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穎 張明生
結(jié)直腸癌(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shù)據(jù)顯示,CRC發(fā)病率排名第三,死亡率位居第二[1-2]。我國的CRC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分別居于第二及第五,且發(fā)病率逐年上升[3]。局限期CRC的5年生存率可達91%,而轉(zhuǎn)移性CRC的5年生存率僅為15%[4]。晚期CRC的治療以化療為主,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也在不斷進步。相關研究提示免疫治療在微衛(wèi)星高度不穩(wěn)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CRC中的地位,然而,在CRC中,微衛(wèi)星穩(wěn)定(MSS)型占絕大多數(shù),KEYNOTE 016研究已表明單一免疫治療在MSS型轉(zhuǎn)移性CRC(mCRC)中基本無效[5],目前主要通過免疫聯(lián)合其他治療來調(diào)節(jié)免疫微環(huán)境,進而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本文現(xiàn)就免疫聯(lián)合靶向藥物治療MSS型mCRC的研究進展進行梳理。
免疫治療的藥物為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單抗/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L1)單抗。抗EGFR單抗可直接殺傷腫瘤,包括西妥昔單抗和帕尼單抗。其中,IgG1單克隆抗體西妥昔單抗可誘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效應,從而活化殺傷細胞,激活T細胞,同時可增加腫瘤細胞的PD-L1表達,促進抗原提呈、增強免疫反應,和免疫治療具有潛在協(xié)同增效作用[6]。
免疫治療+抗EGFR單抗±化療一線治療mCRC包括AVETUX研究和AVETRIC研究。AVETUX研究采用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Cetuximab+Avelumab一線治療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共入組43例,MSS型患者占92%???cè)巳嚎陀^緩解率(ORR)81%,早期腫瘤退縮率(ETS)79.5%,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11.1個月,12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FS)達成率40%,中位總生存期(mOS)尚未達到[7]。另一項Ⅱ期臨床AVETRIC研究采用mFOLFOXIRI(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伊立替康)+Cetuximab+Avelumab三藥化療方案一線治療無法切除和之前未經(jīng)治療的RAS野生型mCRC患者,尚未報道初步數(shù)據(jù)。
免疫治療+抗EGFR單抗±化療三線治療mCRC包括CAVE研究和AVETUXIRI研究。CAVE研究采用Cetuximab+Avelumab三線治療RAS野生型mCRC患者,入組患者中92%為MSS型患者。總?cè)巳簃PFS 3.6個月,mOS 11.6個月。其中循環(huán)腫瘤DNA(ctDNA)提示RAS/BRAF野生型患者mPFS和mOS分別為4.3個月及16.1個月[8]。2022年歐洲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ESMO-GI)更新長期隨訪結(jié)果,總體人群mPFS 4.1個月,mOS 18.6個月[9]。AVETUXIRI研究采用Avelumab+Cetuximab+伊立替康治療經(jīng)治型MSS型mCRC的Ⅱ期研究,根據(jù)RAS狀態(tài)分為隊列A(野生型)和隊列B(突變型)。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公布中期分析結(jié)果,隊列A和隊列B腫瘤緩解分別為3/10和0/13,兩隊6個月PFS率分別為40.0%和38.5%,1年OS率分別為50.0%和46.2%。但仍觀察到一定的生存獲益[10]。上述研究均提示免疫治療+抗EGFR單抗±化療治療mCRC可能具有協(xié)同作用,RAS野生型患者可能是優(yōu)勢人群。
臨床前研究表明,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VEGF受體(VEGFR)抑制劑具有有效的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特性,從而使腫瘤血運重建及產(chǎn)生炎性腫瘤微環(huán)境,降低血管滲透性,增加腫瘤微環(huán)境的效應免疫T細胞浸潤,降低腫瘤相關免疫抑制細胞的增殖,從而與免疫治療具有協(xié)同作用[11]。
1.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多靶點TKI以抑制VEGFR為主。2020年ASCO大會報道的日本REGONIVO研究首次采用Nivolumab+Regorafenib治療mCRC,共入組25例患者,1例為MSI-H型,24例為MSS型,ORR36%(9/25) ,MSS型患者的ORR 33.3%(8/24),mPFS 7.9個月,1年PFS率 41.8%,1年OS率 68.0%[12]。REGONIVO研究后續(xù)有多項采用不同TKI藥物聯(lián)合PD-1/PD-L1單抗藥物作為mCRC后線治療的研究報道,包括北美REGNIVO研究[13](Nivolumab+Regorafenib,ORR 7.1%,mPFS 1.8個月,mOS 11.9個月)、REGOMUNE研究[14](Regorafenib+Avelumab,ORR 0%,mPFS 3.6個月,mOS 10.8個月)、REGOTORI研究[15](Regorafenib+特瑞普利單抗,ORR 15.2%,mPFS 2.1個月,mOS 15.5個月)、呋喹替尼聯(lián)合PD-1/PD-L1單抗研究[16-18](呋喹替尼+多種PD-1/PD-L1單抗包括信迪利單抗、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camrelizumab,各研究數(shù)據(jù)并不相同,已報道的數(shù)據(jù)顯示ORR 1.1%~15.38%,mPFS 108天~5.6個月;mOS 11.8~14.9個月)及LEAP-005研究的CRC隊列[19](Lenvatinib+Pembrolizumab,ORR 22%,mPFS 2.3個月,mOS 7.5個月)等。盡管每項研究使用的藥物及TKI劑量并不完全一致,但相較于標準三線單藥治療(Regorafenib、呋喹替尼或TAS-102),免疫聯(lián)合TKI藥物相關臨床試驗報道的ORR及OS均有一定程度的獲益,目前比較pembrolizumab+lenvatinib與標準治療 (TAS-102或Regorafenib)的LEAP-017研究( NCT04776148)已經(jīng)啟動,其結(jié)果將直觀對比免疫聯(lián)合TKI 藥物治療與標準三線及后線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
2.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單抗:目前免疫治療聯(lián)合單抗類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藥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線治療。MODUL研究隊列2隨訪結(jié)果顯示,BRAF野生型mCRC患者中,在氟尿嘧啶+貝伐珠單抗(BEV)一線維持治療的基礎上加用Atezolizumab,并未改善患者PFS和OS[20]。BACCI研究采用卡培他濱+BEV±Atezolizumab后線治療標準治療失敗的mCRC患者,其中聯(lián)合Atezolizumab的PFS和OS沒有明顯改善[21]。兩項研究均未提示化療+BEV中加用免疫治療對于mCRC有效。但是,2022年ASCO-GI報道的Ⅱ期CheckMate 9X8研究比較了mFOLFOX6+BEV+Nivolumab(NIVO+SOC組)與mFOLFOX6+BEV(SOC組)用于mCRC一線治療結(jié)果,兩組mPFS均11.9個月,但NIVO+SOC組的1年PFS率及ORR均高于SOC組[22]。AtezoTRIBE研究采用FOLFOXIRI+BEV±Atezolizumab一線治療mCRC,結(jié)果顯示兩組主要研究終點mPFS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3.1個月比11.5個月,P=0.012)[23]。NIVACOR研究采用Nivolumab+FOLFOXIRI+BEV作為RAS/BRAF突變mCRC患者一線治療,初步結(jié)果顯示ORR 76.7%,mPFS 10.1個月,12個月的PFS率 53.4%。在MSS患者的亞組分析中,ORR 78.9%,mPFS 9.8個月[24]。AtezoTRIBE研究及NIVACOR研究同時在2022年ASCO上公布的我國一項信迪利單抗+CAPEOX(奧沙利鉑+卡培他濱)+BEV一線治療RAS突變型MSS型mCRC患者的Ⅱ期研究(NCT04547166研究)結(jié)果顯示,初步ORR為84%,mPFS未達到,亞組分析顯示肝轉(zhuǎn)移及肺轉(zhuǎn)移的ORR分別為93.3%和100.0%[25]。上述研究提示免疫治療聯(lián)合TKI藥物治療MSS型mCRC可能有效,而免疫聯(lián)合單抗類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效果仍有爭議。
MEK抑制劑可增加腫瘤中CD8+T細胞數(shù)量并保留其活性,聯(lián)合免疫治療可能獲益[26]。IMblaze370研究將入組患者分為Atezolizumab(PD-L1抑制劑)+考比替尼(Cobimetinib,MEK靶向藥物)、Atezolizumab、瑞戈非尼三組,中位隨訪時間7.3個月,3組mOS分別為8.87個月、7.10個月及8.51個月。IMblaze370未能發(fā)現(xiàn)總生存時間的改善[27],后續(xù)免疫治療與MEK抑制劑的聯(lián)合應用仍有較大挑戰(zhàn)。
2022年ASCO大會公布的NCT04017650采用Encorafenib+Cetuximab+Nivolumab治療后線MSS型BRAFV600E突變mCRC。初步數(shù)據(jù)顯示ORR 50%,疾病控制率(DCR)96%,mPFS 7.4個月,mOS 15.1 個月[28]。該方案即將開展Ⅱ期研究SWOG 2107以探索更大樣本量研究中的獲益。
mCRC絕大多數(shù)為MSS型,MSS型CRC由于自身存在抑制性免疫微環(huán)境,對單一免疫治療不敏感,因此需尋找新的治療方法。目前,已有多個臨床試驗在免疫聯(lián)合靶向治療的方向進行探索。免疫聯(lián)合靶向治療的多個臨床試驗中,部分治療方案,尤其是免疫治療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TKI類藥物,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有效性,為MSS型mCRC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有部分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未能達到預期,因此,仍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結(jié)合免疫治療與其他方法如放療、單純化療等的聯(lián)合治療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療效,未來在免疫聯(lián)合靶向的同時聯(lián)合其他治療方法可能是新的突破方向,目前也有免疫+靶向+放療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希望能帶來更多的生存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