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開正艷陽,早春之色最可垂?!边@是唐代詩人杜甫贊美枇杷的詩句,每次讀到它,我就會想起我家院子里的枇杷樹。
這棵枇杷樹大約四五米高,身姿十分奇特,主干伸向院墻的外面,繁茂的枝條四處伸展,好似許多頑皮的孩子。枇杷的葉子很大,深綠色,給人帶來清涼的感覺。葉子的正面非常光滑,反面有一些可愛的小毛毛,邊緣有一圈小小的刺,真是有趣極了!
每到初夏,枇杷總是掛滿枝頭。不過,前幾年的枇杷都非常小,一口下去就整個兒滾到肚子里了,吃上三五個還覺得不過癮。今年,當我看到那灰白色的小花兒開滿枝頭時,不禁暗暗祈禱能結(jié)一樹又大又甜的枇杷!
我每天都會去樹下觀察,盼望著枇杷成熟的那一刻。最初,枇杷果兒是淺淺的青綠色,個頭兒小小的,我不禁擔心起來:今年的希望不會又泡湯了吧?過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淺綠色的枇杷變成了淺黃色,并且長大了不少。我又驚又喜,迫不及待地摘下一個咬了一口,汁水一下子從我的嘴角流了下來,“呀——好酸??!”我連忙把果肉吐掉了??磥?,要想吃到香甜的枇杷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
大約十幾天后,果子變得金黃金黃的,個頭兒也比往年的要大得多。媽媽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果子尾部好像開了一朵“小花兒”,便微笑著告訴我:“現(xiàn)在是枇杷最甜的時候,可以開吃啦!”
于是我們迎來了一個“采摘節(jié)”。為了能摘到高處最甜的果子,我和媽媽剪開礦泉水瓶子綁在長竹竿上,制成了一個“采枇杷神器”。我迫不及待地把“神器”對準金黃的枇杷,把果子卡在礦泉水瓶的口子上,再用力轉(zhuǎn)幾個圈圈,一串又大又完整的枇杷就落在瓶子里啦!靠著“神器”的幫助,我們不一會兒就摘了滿滿的一大籃。媽媽選了一些送給左鄰右舍,讓大伙兒一起來品嘗這香甜的果子。
媽媽拿了一個最大的枇杷給我,我放在鼻子下聞了聞,一股清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鉆。我三兩下剝?nèi)ス?,橘黃色的胖胖的果肉出現(xiàn)在眼前,我貪婪地咬了一口,呀!真的好甜,飽滿的汁水像是在我的嘴巴里開了一朵花兒似的。
又是一年枇杷黃,初夏時節(jié)滿樹金!枇杷雖然沒有菠蘿蜜那么清甜,沒有西瓜那么清涼,沒有車厘子那么昂貴,卻是這初夏時節(jié)里我最愛的水果!
(指導老師:施華平)
點評
小作者充分調(diào)動視覺、味覺、嗅覺、聽覺及內(nèi)心感受,全方位立體展現(xiàn)了枇杷的特征及生長過程。作為一個五年級學生,能寫出這樣一篇上乘的狀物作文,難能可貴。如果結(jié)尾再能結(jié)合枇杷的某些特征,比如它外表的樸實無華、對水肥要求極低、默默回饋自然等,由物及人,把這份狀物上升到精神層面的抒情高度,文章的立意就會更高一些了。
(吳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