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孔圣談顏回仁慈,但有時過度謙讓,有時反而會害人;子貢舌燦蓮花,卻未諳沉默是金的哲理;子路英勇有余,謙讓不足;子張莊嚴慎己,卻令人見而生畏。諸子可敬的優(yōu)點,若任其走向極端,則難免轉化為弱點。由此可見,人身上的優(yōu)缺點是共生的,可以互相轉化。因此,為有矩之事,以度為衡量,擇長納短,是為人生必修之課。
優(yōu)點與缺點常常是并存的,在不同條件或是情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毛姆有言:“人是不一致的品質的偶然組合體。”因此,我們應當認識優(yōu)點與缺點的復雜性與可變性。當仁慈異化為忍氣吞聲,當善辯曲解為口無遮攔,則優(yōu)點的特性消解,缺點的偏執(zhí)滋生。堂吉訶德滿腔英勇,但無視現實與風車搏斗,便落入愚昧的旋渦。李爾王果敢堅決,卻陷入剛愎自用的泥沼,永遠失去世上唯一愛他的小女兒和自己拼搏而來的王國。優(yōu)點與缺點間的界限可辨,我們必須正視優(yōu)缺點間的辯證相生關系,摒棄狹隘的優(yōu)點觀,尋求適度平衡,適時發(fā)揮優(yōu)點。
由于優(yōu)缺點可轉化,吾輩便有促使缺點轉優(yōu),防止優(yōu)點成缺的可能性。若喜好關注細枝末節(jié),縱有難察大局的缺點,不妨將其轉為工匠精神,焚膏繼晷,兀兀窮年;若胸懷“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的豪情堅守,務必正心溯源,不要落入厚黑學的職場之道。何以揚長,增益自身?便是轉換視角,度為衡量。有英勇敢為,便要學會后退,以防魯莽前行;有正道直行,便要學會前進,以防固守陳舊。不斷地反思考量,方能及時打磨自我的優(yōu)缺點,臻于至善。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信息洶涌而來真假難辨,人性的復雜性更為凸顯。作為一個心中有所追求、期望有所作為的新時代青年,我們肩負使命與希望,故而優(yōu)缺點的修行更為任重道遠。學古不泥古,變法不破法,秉懷清明之心,積極進取,成長為更優(yōu)秀的人才,凝聚眾多優(yōu)點而實現集成式進步,社會便在缺點轉化為優(yōu)點的進程中滾滾前進。
水攜沙而下,縱濁不抵清,沖擊巨石時卻更有韌性與偉力。你我性情之中,又如何不是水沙共備,我們既要謹防水至清則無魚,又要避免泥沙俱下的決堤,而要水沙同行,滋養(yǎng)木石,在河床上沉潛,孕育度之扁舟,向陽駛去。愿吾儕青年能因時因地、適度展露才華,莫使長處化短板,如此才可“持長劍縱馬,執(zhí)妙筆生花”,繪制更完美的人生華章。
點評
本文審題準確,立意深刻。文章敏銳地觀察到了材料描述的事件背后的本質,并深加挖掘,行文時緊緊圍繞“優(yōu)缺同生,擇長納短”展開議論,既看到了優(yōu)點與缺點的共存,又看到了優(yōu)點與缺點的轉化,還能結合當前時代闡述具體做法,整體思路清晰,層層推進,體現出思辨的力量。在論據使用方面,作者視野縱橫古今中外,彰顯出作者豐厚的積淀和良好的寫作能力,使得文章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論證力度。
致作者
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作者向我報投稿的作品一經采用,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報擁有其在報紙、網絡的刊載權、出版權,以及稿件的編輯、復制、發(fā)行等權利;同時,本報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費用。本報刊發(fā)的作品與圖片,因未能聯絡到原作者,未能及時發(fā)放的,敬請作者與本報聯系。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