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下班,愛人打來電話,叮囑我路過菜場時買些芹菜,晚上要包芹菜餡餃子。我買回家,愛人把芹菜拿到水龍頭下沖洗,然后整齊地碼到案板上,切碎、剁餡,剎那間,屋子里彌漫著芹菜特有的清香。
愛人包完餃子,又把剩下的綠葉洗干凈,她說芹菜葉其實(shí)比莖稈營養(yǎng)更為豐富。愛人用沸水燙了一下,待到芹菜葉顏色變作翠綠便撈出瀝干,再放一小撮鹽糖,滴幾滴香油,撒些芝麻,嘗一口,清爽甘美!
要說起芹菜的美好,兩個字:絕了。別的不說,在尚未入鍋前,芹菜那碧綠而又纖細(xì)的莖葉,就能令人動心,放到鼻子前嗅上一嗅,芬芳撲鼻,還沒有烹調(diào),就讓人垂涎欲滴了。然后,把鍋燒得熱熱的,倒上油放在鍋里一陣煸炒之后,端上桌來,就是一盤美味佳肴。別的蔬菜,比如青菜吧,要是炒的時間長了、火大了些,葉子難免會變黃,可芹菜基本上還可以保持那碧綠的原生態(tài)顏色。放在嘴里,輕輕一嚼,脆而肥、淡而甜。若將芹菜和鮮百合擱在一起炒,芹菜是碧綠的,鮮百合是潔白的,看上一眼,都是一種美的享受。芹菜涼拌也好吃,可以放些緊實(shí)的豆干絲一起拌,略加些醋,那口味妙不可言?!峨S息居飲食譜》稱,芹菜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甘涼清胃、滌熱祛風(fēng),利口齒、咽喉,明目。
《詩經(jīng)·魯頌》的《泮水》篇里就提到了芹菜:“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芹菜除了成為人們桌上的美食以外,還被賦予了一些特殊的意義。泮水旁有泮宮,而泮宮是魯國的學(xué)宮,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芹菜便和讀書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讀書人若是考中了秀才,到孔廟拜祭之前,總喜歡在泮水旁采上一點(diǎn)芹菜,插在自己的帽子上,如同天下文人的標(biāo)志一般,所以讀書之人,在古代便有了一個雅號,叫作采芹人?!八毡貫榕使鹂?,目前尚作采芹人?!边@折桂指的就是金榜題名,而采芹自然就是考中秀才了。
普普通通的芹菜,有著讓人賞心悅目的外表,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不但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還是從遙遠(yuǎn)的《詩經(jīng)》中向我們走來的。平凡的芹菜,其實(shí)也不平凡。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