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的工作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愛為未成年人的成長保駕護航?!绷窒家徽勂鹱约撼D陮W⒂谛睦碜稍児婊顒?,對青少年的心理輔導,就滔滔不絕。
林霞是鎮(zhèn)江市政協(xié)委員、鎮(zhèn)江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主任、鎮(zhèn)江市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會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社工師,多年來她用自己專業(yè)的心理輔導知識,開展了百余場心理健康講座,為千余名青少年進行輔導,有效幫助很多未成年人緩解了不良情緒,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心理輔導的重要性。
林霞原是一名語文老師,兼任班主任。工作久了,她發(fā)現(xiàn)班級中所謂的問題兒童,問題常常不是兒童自身有意制造的。為此,她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把心理學的方法融入教學以及班主任工作當中。
有名六年級女生暗戀班上一名男生,寫了一張紙條:某某愛上了某某,丟進自己抽屜,后來拿著紙條去找林老師,說班上有人造她的謠。林霞接過紙條一看,果然紙條上寫著女生的名字,寫她愛那名男生。通常情況下,班主任接到這樣的紙條,都會立即到班上興師問罪,但林霞沒有這樣做。
她發(fā)現(xiàn)女生看上去是來告狀的,但臉上卻隱含著笑意和羞澀。她把女生帶到學校一個安靜的角落,細細和女生談起心來。這才知道女生的小心思,她希望通過老師來“問罪”,從而讓男生知道她的心意。林霞和女生耐心談了幾次心,悄無聲息、妥善地處理了這件事。在她的輔導下,女生也把注意力放到了學習上。
林霞對這件事印象深刻,還在于另一名初一男生的遭遇。這名初一男生也寫了一張紙條給他心儀的女生,女生把紙條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看到紙條后,不僅在班上宣讀了紙條的內(nèi)容,還各種冷嘲熱諷。男生受到極大的打擊,陷入抑郁情緒。后來男生父母知道后,帶孩子轉了學。所幸孩子的一位親戚是心理咨詢師,及時幫助了孩子。
“如今社會,為人師者、做父母的,乃至全社會的人,都需要懂得一點心理學知識,在青少年面臨成長問題時,可以用專業(yè)的方式去應對、處理,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到孩子?!被谶@樣的想法,林霞后來從一名語文老師轉向專業(yè)從事心理輔導工作,致力于推廣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心理素養(yǎng),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
關愛困境兒童
“林老師好!”門剛打開,一個小男孩迎著跑了出來,歡快地向林霞問好,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林霞第一次見到這名小男孩時,他躲在一個角落里,怯怯的。
小男孩名叫小杰,出生不久母親就離開了家,父親長期在外打工,他依靠爺爺奶奶生活。不幸的是,三年前,爺爺患上了肺癌,讓這個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見小杰不敢與人說話,林霞對他說:“我是一個老師,你想看什么書?我?guī)Ыo你。”小杰這才抬起了頭,慢慢地說:“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有《十萬個為什么》。”
第二次去,林霞就為小杰帶去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小杰的眼睛都亮了。他拿著新書,非常高興。
就這樣,林霞開始了對小杰的心理幫扶,如今小杰變得活潑開朗,成績也有了極大提升。
十幾年來,林霞一直堅持為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兒童提供心理援助。為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她曾資助了20名留守兒童,成為10多名孩子的“社會媽媽”。類似小杰這樣的孩子,性格多內(nèi)向,無法與同學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除了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她還組織集體活動,帶他們參觀揚州大運河博物館等,既開拓他們的眼界,培養(yǎng)自信,同時又為他們打開心扉、結交朋友、加強同伴影響和教育創(chuàng)造機會。
15歲女孩小云,因為父母離異、家庭條件不好,一直充滿自卑情緒,在學校里獨來獨往,沒有朋友。就在那次同游大運河博物館的旅程中,她結識了一名投緣的女孩,兩人成了朋友。林老師看著小云和朋友在一起時臉上燦爛的笑容,滿心欣慰。這正是她多年以來工作的動力,要讓孩子們像向日葵一樣,向陽而生,逐光成長,讓生命像花一樣綻放。
2020年“六一”前夕,林霞專門給困境兒童做了《疫情之下的生命教育》的專題講座,讓孩子們不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更懂得生命的價值,珍愛生命,好好生活。
“困境兒童比起一般孩子來,面臨的問題更復雜,成長歷程更為艱辛,他們的心靈受到更多的挑戰(zhàn),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绷窒颊f。
全社會合力打造心理健康服務大平臺
疫情三年,因為疫情的突襲和網(wǎng)課學習模式的適應,很多青少年和家長都出現(xiàn)了程度不同的緊張、焦慮、迷茫甚至抑郁情緒。2020年春節(jié)期間,林霞在疫情中提供熱線服務1000小時以上。她還公布了私人手機號碼,確保全時段、全方位為市民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2022年4月,林霞第一次由一個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化身為網(wǎng)絡主播,開展“12355青春護航云課堂”,用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國青少年和家長朋友,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主講如何緩解焦慮情緒。當天直播收看量210萬,點贊量10萬以上。
為保持后續(xù)傳播,林霞和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的心理志愿者團隊拍攝短視頻,打造“青少年心理知識微課堂”。發(fā)布之后,受到了家長和青少年的肯定和認可。
一天,林霞接到市民張先生的咨詢電話,說自己的兒子小張在疫情防控居家期間,每天玩游戲到深夜,作息日夜顛倒,他無法溝通、管束。學校復學后,小張不肯去學校,與張先生僵持了兩周了。林霞一聽,馬上明白,焦慮是復工復學后的典型問題,孩子情緒的這個“鈴”還需家長幫著解開。她建議張先生對孩子說話要注意“快快地聽、慢慢地發(fā)脾氣”,跟孩子建立一個平等的對話關系。張先生原本以為問題只在孩子身上,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要從自己入手才行。在林霞給予5次具體輔導建議后,他改善了教育理念,改變了與孩子交流的方式,幫助孩子緩解了焦慮情緒,孩子順利地回到學校上學。
近幾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屢上熱搜。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對全國24758名中小學生調查發(fā)現(xiàn),焦慮、抑郁檢出率分別達31.3%、17.9%,其中四年級學生重度抑郁檢出率為2.8%,較2020年上升0.9個百分點,增幅近50%。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共識,但整個社會層面仍存在心理健康知識匱乏、認知不足、轉介機制不通暢、各方合力不夠等問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共青團中央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疫情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化支持體系建設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心理健康是系統(tǒng)工程,需要相關教育主體、干預主體和參與各方密切配合?!短岚浮方ㄗh,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和專業(yè)力量,輔以常態(tài)化的健康篩查及宣傳科普,構建高度協(xié)同、高效運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支持體系。
對此,林霞深有同感。作為鎮(zhèn)江市第九屆政協(xié)委員,她積極參政議政,提交《聯(lián)合多部門力量,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平臺》的提案,受到政府關注。
她在提案中提到,地方多個部門都在具體實施或者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事情,但是各自為政,每個服務的平臺都是小規(guī)模,沒有形成合力,社工、心理志愿者老師們的力量也被分散。為此,她建議多部門聯(lián)合打造心理健康服務大平臺,建立一級預防、二級干預、三級治療的三級保障體系,心理疾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治療,發(fā)揮全社會的力量,共同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