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艷(河北省黃驊市中斯友誼小學 061108)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生涯的各個階段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他在《新教育》中提到,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所以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F階段,我國學術領域在數學興趣方面的研究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態(tài)度、抱負程度和他們的數學能力測驗成績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隨著年級不斷升高,它們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興趣、態(tài)度和抱負程度所發(fā)揮的價值也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說,高年級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興趣之間的關系比低年級學生更為明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樹立和培養(yǎng)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經常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這樣才能不斷地鞏固學到的知識,才能從中發(fā)現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認為應該將學到的知識用在應該用的地方,應該通過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教育家陳鶴琴主張“活教育”,也就是讓學生在和自然、社會的交往過程中,來獲得相應的知識和能力,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更加真實,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20世紀數學經緯》中,張奠宙認為應該通過數學史的方式讓學生領悟其中的奧妙。張順燕在《數學的美與理》中提出,應該從數學的重要作用和價值方面調動學生的興趣。
國外有許多專家專注于這方面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許多的成果。例如,當代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喬治·波利亞從數學內容的層面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興趣,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需要向學生展示他們非常感興趣的、直觀的學習材料。盧梭、裴斯泰洛齊等認為人的天性中包含著對知識的探索,并以此提出“活動中心”和“問題學習法”的主張。盧梭認為應該通過游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多種感官。美國著名數學家克萊茵認為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數學故事和數學史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數學的美,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成果的來之不易。
針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等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論述。
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其中,最關鍵的是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有強烈的興趣,他們不用督促,就會主動認真、努力地學習;反之,不管怎樣監(jiān)督,都會出現厭學的現象。雖然學習興趣是個人的活動,但是教師可以發(fā)揮指導作用,雖然不可以強制附加,但是可以采取適當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
如今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互不適應的,造成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
(1)師生互動性缺乏
教師想要在一定的范圍內講完要求的課程,就會有一種時間緊迫的感覺,所以就會一直在講,從頭講到尾,一點時間都不給學生思考。整節(jié)課上完,學生大腦一片模糊。類似于這樣的沒有互相交流的教學,學生興趣了了,更不用談教學質量。
(2)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學生對學習是否有興趣,主要看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態(tài)度。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激情,學生又怎么會調動起學習的興趣呢? 有的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使用單一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氛圍不高,沒有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所以無法有效地掌握學習的內容,導致學習的成績和效果不高。有的數學教師因為教學的時間比較長,教學的理念比較陳舊,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嚴肅,學生的積極性和激情被這種教學環(huán)境所束縛。有的數學教師對學生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只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于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總是不予理睬,導致學習落后的學生對教師的抵觸心理非常明顯,對數學學習也沒興趣。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教學質量和數學興趣之間出現了矛盾。
(3)學生被動學習
有的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沒有興趣的課程也會去上,完成學習任務。還有些學生不喜歡數學,由于家長的督促,所以一直在硬著頭皮學。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都是應付差事,一開始是偷偷地逃課,再后來會發(fā)展到明目張膽地逃課。
(4)學生個人心理問題
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對學習興趣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的學生因為學習基礎比較差,在學習科目增加的情況下,他們會產生害怕和恐懼的心理,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沒有任何的信心。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他們就會對數學失去興趣和希望。有的學生因為天性膽怯和害羞,和他人交流起來非常困難,出現問題也不愿意請教同學和教師,而問題越積越多,學習數學越來越困難。此外,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基礎能力非常好,但是別人卻能夠解答出自己解答不出的問題,所以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導致學習興趣下降。還有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性太強,一遇到問題就想問教師,未能主動地去探索。
對本校學生的調查顯示,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的理由,其中理解能力差的有17.54%,基礎知識不好的有17.16%,這兩個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以“立體圖形的視圖”一課為例,教師讓學生提前制作模型,在上課的時候,按照一定的順序,讓幾個學生分別說出模型的名稱,之后再提問他們是否還記得《題西林壁》。這個時候,學生會有疑問,數學的學習和語文之間有聯系嗎? 教師引發(fā)他們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興趣,給他們講明在進行本節(jié)課內容的學習時,類比這首詩,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圖形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即不一樣的圖形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展現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繼而進行立體圖形視圖的教學。首先,教師要確定幾個定義:視圖、主視圖、左視圖和右視圖、俯視圖。其次,需要讓學生觀察各種圖形的三視圖,通過改變位置觀察各個方位的圖形;把任意的兩個立體圖結合起來,改變位置,觀察組合之后的三視圖。最后,再把事先預備好的粉筆盒任意組合,按要求觀察三視圖,再小組討論,能夠畫出三視圖。
在這堂課中,學生一直帶著興趣學習,既提高動手能力,還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對鍛煉小組成員的合作能力。
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可以歸納成“一看二聽三寫四問”??淳褪强凑n本,不僅要看課本里面的公式和定理,還要看例題的解題步驟;聽就是認真聽教師講課,明確學習中的重難點,以及教師給出的思路;寫就是寫作業(yè),要自己完成,要確定自己哪里沒有學會;問就是要學會虛心向別的同學或者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
(1)解決問題,融入數學思想方法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通過對本校學生調查,有超過25%的學生數學不好的原因是沒有解決問題的思路,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傳授解決問題的技巧,聯系問題,巧妙地運用數學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主要的思想就是數學模型、數形結合等。
(2)數學模型
數學模型是指使用數學語言把現實狀況做出抽象模擬的數學結構,利用函數、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等來處理真實的問題。
對于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處理起來很困難,他們不理解問題的真正含義,也沒有解決的思路。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指導學生讀透題,了解題中已知量之間的聯系,通過這些指導,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將數學模型和生活知識相結合,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快速地理解問題。
(3)數形結合
數形結合是指把數量關系和圖形聯系起來,抽象和直觀結合起來,便于解決數學難題,這種辦法在解析幾何里特別重要。學生在解決一些邏輯性較強的問題時遇到困難,看到題中的一些關鍵詞可以想到畫圖,這個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興趣,甚至有些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自己處理問題。在處理這個問題后,教師會指導學生處理圖形問題,使用畫圖可以更便捷。數形結合思想。
(4)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通過對本校學生調查,有將近二分之一的學生是由于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很強才喜歡它。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數學思維的品質是評判和審查數學思維好壞的重要表現,包含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敏捷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等角度。
(5)加強小組合作
教師講課時,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出學生有興趣的內容,靈活設定教學方案,通過探討處理問題,積極指引學生利用實踐真正掌握知識。
語言對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很重要。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的講話內容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不能被替代的。注重培養(yǎng)教師語言的藝術,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知識緊密聯系生活。陶行知先生說過,讓興趣融入學習,讓學習走向生活。而數學問題分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數學的出現,無線電通信、計算機得到廣泛使用;繪畫出現明顯的立體感也是數學的功勞。數學出現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教師要時刻聯系實際,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