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曼
家校之間溝通是否順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作為班主任,只有獲取了家長的信任與配合,才能實現(xiàn)以學校教育為核心、輻射家庭的教育目標。
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離不開教師,更離不開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若能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讓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經(jīng)營,班主任需身體力行,讓家長真正感受到教師的無私奉獻,在信任中與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為學生營造出開放民主、積極向上的教育生態(tài)。
一、走近家長
近幾年,由于疫情許多線下家長會變?yōu)榫€上家長會,教師與家長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大大減少。于是,筆者充分利用上下學時間段,與家長主動微信語音交流,反映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從而制訂更細致的個性化管理方法。在此過程中,家長也能感受到班主任對孩子的關心、愛心、耐心、用心,配合班主任工作時非常積極。比如,2022年暑假,學校一位教師錄課需要高年級學生配合,筆者在家長群里發(fā)布了該信息,不一會兒家長群里就接龍了30多個學生自愿到校,沒有接龍的家長也與筆者私聊,主動說明情況。這種被重視的態(tài)度,筆者每次回想起來,都會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
二、分享成長
很多家長都期待看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家長。筆者經(jīng)常會拍一些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照片分享到家長群里,以此拉近自己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家長也能感受教師的愛心、盡心,從而全身心信任教師。另外,筆者也會拍攝一些學生在課余時間經(jīng)歷的一些趣事并上傳至抖音短視頻平臺,讓家長感受到學校積極學習氛圍的同時,也激勵、督促自己對學生更用心、更盡責。
三、贊美家長
學生需要鼓勵、需要表揚,家長亦是如此。對于積極配合工作的家長,筆者會在家長群里發(fā)布感謝信息,有時會給予其孩子小獎勵,并在全班表揚其家長為班級做的貢獻。雖然是很小的舉動,但是帶動了家長對班級事務的熱情,每次在家長群里發(fā)布通知,家長們都積極回應。
回想這幾年和家長相處的點滴,心里滿滿的幸福——對學生的一片愛心,不僅贏得了孩子對我的愛,也贏得了家長的信任、鼓勵和支持。為此,身為班主任,筆者越來越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所在,并借助這個身份,盡自己最大努力來創(chuàng)造最大化的教育成果。
對學生來說,去掉晚上的睡覺時間,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里的時間要多得多。校園生活中,我們老師不單單是老師,更是學生在校時的“家長”;家長也不單單是家長,更是學生在家時的“老師”,學生是連接學校與家庭的紐帶。因而,只有老師和家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使學生更好成長。筆者相信,走近家長才能更好溝通;與家長分享成長,才能將心比心;善于贊美家長,才能引領成長。
(本欄責編 于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