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謙
這就是神往已久的壺口瀑布了!
眼耳鼻舌身有點不夠使喚:
一片黃——那是廣袤的黃土地和排山倒海奔騰向前的滾滾黃濤。
一片白——那是洶涌的黃河水跌落十里龍槽后騰起的茫茫白霧。
一片轟鳴——那是沸騰的黃河水在咆哮在怒吼在發(fā)表視死如歸的宣言。
一陣暈?!鞘钦驹邳S河邊的我感到被急流裹挾著如入漩渦而產(chǎn)生的錯覺。
還有很多的形容詞,像桀驁不馴、驚心動魄、回腸蕩氣、氣勢如虹……在壺口瀑布面前,都顯得有些蒼白。
我在很多地方都閱讀過黃河,但只有在壺口,你才會體驗到母親河別樣的品格,別樣的魂魄。想想看,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的黃河,出昆侖,下雪山,過草地,行河套,穿越秦晉峽谷,從一條涓涓細(xì)流,成長為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行進(jìn)到這里,四百米寬的河谷突然收縮為一個只有三四十米寬的壺口,壺底落差幾十米,由此往下游方向,便是由堅硬巖石組成的十里龍槽。在壺口兩岸,各有一塊巨石探出身來,狀如兩只神龜,似要扼住黃河的咽喉。一向雍容、溫馴、忍讓、平和的黃河被激怒了:一個小小的壺口就想把我獨吞?幾十米的落差豈能嚇倒歷盡千難萬險迤邐而來,誓死要東歸大海的我?一條狹窄的十里龍槽又怎能束縛住我的手腳?于是我們看到了眼前這神奇壯麗的一幕:沖出秦晉峽谷的黃河水如脫韁的野馬,奔涌而下,在壺口突然跌入深谷,變成一掛咆哮的瀑布,這條黃龍明明知道自己要被摔得粉身碎骨,可是我們看到,為了完成匯入大海的志愿,它沖破了一切羈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只管向前向前向前,摔碎了摔痛了甩向了天空都沒關(guān)系,你挽著我我挎著你,爬起來落下去聚合在一起,繼續(xù)往前沖!再看那騰起十幾米高的水霧,不正像壺口瀑布開懷爽朗的大笑嗎?而那滾滾逝去的黃河水,就像千萬匹疾馳的戰(zhàn)馬,千萬條奔涌的黃龍,此時它們不再是水,而是一支威武雄壯的黃色大軍。壺口瀑布喲,你就是那勇往直前的戰(zhàn)士,你就是那義無反顧的英雄!
置身壺口瀑布,很多游客會把它和一個人、一個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這絕不是偶然的。一個人的生命絕不會一帆風(fēng)順,總會遇到低谷,遇到電閃雷鳴,遇到難以逾越的坎兒,每當(dāng)這種時候,是頹唐是妥協(xié)是放棄還是直面困難,愈挫愈勇?壺口瀑布給了我們答案。
這時,鼓聲響起來了。那是宜川人民為歡迎遠(yuǎn)方的客人而表演的宜川胸鼓和壺口斗鼓。一個瀟灑爽朗、節(jié)奏明快,一個粗獷豪放、剽悍威武。男男女女的身上、臉上,洋溢著生命的活力、精神的富足。也許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還不是非常富有,也許有的人正經(jīng)歷著生命中的磨難,可是他們展現(xiàn)給游客的永遠(yuǎn)是寬廣的胸懷、豁達(dá)的心態(tài)和開朗的笑容。這就是黃河兒女的精神世界啊,這就是壺口瀑布對他們的陶冶??茨?,“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人民齊吼秦腔”,眼前的壺口斗鼓舞得黃土漫漫,舞得酣暢淋漓,與他們身后咆哮的黃河水和飛珠濺玉的白霧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人與自然最為和諧的一幅畫面。有斯水,才有斯民;有斯民,才不負(fù)斯水啊!
一位偉人說過:“什么都可以藐視,唯獨黃河不可以藐視,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卑<叭擞幸痪涿枋鼋鹱炙拿裕骸叭祟愇窇謺r間,時間則畏懼金字塔?!币七^來形容黃河亦無不可:人類畏懼時間,時間則畏懼黃河。而作為黃河心臟的壺口瀑布,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戰(zhàn)勝的。
“天下黃河一壺收”。其實,桀驁不馴的黃河水是收不住的,壺口所收的是我們的民族魂,它值得每一個華夏兒女前來膜拜。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1月18日,有刪節(jié))
比較練習(xí)
1.請賞析文中畫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壺口所收的是我們的民族魂,它值得每一個華夏兒女前來膜拜”一句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完本文和《壺口瀑布》,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