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遷瑩,陳永鑫,姜海英,孫浩鈞,崔明元
(通化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海龍 135007)
大豆(Glycine max)是一種含有豐富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的豆科植物,常用來做豆制品和壓榨豆油,豆渣和豆粉也可以用作禽畜飼料,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毛蔥(Allium cepa var. agrogarum)學名珠蔥,為石蒜科蔥屬植物洋蔥的一個變種,其適應性強,營養(yǎng)豐富,可鮮食、炒食,有開胃消食和解腥的作用,也可預防多種疾病,延緩衰老,是內銷出口的主要商品蔬菜之一。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是農業(yè)發(fā)展的根本,以科技創(chuàng)新農業(yè)發(fā)展為前提,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當前在很多地區(qū)利用毛蔥播種早、生長周期短、對光照反應不敏感的特點,將毛蔥套種大豆廣泛應用到栽培生產上。套種最重要的是邊行優(yōu)勢,大豆與毛蔥的種植高度不同,栽種的位置及密度均有差異,這樣就可使得光合作用發(fā)揮最大能效,大豆在毛蔥的上方可以延緩水分蒸發(fā),為毛蔥套種大豆提供了良好的種植條件,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節(jié)約土地資源,減少人工,增加收入,提高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一地雙收。
選種是決定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毛蔥種子的大小直接影響產量,應選擇個頭大、光澤度高且大小均勻的毛蔥種子;大豆則選用高抗倒伏、抗逆性強且莢數多的品種。該試驗預選用通化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的適用于通化地區(qū)的大豆品種通農943。
2020 年春天在通化市梅河口市農業(yè)科學院內設計2個試驗,每個試驗3 次重復,均做隨機區(qū)組,具體設計方案如下:
為同期播種地塊,壟距85 cm,均為壟臺種植,毛蔥的種植密度為12 cm/顆,大豆的種植密度為18 cm/株。并設置對照試驗,傳統(tǒng)單一種植大豆CK1 和傳統(tǒng)單一種植毛蔥CK2,水肥及田間管理均與同期播種地塊相同。
為錯期播種地塊,壟距65 cm,大豆種在壟臺上,毛蔥種在壟溝里,種植密度同方案1。并設置對照試驗,傳統(tǒng)單一種植大豆CK3 和傳統(tǒng)單一種植毛蔥CK4 地塊,水肥及田間管理均與錯期播種地塊相同。
毛蔥和大豆均忌重茬、忌連作,毛蔥根須短,吸肥力弱,所以盡量選擇土地肥沃,有機質資源豐富,疏松且平整的自然條件好、水分充足的地塊。該試驗所選的地塊上茬為玉米,在4 月上旬開始春耕、翻地、起壟,翻耕深度達30 cm 以上,起壟后鎮(zhèn)壓,整平耙細。
2 個地塊均基施農家肥90 m3/hm2,尿素255 kg/hm2,二銨255 kg/hm2,硫酸鉀復合肥900 kg/hm2。通化地區(qū)4 月27 日左右氣溫達到20℃左右開始同期播種大豆和毛蔥,在壟臺上一側種大豆,一側種毛蔥,播種后覆土2~3 cm,全部種植結束后鎮(zhèn)壓,大豆在7 月份左右進行趟地起壟,以利保墑。錯期播種為4 月5 日左右壟溝先種毛蔥,5 月22 日左右壟臺種大豆,大豆種植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毛蔥的生長,播種要求同上。毛蔥的整個生長周期大約90 d,大豆約123 d。大豆出苗后追施氮肥90~120 kg/hm2,大豆花期可適量噴施葉面肥。
毛蔥栽培主要預防霜霉病和軟腐病,對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對軟腐病可用72%農用鏈霉素2 000 倍液。大豆栽培主要防治蚜蟲和大豆食心蟲,從6 月份氣溫逐漸升高開始到整個生育周期結束都要做好蚜蟲預防,可噴施40%氧化樂果;大豆食心蟲在8 月份鼓粒期前后為高發(fā)期,可用2.5%功夫EC 或溴氰菊酯、氯氫菊酯等菊酯類殺蟲劑噴霧。
大豆苗前封閉處理,苗后除草在闊葉雜草2~4 葉期、禾本科雜草3~6 葉期,可采用氟磺胺草醚1 050~1 500 mL/hm2加精喹禾靈600 mL/hm2,兌水750 L/hm2,進行莖葉噴霧。毛蔥套種大豆時可選用通用型除草劑按量施用。
一般入伏后毛蔥葉片2/3 開始變黃并倒伏即可收獲,收貨后要就地晾曬,3~5 d 后開始剪葉,待毛蔥表皮全部晾干后,即可分裝貯藏。大豆豆莢呈灰褐色,葉片基本脫落或變黃,籽粒歸圓且搖晃大豆植株能聽到清脆響聲為最適收獲期,若收獲過早籽粒含水量過高,不宜脫粒儲存,收獲過晚易炸莢造成產量損耗。
通過1 年對比試驗的精細管理,取得了可觀的效益。方案1 毛蔥的產量為11 265 kg/hm2,大豆的平均產量11 350 kg/hm2,按照通化地區(qū)2020 年市場批發(fā)價毛蔥為1.2 元/kg,大豆為5.5 元/kg,除去成本所獲得的凈利潤為20 925 元/hm2,CK1 的產量為2 700 kg/hm2,凈利潤14 850元/hm2,CK2 的產量為14 250 kg/hm2,凈利潤17 100 元/hm2。方案2 毛蔥的產量為12 150 kg/hm2,大豆的平均產量1 500 kg/hm2,除去成本所獲得的凈利潤為22 830 元/hm2,CK3 的產量為3 000 kg/hm2,凈利潤16 500 元/hm2,CK4 的產量為15 100 kg/hm2,凈利潤18 100 元/hm2。
綜上可知,方案1 和方案2 的相對收益均比傳統(tǒng)單一種植要高。錯期播種也比同期播種的效益高,但是毛蔥和大豆錯期播種相對人工費用支出也比同期播種多,總體衡量2 種套種模式,產生的經濟效益也相當。由此可見套種的好處頗多,在地塊允許的條件下,套種可帶來更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節(jié)約了土地資源與成本,且操作簡單,極易被農戶認可并接受。
(1)套種可以延長作物的生長季節(jié),達到一年多熟、一年多收的作用,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增加種植收入,同時由于套種株距和行距相對較大,能很好地解決作物水肥相爭的矛盾。
(2)套種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改善土壤的養(yǎng)分結構,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平衡,從而達到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時還能有效抑制作物重茬連作引起的病蟲害,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3)套種通過種植不同株高,不同養(yǎng)分需求、不同生育期的作物品類,使作物高矮成層,相間成行,不僅能最大幅度地挖掘土地空間價值,而且能充分利用太陽光能,全面改善作物通光條件,使得邊行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
(4)套種會加大作物對土壤的護墑覆蓋面積,一方面能減少土地的水分蒸發(fā),具有很好的保濕抗旱作用,另一方面還會減少雨水沖刷地面所造成的地表層土壤流失。此外,由于套種覆蓋面積大,能夠降低雜草生長的光照和通風條件,有效的抑制雜草的生長。
(5)套種還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主要因為增強了田間生物的多樣性,改變了田間的大環(huán)境,發(fā)揮了天敵作用,減少了病蟲害對作物間的傷害。
(6)該研究僅代表通化地區(qū)2020 年試驗結果,對毛蔥套種大豆模式研究較為淺顯,最新生物干預技術、全自動生產技術尚未涉及,有待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