實早在宋代,日鑄雪芽就被選為貢品,有“越州日鑄茶,為江南第一”的美譽(yù)。
北宋歐陽修曾稱贊說,兩浙一帶的茶葉,當(dāng)以日鑄雪茶為第一。南宋王龜齡也在《會稽風(fēng)俗賦并序》中寫道:“日鑄雪芽,龍山瑞草?!币驗檫@二人的美譽(yù),日鑄雪茶名聲大起。
但到了張岱出生的明代,安徽的松蘿茶因制法先進(jìn),口感獨(dú)特,在市場上迅速崛起,因此把“江南第一”的日鑄雪芽壓了下去。
張岱不甘心自家的名茶沒落,決定改良日鑄雪芽,讓它重回“江南第一”的寶座。張岱招募了松蘿茶產(chǎn)地的茶人與本地幾個技藝高超的師傅來制茶,一切流程都嚴(yán)格按照松蘿茶的制作方法,經(jīng)過掐、挪、撒、扇、炒、焙、藏等數(shù)道工序的處理,保障了日鑄雪芽的品質(zhì)。
茶做出來后,用普通的泉水來沖泡,竟無一絲茶香,只有禊泉的泉水才能泡出香氣,但香味又過濃。于是,張岱添加了茉莉花來調(diào)配香氣,再用獨(dú)特的泡茶手法——先倒入一點沸水,等沸水涼透后,再用沸水猛沖,淡淡的茶香便氤氳而出。
經(jīng)過多次試驗,張岱終于找到了最佳的搭配方法,沖泡出來的雪芽“色如竹籜方解,綠粉初勻;又如山窗初曙,透紙黎光”。僅憑顏值,它就足以令人賞心悅目了。
取清妃白,傾向素瓷。倒入白瓷碗時,茶葉和茶水就像是一枝枝水中蘭花和白雪一同傾瀉而下。因此,張岱將其命名為“蘭雪茶”。
“蘭雪茶”既保留了雪芽的顏色,又散發(fā)出獨(dú)一無二的香氣,一經(jīng)推出,瞬間引起轟動,火速占據(jù)市場,一時間“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蘿,止食蘭雪”?!疤m雪茶”直接超越松蘿茶成為會稽茶葉市場的主流產(chǎn)品。
幾年后,“蘭雪茶”的身價被越抬越高。為了迎合大眾,就連徽州和歙州的松蘿茶也改名叫“蘭雪茶”。
“蘭雪茶”如此成功,張岱滿足了嗎?當(dāng)然沒有。一天,張岱端著一杯“蘭雪茶”,突發(fā)奇想:“我喝過奶,喝過茶,但沒喝過奶茶?!庇谑?,張岱有了做奶茶的想法。做奶茶需要優(yōu)質(zhì)的奶,張岱認(rèn)為市場上售賣的牛奶氣味已失,于是干脆“養(yǎng)牛取乳”。
“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曉,乳花簇起尺許,用銅鐺煮之,瀹蘭雪汁,乳斤和汁四甌,百沸之”。夜里把剛擠出來的新鮮牛奶靜置,待第二天清晨,乳脂分離,并凝結(jié)出奶皮,然后以乳汁一斤、蘭雪茶四甌,摻和置于銅壺,久煮至黏稠。最后,“玉液珠膠,雪腴霜膩,吹氣勝蘭,沁入肺腑,自是天供”。這便是張岱的“蘭雪奶茶”——茶香清淡,奶香濃郁,還是絕對的私人純手工制作。
張岱的奶茶實在太撩人了,僅看文字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但很可惜,真正的蘭雪奶茶早已失傳,我們無福品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