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杉木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2023-04-17 07:50:14黃華藝
      鄉(xiāng)村科技 2023年22期
      關鍵詞:白蟻杉木造林

      黃華藝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東門林場,廣西 崇左 532199

      0 引言

      杉木又名沙樹、沙木,為針葉喬木,樹高可達30.0 m,胸徑可達2.8 m,幼樹為尖塔狀,全樹長成后為廣圓錐狀。杉木樹皮為灰褐色,內(nèi)皮淡紅色,裂成長條片脫落;小枝近對生或輪生,大枝平展,幼枝呈綠色,無毛光滑[1];主枝上葉片輻射延伸,側枝葉片基部扭轉,呈條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微彎,堅硬革質(zhì),長2~6 cm,寬3~5 mm;果實為卵圓形,棕黃色,成熟后苞鱗革質(zhì),種鱗較小,先端三裂,裂片分離,呈不規(guī)則鋸齒形狀,腹部生有3粒種子,遮蓋種鱗,種子扁平呈暗褐色。杉木為我國特有速生樹種,多分布于秦嶺以南、長江流域,不耐嚴寒,喜光、喜溫、喜肥,怕旱、怕風,在山區(qū)多霧靜風地區(qū)生長良好,經(jīng)濟效益高[2]。杉木干形通直,木材呈黃白色,結構均勻、不翹不裂,心材有時帶有淡紅褐色,質(zhì)地較軟,有香氣,細致,紋理直,耐腐蝕性強。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下簡稱廣西)地處我國地勢第二臺階中的云貴高原東南邊緣,主要分布有臺地、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南部與中部多平地丘陵,呈盆地狀,地少山多,多是海拔超過800 m 的中山。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雨水充沛,氣候溫暖,全年日照時間為1 540.4 h,年降水量為841.2~3 387.5 mm。多年來,廣西憑借得天獨厚的土、水、熱、光等自然資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杉木速生豐產(chǎn)林。截至2021年,廣西杉木種植面積188.73萬hm2,蓄積量為2.06 億m3[3]。為進一步提升杉木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廣西林業(yè)部門需要加強對杉木栽培技術的研究,提高栽培技術水平,優(yōu)化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措施,保障杉木健康生長。

      1 杉木栽培技術

      1.1 良種選擇

      栽培人員可選擇適合在廣西栽植的第三代杉木良種,或是根據(jù)廣西建設的杉木良種基地,就近選擇良種購買。栽培人員要綜合考慮杉木良種的生長能力、抗病蟲害能力等,對其進行嚴格管控評估,保證種子顆粒飽滿,發(fā)芽率高,無病蟲害,以提高杉木存活率[4]。

      1.2 育苗地選擇與整理

      栽培人員需要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地勢平緩疏松,便于灌溉且背風的場地培育杉木幼苗。同時,為保證杉木幼苗運輸便利,需要保證育苗地交通便利,遠離耕地和雜木林地,避免在松林地育苗[5]。選好育苗地后,為保證育苗質(zhì)量,栽培人員應對育苗地進行整理,清除雜草、灌木、石頭等,深耕細耙,經(jīng)過1 個月風化后,在播種前深翻碎土,秋冬季節(jié)開排水溝,做到三犁三耙。

      1.3 苗床制作

      整地完成后,栽培人員需要制作苗床,苗床寬約130 cm,高約25 cm,根據(jù)育苗地規(guī)模確定長度,苗床之間預留寬約50 cm 的步道,然后在床面撒生石灰及火燒土進行消毒。

      1.4 種子處理

      為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播種前,栽培人員需要挑選優(yōu)質(zhì)的杉木種子,將杉木種子浸泡于40 ℃溫水內(nèi)24 h,撈起曬干后,使用1%漂白粉與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 min,對種子進行消毒,再用清水清洗干凈,最后晾干即可播種。

      1.5 播種

      杉木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適宜生長溫度為15~23 ℃。根據(jù)廣西氣候,栽培人員可在2 月中旬或10 月至11 月中旬播種,促進種子發(fā)芽[6]。播種時,栽培人員可采取撒播的方式,將杉木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控制每667 m2播種量為3.5 kg,在種子上覆蓋黃心土、火燒土(厚度為0.5 cm),然后以稻草覆蓋苗床,達到保濕保溫效果。

      1.6 苗期管理

      杉木種子播種后25~50 d 發(fā)芽,苗木出土時栽培人員需要做好遮陽工作,5—8 月溫度較高,需要搭建遮陽棚,控制透光度為55%。栽培人員需要在雨后人工拔除雜草,盡量避免噴灑除草劑,松土時要注意保護苗木根部。5—7 月栽培人員可施入氮磷鉀肥67.5 kg/hm2,增強苗木抗病能力;8—9 月可施入氮磷鉀肥70 kg/hm2。栽培人員需要根據(jù)苗木生長密度情況進行間苗,控制每667 m2苗木約5 萬株。

      1.7 造林

      1.7.1 造林地選擇與整理

      杉木喜歡濕潤溫暖氣候,栽培人員可選擇年降水量超過1 500 mm,海拔在800 m 以下,土層深度超過60 cm,有機質(zhì)含量高,半陽坡、陽坡酸性土壤,立地指數(shù)超過14 的地塊作為造林地。廣西杉木造林多在12月至次年3月,造林前2個月進行整地,不提倡煉山,栽培人員需要將造林地的雜灌、雜草全部砍除,設置防火阻隔帶集中燒毀[7]。如果造林地地勢平緩,則實施帶狀水平整地,如果造林地坡度較大,則實施穴狀整地,沿山體等高線挖掘栽植穴,控制穴底規(guī)格為40 cm×40 cm,穴面規(guī)格為60 cm×60 cm,穴深40 cm。

      1.7.2 苗木選擇

      為促進杉木健康、快速生長,保證人工林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必須選擇健壯苗木造林。造林時,要求造林苗木1年生以上,苗高≥30.0 cm,地徑≥0.4 cm,頂芽飽滿、根系發(fā)達,莖干筆直,結構勻稱,木質(zhì)化程度高,檢疫后無病蟲害,以提高移栽成活率[8]。應選擇傍晚或早晨運輸苗木,苗木運輸過程中,將苗木固定好,以免出現(xiàn)苗木掉落、移動、晃動情況,用苫布蓋住苗木,保持苗木濕度,避免枝條干枯降低苗木品質(zhì),同時加強通風,避免苗木堆積發(fā)熱出現(xiàn)腐爛情況。

      1.7.3 移栽

      移栽杉木時,栽培人員需要考慮造林地立地條件,根據(jù)造林要求,合理控制株行距。如果是培育大徑材杉木,則控制株行距為2.0 m×3.0 m;培育小徑材杉木,則控制株行距為1.5 m×2.0 m。栽培人員宜選擇春季陰天進行移栽,將杉木幼苗放置于栽植穴內(nèi),選擇深栽方式,根據(jù)苗木高度確定深度,保持苗木根系舒展,回填土壤至高出地面,將土壤壓實,避免穴內(nèi)積水。移栽苗木后,栽培人員需要及時觀察苗木情況,發(fā)現(xiàn)死亡苗木后及時清理,做好補植工作。

      1.8 撫育管理

      1.8.1 科學施肥

      為保障杉木健壯生長,栽培人員需要做好施肥工作,以提高土壤養(yǎng)分。對于杉木幼林,栽培人員需要每年進行1 次施肥,可結合4 月松土進行,每株施0.25 kg杉木專用肥[有機質(zhì)≥5%,m(N)∶m(P)∶m(K)=5∶10∶10];對于中齡林,每2年施肥1次,間伐后施肥,每株施0.50 kg杉木專用肥[有機質(zhì)≥10%,m(N)∶m(P)∶m(K)=11∶11∶8]。施肥方式為溝施,在距離杉木上坡25 cm位置挖出弧形溝,肥料施入后覆土即可。

      1.8.2 松土除草

      造林后1—3 年,栽培人員需要每年進行2 次松土除草,第一次為4 月中旬,第二次為8—9 月,如果雜草生長過于茂盛,可適當增加除草次數(shù),如在6 月進行除草。栽培人員需要徹底清除造林地的灌木、雜草,配合除草完成中耕,控制松土深度為7 cm,以免對苗木根系造成損傷。隨著苗齡逐漸增加,中耕深度也要逐漸增加,促進杉木生長。

      2 杉木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立枯病

      立枯病為杉木苗期常見病害之一。幼苗發(fā)病時,莖基部有水漬狀黃褐色病斑,逐漸向植株上下部擴展,呈線狀,發(fā)病較為迅速,組織崩解,幼苗即萎蔫倒伏,如果環(huán)境潮濕,病部周圍會長出白色霉菌。該病為土傳性病害,病原菌適宜生長溫度為27 ℃,最低生長溫度為5 ℃。高濕環(huán)境下該病易發(fā)生,連作、光照不足、苗圃選擇不當也會引發(fā)立枯病。

      防治立枯病,栽培人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選擇排水好、地勢高、無病、不黏重地塊,最好在新墾地或山地育苗,避免連作,降低苗木發(fā)病率。如果為熟地育苗,前茬以豆類作物為最佳。二是精細整地,播種前施入厚1 cm 火燒土或心土,將病菌與種子隔離,以免種芽腐爛,確保幼苗不會遭受病菌侵害。三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將病苗拔出集中處理,基部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0.5%敵克松900 倍液,或1∶1∶120波爾多液,或將石灰與草木灰按照2∶8的體積比混勻后撒入幼苗基部。

      2.2 赤枯病

      杉木感染赤枯病表現(xiàn)為頂梢枯死癥狀,發(fā)病初期嫩葉出現(xiàn)淡黃色斑點,后期變成紅褐色,向全葉擴展,進而導致頂梢赤枯。該病病原菌適宜生長溫度為28 ℃,24 h 內(nèi)即可萌發(fā)孢子,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藏于被害葉內(nèi)越冬,利用風雨傳播。

      為防治赤枯病,栽培人員需要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育苗。杉木發(fā)病時,可噴施1%波爾多液,或70%百菌清600 倍液,或50%退菌特550 倍液,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2.3 炭疽病

      杉木炭疽病多發(fā)生于4—6 月,葉子染病后出現(xiàn)暗褐色斑點,形狀不規(guī)則,之后病斑迅速擴大,針葉先端枯死或全部枯死,病輕的頂芽還可以萌發(fā)新梢,但生長大受影響,枝條基部的葉子有時也發(fā)病,一般僅導致針葉先端枯死。

      為防治炭疽病,栽培人員可以加強撫育管理,提高造林質(zhì)量,做好病枝、病葉清理工作,合理修剪樹冠。杉木發(fā)病后,可噴施退菌特、多菌靈、敵克松,有條件的則可在清晨施放煙劑,如五氯酚鈉等殺菌煙劑,以點狀分布,控制放煙點為75個/hm2。

      2.4 白蟻

      危害杉木的白蟻可分為黃翅大白蟻與黑翅土白蟻,前者頭部、胸部為紅棕色,后者頭部、胸部為棕黃色,翅膀黑褐色。兩種白蟻于地下筑巢,巢穴距離地面約1 m,4—10月出巢,以主巢為核心,呈扇形分布。白蟻主要啃食杉木根部,使樹根枯萎斷裂,輕則導致杉木生長緩慢,重則導致杉木死亡。

      防治白蟻,栽培人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壓煙熏殺,在白蟻主巢下方挖煙洞,放入1 kg謝保國草藥煙劑,放煙后將煙道密封,夏季密封48 h,冬季密封12 h,能夠有效殺死主巢內(nèi)的白蟻。二是在白蟻活動密集處每隔8 m 挖一個規(guī)格為20 cm×40 cm×30 cm 的小坑,放入松柴、甘蔗等,蓋上1 層樹葉,坑面用稻草泥糊密封,坑頂高出地面,20 d 后揭蓋檢查,發(fā)現(xiàn)大量白蟻則可提起松柴,噴灑滅蟻靈粉劑,之后放入原坑內(nèi),使蟻體帶藥回巢,相互傳播,以滅殺整個蟻群。

      3 結束語

      杉木是廣西主要造林樹種之一,為提高杉木造林質(zhì)量,實現(xiàn)杉木林可持續(xù)發(fā)展,林業(yè)人員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從良種選擇、選地整地、播種、育苗、造林、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出發(fā),明確杉木栽培技術要點,進而提高苗木成材率,縮短培育時間,促進區(qū)域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經(jīng)濟發(fā)展。

      猜你喜歡
      白蟻杉木造林
      愛吃白蟻的大家伙
      沿海地帶造林實踐與探討
      杉木黃化病的防治技術措施研究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開先河
      《生化結合治理白蟻》
      淺議造林的意義
      營林生產(chǎn)中造林規(guī)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探討
      杉木萌芽更新關鍵技術
      杉木育苗化學防除雜草技術
      《生化結合治理白蟻》
      汝阳县| 博兴县| 顺昌县| 卫辉市| 靖远县| 海阳市| 嵩明县| 武清区| 时尚| 内丘县| 舒兰市| 东至县| 桓台县| 高雄县| 翼城县| 兴和县| 日照市| 桐柏县| 天门市| 普宁市| 项城市| 台前县| 武穴市| 阳江市| 河南省| 新建县| 无棣县| 康乐县| 定陶县| 定边县| 台山市| 荣成市| 白玉县| 怀化市| 睢宁县| 哈巴河县| 青川县| 牡丹江市| 赤城县| 富民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