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選材對于寫作的意義,學習圍繞中心選材。
2.認識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學習從生活中選擇真實的素材。
3.選材追求新穎。
素材對于作文的重要,猶如食材對于佳肴的重要。食材安全、新鮮、有特色,稍加烹飪便成美味。素材亦如此。
以寫作實踐二《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為例。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辈亮裂劬Γ銜l(fā)現(xiàn)身邊并不乏“牛人”。關鍵是選準“牛人”,再通過列舉具體事例讓讀者感受到“牛人”之“?!?。在構思時,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想寫的“牛人”是誰?他“?!痹谀睦??哪些材料能表現(xiàn)他的“?!??動手畫一畫思維導圖,你會發(fā)現(xiàn)可寫的“牛人”不少,各有各的“牛”,可寫的素材也很多。確定了寫作對象后,選材就是我們要重點考慮的方面。
首先,要圍繞主旨選材。林林總總的材料,入文的時候要用心篩選。材料的取舍、詳略決定于它們與中心關系的疏密。忌記流水賬,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跟中心有關的就選擇,無關的就舍棄;能突出中心的就詳寫,不能突出中心的就略寫?!皝y花漸欲迷人眼”,要從素材花園中挑選出最獨特的三兩朵,讓人過目不忘,讓“牛人”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其次,材料要真實。真實,是指選擇和運用的材料符合實際,而不是道聽途說或無中生有編造出來的。唯有真,才有動人的力量。唯有真,文字才帶著溫度。
不要嫌棄小事情,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七彩陽光。要大處立意小處選材,以小見大。莫懷戚的《散步》寫的是散步時一家人發(fā)生了分歧,后來完美地解決了問題,表現(xiàn)了中年人的責任感和中國人的孝道。還有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的也是很小的事:“我”隨伙伴們爬懸崖,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父親指導“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最終成功爬下了懸崖,并獲得了生活的感悟。這次“冒險”“脫險”的經(jīng)歷,帶給作者真實而獨特的體驗,以至于幾十年后還清楚地記得。這樣真實的素材,總是讓人眼前一亮。
選材首選自己親歷的事情,從生活中發(fā)掘有意義的材料,還可以對源于生活的事件、細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特征等進行某種組合、改造。但是,這種加工或虛構必須是合情合理的,符合藝術的真實。
再次,材料要新穎。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新穎的材料應該是別人未使用過的,或者雖然已經(jīng)有人用過,但自己又有新的感悟與體驗。運用人人皆知的材料,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缺少新意,也不會打動人。比如,雪夜背著上醫(yī)院;雨天打傘必傾斜;燈下送來熱牛奶;跌倒自己爬起來;深夜悄悄掖被子;生病堅持給孩子做飯;“我”學習騎車父親撒手;買個燒餅揣懷里……缺少新意、缺少時代氣息,“撞車”現(xiàn)象嚴重?!拔宜脊饰以凇保斈阌辛俗约旱陌l(fā)現(xiàn)、自己的思考時,你在寫作中就自然會融入更多的個性化因素,這樣即便是別人也寫過的素材,但你的素材依然會有獨特之處。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真實的才是最暖的,新穎的才是最靚的,因此選材一定要注意:圍繞中心、立足真實、追求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