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是一部涵蓋整個遠古時代世界地理風(fēng)土人情的“曠世奇書”,里面不少神奇動物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里。
名片? 鹿蜀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
譯文: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馬,白頭,身上有老虎斑紋,尾巴是紅色的,叫的聲音像人在唱歌,名稱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皮毛可以多子多孫。
最佳匹配物種:霍加狓
霍加狓臉上的顏色和鹿蜀的描述接近?;艏訝砩系拿l(fā)也是紅棕色,再搭配上黑白色的條紋,老虎斑紋的形象也很符合。
名片? 貍力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見則其縣多土功。(《山海經(jīng)·南次二經(jīng)》)
譯文:有一種野獸,樣子像豬,長著一雙雞爪,聲音如同狗叫,名稱是貍力。哪個地方出現(xiàn)它,說明哪里就會大興土木。
最佳匹配物種:土豚
土豚外形像豬,爪子形似雞爪,指甲尖利。其主要食物是白蟻,而白蟻多出現(xiàn)于江河堤防處,所以土豚常出現(xiàn)在水土工程附近。
名片? 狌狌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
譯文:有一種野獸,樣子像猿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爬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名稱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飛快。
最佳匹配物種: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走路很像人類,耳朵是白色的。屬中國特有物種。屬于瀕危動物。
名片? 旋龜
原文: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
譯文:怪水從這里發(fā)源,往東流注入憲翼水。水中有眾多暗紅色的龜,形狀像普通烏龜,長著鳥一樣的頭和蛇一樣的尾,名稱是旋龜,叫聲像劈開木頭時發(fā)出的聲響,佩帶上它能使人的耳朵不聾,還治愈腳底老繭。
最佳匹配物種:平胸龜
平胸龜,是我國淡水龜中最特殊的一種,已經(jīng)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名片? 犰狳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山海經(jīng)·東山二經(jīng)》)
譯文: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兔子卻是鳥的嘴,鷂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見人就躺下裝死,名稱是犰狳,發(fā)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xiàn)就會有螽斯蝗蟲出來為害莊稼。
最佳匹配物種:鎧鼠
鎧鼠,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種瀕危物種,無論是外形還是習(xí)性,都與《山海經(jīng)》中的犰狳相當(dāng)契合。
名片? 領(lǐng)胡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尾,其頸腎,其狀如句瞿,其名曰領(lǐng)胡,其鳴自詨,食之已狂。(《山海經(jīng)·卷三·北山經(jīng)》)
譯文: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而長著紅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像斗的形狀,名稱是領(lǐng)胡,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癲狂癥。
最佳匹配物種:瘤牛
瘤牛,哺乳綱??婆?,因身體有一肌肉組織隆起似瘤而得名,外形與《山海經(jīng)》中的領(lǐng)胡極為相似。瘤牛有乳用、肉用及役用等類型,為熱帶地區(qū)的特有牛種。
名片? 飛鼠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譯文:有一種野獸,外表像兔子卻長著老鼠的頭,借助它背上的毛飛行,名稱是飛鼠。
最佳匹配物種:鼯鼠
鼯鼠也稱飛鼠,是松鼠科下的一個族,稱為鼯鼠族。
鼯鼠的飛膜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的滑行,但由于其沒有像鳥類那樣可以產(chǎn)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樹、陸中間滑翔。
名片? 當(dāng)康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dāng)康,其當(dāng)康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山海經(jīng)·東次四經(jīng)》)
譯文:有一種野獸,形狀像小豬卻長著大獠牙,名稱是當(dāng)康,它發(fā)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xiàn)天下就要大豐收。
最佳匹配物種:疣豬
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描述,當(dāng)康是長著獠牙的豬,如要尋找最為匹配的動物,那也就是非洲的疣豬了。疣豬嘴角長有獠牙,身上有稀疏的毛,頭部占全身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