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額爾古納河右岸》
【作者介紹】
遲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龍江漠河北極村,是當代中國最具廣泛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1983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從1991年起,先后出版《茫茫前程》《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群山之巔》《煙火漫卷》等多部長篇小說。1993年,獲得莊重文文學獎。1996年,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2009年,《額爾古納河右岸》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額爾古納河右岸》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作品簡介】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一部描寫鄂溫克人生存現(xiàn)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在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數(shù)百年前遷徙而至,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信奉薩滿,追隨馴鹿遷徙、游獵,在享受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備嘗艱辛。他們在嚴寒、猛獸和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時代風云乃至現(xiàn)代文明的擠壓下求生存。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也有眼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的無奈。一代代的愛恨情仇,一代代的獨特民風,一代代的生死傳奇,彰顯出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片段摘錄1】
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故事總要有結(jié)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
適用話題
最好的路,就是適合自己;珍惜當下,不為未來焦慮;遵從內(nèi)心,拒絕盲目追隨……
運用范例
人生在世,最難選擇的是人生之路。正如《額爾古納河右岸》書中所言:“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無路的時候,行動上的懶惰者不愿開辟;路多的時候,精神上的懶惰者又無所適從。我們要做的是行動上的勤者、精神上的智者,無路時會努力開辟道路,路多時能慎重選擇道路!
【片段摘錄2】
我認為孩子在山里認得各種植物動物,懂得與它們和睦相處,看得出風霜雨雪變幻的征兆,也是學習。我始終不能相信從書本上能學來一個光明的世界、幸福的世界。
適用話題
自然世界,也是學習課堂;走近自然,補足書本缺漏;既要學習知識,也要勤于實踐……
運用范例
知識并不僅僅存在于書本當中,自然與社會才是知識的源泉。我特別贊同《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一句話:“我始終不能相信從書本上能學來一個光明的世界、幸福的世界?!苯ㄔO(shè)美好的世界,不能僅僅只按照書本行動,還需要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片段摘錄3】
面對越來越繁華和陌生的世界,曾是這片土地主人的他們,成了現(xiàn)代世界的“邊緣人”,成了要接受救濟和靈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哀愁與孤獨!
適用話題
兼容并包;保護逐漸消逝的古老部落;尊重文化多樣性……
運用范例
兼容并包,應(yīng)該是當今社會對待任何“小眾文明”——也就是我們心目中那些所謂落后、愚昧甚至野蠻的文明的正確態(tài)度。當我們致力于保持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時候,卻在有意無意地擠壓著一些弱小、原始的民族的生存空間,正如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所呈現(xiàn)的那樣,使之成為現(xiàn)代世界的“邊緣人”,這應(yīng)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蘇東坡傳》
【作者介紹】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翻譯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美國、德國,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任教。曾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shù)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1940年和1950年先后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chuàng)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著有小說《京華煙云》《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shù)》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76年在香港逝世。
【作品簡介】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中國現(xiàn)代長篇傳記開標立范之作,于1947年首次出版?!短K東坡傳》共4卷28章,它從人物的出生寫到離世,從家庭生活寫到社會活動,展現(xiàn)了蘇東坡的生活歷程。時間橫跨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到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作者把蘇東坡生平分為若干階段,每個階段又選取他的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活動、事跡來描寫,對蘇東坡的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學生活作了生動描述和深刻評價。
【片段摘錄1】
蘇東坡這種解脫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遂表現(xiàn)在他的寫作上。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xiàn)的,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詼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
適用話題
坎坷與挫折能催人成熟;成熟是一種理性與包容;成熟不是尖銳而是深邃……
運用范例
一個人的成熟是多方面促成的,其中坎坷的經(jīng)歷更容易促使人走向成熟。就像蘇軾,命運的坎坷讓他從一個易于沖動的人變得溫暖、寬和、豁達。其實,這并不是對社會的妥協(xié),而是一種讓自己不易受傷且更能達成自己人生目標的改變。不是尖銳就一定能刺穿一切,光輝溫暖、親切寬和可能讓人更容易與外界貼近,更容易達成目標。
【片段摘錄2】
事實上,在奢侈豪華的生活和簡單樸質(zhì)的生活之間,論幸福,并沒有多大不同。高職顯位的榮耀,只有在沒有那種能力資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羨慕。一般的道理是,在人不需要一個職位時,人家才找他去擔任;人要求取某職位時,那個職位往往不需要他。一旦官癮過足之后,做高官的快樂不見得比做個成功的鐵匠的快樂大。
適用話題
精神豐盈才能獲得快樂;金錢地位并不等于幸福;幸福觀往往會因人而異……
運用范例
不要用金錢的多寡和職位的高低去衡量一個人內(nèi)心是否快樂。就像林語堂《蘇東坡傳》中所說的那樣:“在奢侈豪華的生活和簡單樸質(zhì)的生活之間,論幸福,并沒有多大不同。”因為幸福并不一定就與金錢和地位成正比,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快樂?!叭锗⒗笾θ兕w,不辭長作嶺南人?!蔽覀円矐?yīng)像蘇軾一樣,即便身處窮困,也有為自己創(chuàng)造快樂的能力。
【片段摘錄3】
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誼信而不疑,誰也不需要寫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適用話題
真正的友誼是心心相印;友誼源自彼此間的信任;歲月會使友情更為淳厚……
運用范例
真正的友誼是一種心心相印,縱然相隔萬里、經(jīng)年累月依然銘刻于心。古今中外有多少因真摯友情而被傳誦的名字——鐘子期與俞伯牙、管仲與鮑叔牙、元稹與白居易、馬克思與恩格斯……他們的友誼,或緣于彼此相知,或緣于惺惺相惜,或緣于對事業(yè)的共同追求。這樣的友誼,無論分別多久,都如《蘇東坡傳》中說的那樣,“再度相遇,友情如故”,不會因為時間與外在條件而變色。
征稿啟事
為了給同學們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思想的舞臺,長期征集學生佳作。同學們可在理想信念、責任擔當、視野與胸懷、社會熱點、個人成長等大主題下各抒己見,文章須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具有立意高遠、思想深刻、見解新穎、構(gòu)思精巧等特點,1000字以內(nèi)為宜。投稿郵箱:ffbhzy@126.com。歡迎個人或文學社投稿!
注意事項:①來稿請在文末注明姓名、郵箱、電話、聯(lián)系地址、指導(dǎo)老師等真實有效的聯(lián)系方式;②來稿必須為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嚴禁一稿多投;③來稿一律不退,擇優(yōu)錄用,一經(jīng)采用即付稿酬,并寄發(fā)樣報、刊用證書,自發(fā)稿之日起2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請作者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