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虹
[摘要] HTP繪畫心理分析法是教師在繪畫的基礎上分析學生畫面的基本要素和構圖,從而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學生談話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增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凝聚力的重要形式。把繪畫心理分析法與班主任的談話工作結合起來,并運用到實踐中,具有深刻意義。
[關鍵詞] HTP;繪畫心理;班主任談話工作
繪畫心理,是通過學生的繪畫作品,結合學生選擇的畫材、顏色、象征物、涂抹方式、涂抹位置、空間構成來解讀學生的心理狀況、興趣和特長。HTP測試,即家·樹·人測試(House-Tree-Person Test),是繪畫心理的一個分支,由心理學家巴克提出。他選擇了房屋、樹木、人物三個對象作為測試內容,可作為考察智力的輔助工具,用來考察人格整合程度,考察作畫人對待家庭、親情的態(tài)度和看法,考察作畫人對待自我成長的看法。繪畫測驗研究的目標在于找出繪畫特征與心理特質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是研究繪畫中的心理投射規(guī)律。
學生的心理活動復雜多樣。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相應的談話方式,才能更好地教育、指導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在和學生談話過程中如果能從繪畫心理分析中獲得借鑒,不僅能大大提高班主任的談話水平,而且有助于幫助學生梳理心理壓力,逐漸建立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以繪畫叩開學生的心,當學生的引路人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質生活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精神生活相對匱乏,容易造成性格上的孤僻。班級里有不少這類學生,Z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家長對他的教育方式就是滿足他的所有要求,一旦無法滿足時就會發(fā)脾氣,甚至離家出走。
Z上高中以來,就以曠課出名,總愛曠課和校外的青年游玩。剛接手這個班級,就有老師提醒我,他是一個“定時炸彈”,要格外留意。果然,沒到一個星期,他就連續(xù)兩天曠課。我?guī)状稳宜勗?,才把他找到。從教室到辦公室的這一路上,無論我說什么,Z都沒有出聲,只是默默地跟著我走。到了辦公室,他也是一言不發(fā)。我問他關于曠課的事情,他只簡單地回了一句“我不想來就不來了”,其他一概不回答。我意識到再這樣談下去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于是,我拿出一張白紙,跟他說:“剛才我講那么多大道理,估計你聽了也很煩,其實我也很煩的,既然你都不想跟我說話,那算了,你幫我畫幅圖,我就放你走?!睂τ谖业倪@個突然舉動,他顯然很意外,雖然不情愿,聲稱不會畫畫,但他還是接過了我的筆和紙。在他畫畫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他在畫房頂煙囪時猶豫了一下,好像是在考慮要不要畫煙,最后他還是畫了。在繪畫心理研究中,煙囪是房子與外界聯系的渠道之一,它象征著與家庭有關的情感發(fā)泄。在Z畫完之后,我抓住這一點,加上之前對他家庭情況的了解,向他解讀了他的畫里關于他和家里的關系,雖然他依舊沒有出聲,但看得出來,他感到很驚訝,并且默認了。
這一次打交道后,我就開始留意他,發(fā)現他再也沒有曠過課。慢慢地,我也發(fā)現了他的一些優(yōu)點。例如,他寫得一手好字,但是每次課堂默寫他都只寫一兩句,默不出來,我給他寫評語:“浪費了這么漂亮的字,以后默不出來,抄三遍也算你通過?!庇谑牵蟮哪瑢懰际浅?。在課堂上,我發(fā)現他在慢慢改變。有一次在課堂上讓他背書,他沒背出來,我說:“下課后去辦公室背。”他則笑著說:“那還讓我畫畫嗎?”我說:“只要你想,隨時歡迎。”這時的Z,不再是那個在我面前一言不發(fā)的學生了。
作為一個成長個體,無論是誰,都會有與外界進行交流的需要與欲望。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認識影響著他們與外界的交流方式。一些叛逆的學生做出的叛逆行為,往往是因為眾人戴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而做出的反擊行為,他們以這樣不符合規(guī)則的行為與態(tài)度來對抗尋常的規(guī)則,以這種方式來發(fā)泄他們的交流需求。若是無人在適當的時間里幫他們一把,這些學生往往就會自暴自棄,以致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善于發(fā)現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因勢利導,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班主任運用繪畫心理分析法就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管理中的隱性因素,以此來追蹤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思想動態(tài),隨時通過談話來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叩開他們的心靈之門。
二、以繪畫抓住學生的心,當學生的疏導人
后進生的特點是成績或表現較差,不受老師、家長、同學的歡迎,往往具有強烈的自尊心、自卑心,也有厭學和逆反心理。作為老師,我很不喜歡“后進生”這個名詞,所以在我的所有班主任工作總結中,都沒有“轉化后進生”這一項,因為我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各自的長處,我們要做的工作不是“轉化”他們,而是幫助他們找到優(yōu)勝的地方,揚長避短。
W是班里一名很聽話的學生,但就是不喜歡學習。據他的前班主任介紹,他是一個很細心、很孝順的孩子,所以我格外留意他。剛開始時,我看他總是不學習,也不做作業(yè),于是三天兩頭罵他一頓,告訴他這么不想學,干脆不要來學校了。次數多了,他就開始厭煩,煩我總是盯著他,針對他,找他麻煩。當時我也感到很受傷,他把我的好心當作是在針對他。于是,我與他的媽媽取得了聯系,當著他媽媽的面,我歷數他的不是,聽著我激動的講述,他的媽媽更激動,邊流淚邊說道:“我們實在是不會當家長,自己的孩子都教不了,真是失敗?!?/p>
最后,我讓家長先走,把W留了下來,我問他:“你愛媽媽嗎?”他說:“愛?!薄艾F在你高還是媽媽高?”“我高?!薄凹热粣勰銒寢專敲礊槭裁催€要讓媽媽被比她小一輩的老師訓話?你現在長得又高又大了,就是這樣保護媽媽的?看著媽媽哭,你開心嗎?”接下來,他沉默了,可以看出他的內心在激烈地掙扎著。我抓住機會,讓他畫一張家庭圖。在畫的過程當中,我發(fā)現他畫得很認真、很仔細,用的大多是長線條,且線條比較輕柔細長,畫面的故事性也很強。在繪畫心理研究中,W是屬于比較內向的人,而這也反映出他有較低的能量水平,或者是心理受到壓抑。在他的畫中,房門是關著的,在繪畫心理研究中反映出個體的防御心理很強,缺乏安全感,而且他畫了一個在屋外背對著房子低頭耕種的人。在繪畫心理研究中,這樣的人物形象往往指向一種與家庭成員處于交往而情感不交流的狀態(tài),而且人物是處于耕種狀態(tài),這證明他十分想努力地學習,卻事與愿違,他的付出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另外,整幅圖畫中只有他一個人在孤獨地耕種,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拿到這一幅圖,我有點震驚,完全想不到他是這樣的心理活動,所以當時我并沒有給他講我的分析。在后來的逐步了解引導中,我慢慢地幫助他疏導他和家人的關系,引導他正確對待家人的期待,也告訴家長應該怎樣正確地和他溝通。我引導他樹立這樣的觀念:學習成績能不能提高不是重點,而是要讓家長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努力,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出路。
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班主任要善于抓住這些閃光點,以此為突破口,促使其優(yōu)點遷移。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而無法排解時,各種不良情緒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班主任若能利用繪畫心理分析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疏導學生的心理,適時讓學生的情緒得到釋放,那么這對學生的幫助無疑是不可估量的。
三、以繪畫贏得學生的心,當學生的知心人
我剛接手班主任工作不久,就接到C同學家長的電話,讓我找C同學談談,開導他,因為他們父子間總是三句話不到就吵起來,完全無法溝通。
因為是剛到任,我對C同學并不了解,貿然找他談話,肯定效果不佳。為此,我向他的前班主任了解他的大概情況,再與他溝通。果然,當我說完我的目的之后,C同學立即表示他沒有任何事,關于家長說的那件事,他心里早就想開了,不用談了。他極力說自己沒事,不愿意多談,更不想跟我說心里話。
直接說的方法不行,那就用畫的。我說:“不說也行,幫我畫一幅圖就可以了?!蔽艺f完我的要求,C同學立即就知道我用的是繪畫心理的方法,他不愿意畫,說他在網上看過相關知識,測了也沒用。在我的再三請求之下,他最終畫了。確實,他了解繪畫心理,所以他在畫的時候,在一些明顯的意象上進行了刻意的處理,這也證實了他在隱瞞。他畫完之后,我說:“你可能了解過繪畫中意象的含義,所以你都按照積極的方向去畫,可是你大概不知道,繪畫心理分析中,對畫面布局、線條等也是有考究的?!比缓螅揖图彝リP系方面分析了他的這幅畫:“你的這幅畫在畫紙偏左上側,一般情況下這指向的是你受母親的影響比父親的強。你畫的線條較粗而且特意加重,這除了表現出強壯的自我外,說明你有明確的自我主張,更說明了你對你父親攻擊性的自我防衛(wèi)。”最后我說:“或許,我看不出你隱藏的東西,但是我知道,你和家人確實存在矛盾。這個矛盾,肯定是你們雙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p>
這一次的談話雖然沒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從此之后,C同學開始慢慢把我當成了他的傾訴對象。按照他的說法:“跟你說的這些,不要跟別人說,因為我把你當朋友了。”
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班主任若是能運用繪畫心理分析法來與學生進行對話,不但能促使班主任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輔導者,更能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四、結語
每個學生因家庭背景、個人經歷、愛好興趣、智力能力等不同,形成的個性也存在很大差異,并隨年齡增長更明顯地表現出來。學生中有的勇敢頑強、熱情自信、有責任心;有的軟弱膽怯、屈從冷漠、懈怠懶散。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又怎能像零件一樣統一標準?作為教師,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交往過程,在交往過程中實現溝通,實現對話,實現理解,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個細心人,善于察言觀色,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個知心人,預知學生的心理需求,做到因人施教,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要引入“以人為本”的現代理念,深刻分析學生身心成長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只求人人成才,更求人人成人。
我國古代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中指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育學生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 我們應該認真研究談心藝術,只有掌握了這門藝術,班主任才能洞察學生的觀點、態(tài)度,摸清他們行為表現的內在原因。HTP繪畫心理分析法雖然有可能存在主觀因素,或者學生刻意隱瞞等缺點,但是談心時班主任能夠從中把握學生大致的心理狀態(tài),在談話時就更能把準學生的真實心脈,找準應對策略,同時再輔以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向其他老師了解、與家長溝通等方面,這樣就可以應對自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讓學生敞開心扉,贏得他們的信任。
心理教育是心理分析所關注的重要主題。繪畫教育也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但現在的繪畫教育更多關注技能的發(fā)展,卻忽略了繪畫對心靈自由表達的保護。把繪畫作品當成心理測試來分析挖掘,以不同的視角去理解每個不同個案的繪畫作品,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了解學生的心理,研究學生的心理,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讓學生受用終身。
[參考文獻]
[1]陳侃.繪畫心理測驗與心理分析[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彭移風.心理咨詢技能在班主任談話中的應用[J].班主任,2006(09).
[3]吳茂萍.淺談班主任與個別學生的談話藝術[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6(02).
[4]李洪偉,吳迪.心理畫:繪畫心理分析圖典[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吉沅洪.樹木—人格投射測試[M].重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