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軍
技法導入
在寫人記事的作文中,記敘占了很大比例,就像畫龍,恰當?shù)挠洈⒛軐埖妮喞⒓毠?jié)描畫出來。如果記敘空泛,所畫的龍身就顯得瘦弱,容易變成蛇甚至蚯蚓。議論則是畫龍的最后一筆——“點睛”,精練的議論,能使文章主題瞬間明明,還能對點題、首尾呼應、升華情感等起到積極的作用。
下面,我們結合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進行簡要分析。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共四千六百多字,但無論是誰,快速閱讀后總能一下子明了葉圣陶的為人,原因在于文章第六段開頭寫道:“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先生為人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一段話便是議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就像龍的眼睛,把葉圣陶“待人寬”和“律己嚴”的品質(zhì)一下子凸顯出來。我們寫人記事時,也可以提煉出這樣帶有議論性的過渡語,讓作文的脈絡和主題清晰起來。
我們來細看“待人寬”這一部分,具體寫了葉圣陶先生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誠回信這三件小事,運用了敘議結合的方式,前兩件事先議后敘,后一件事先敘后議。三、四兩段一開始便是提綱挈領地概括對葉圣陶的評價,然后對事件進行補充,第五段則恰恰相反,這就是敘議結合法的使用范例。
寫人記事有時也像建房子,每個段落所寫的人物故事,總要有一兩個點睛的句子作支撐,就像房子的立柱,“支撐的立柱”和“填補的磚頭”二者缺一不可。我們要注意的是記敘文中“敘”和“議”的比例,“敘”占大頭,“議”為點綴。每一篇有內(nèi)涵的文章,到了文末,“敘”和“議”的比例都會進行調(diào)整,結尾往往以較多的篇幅去發(fā)表議論,寫一寫對人物的評價或是對自己的影響,從而呈現(xiàn)出這篇文章的深遠意義。
寫作時,我們也要注意選材的典型性和截取性。所謂典型性,是指所選的事例要與你議論的觀點相吻合,有些同學所寫的事件與自己議論的中心是不吻合的,讓人不知所云。再有,用敘議結合法寫人記事時,如果是通過多個事例來反映一個中心,這里記敘的事件就要注意截取,抓住最能反映中心的片段來寫,留下一部分空間進行議論。
生動地記敘,精當?shù)刈h論,一定會讓我們的文字有血有肉、神韻飛揚。
文題亮相
幸福是父母溫暖的懷抱,幸福是他人友善的幫襯,幸福是萍水相逢的喜悅,幸福是對明天美好的憧憬。幸福是一種體驗,可以同大家一起分享。
請以“幸福”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做到敘議結合;(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