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山
愛書者,高軍也。六十多歲,轉(zhuǎn)業(yè)軍人、警察、作家。
其年齡六十多,但看起來并不像,給人感覺五十當頭的樣子。瘦高而精干,是西安市民中,我見過最會笑的人,笑著,兩腮有酒窩淺淺地泛出,胡子茬硬著,卻還是張娃娃臉,我想那是愛笑的緣故。愛笑者,必年少,這是高軍養(yǎng)生的法寶,無須專家指導,自然天成。其相貌與年齡不符,我想與他愛笑有關(guān)。
高軍喜書,不光體現(xiàn)在他家里的藏書,床頭、書架、沙發(fā)周邊處處皆書,有時發(fā)現(xiàn)他行走時,挎肩斜著的草綠色軍用包里也有書,在這個抖音和微信如猛獸一般襲擊人們視覺和聽覺的歲月,他卻了背著書包行走,有點個性使然。高軍喜書還有一特點,只要是自己愛的,想法也得搞到,每次吃飯會友,圈子里多為作家詩人,他聽說誰出了書,就是出錢買,也得弄來讀。他與我的深度交往,也是與書有關(guān)聯(lián)的。
認識他不久,我出了新書,他看到新聞后非要在網(wǎng)上買,我阻擋也無濟于事,還一次買了好幾本,拿到家讓我簽名,將我感動不知說啥好。并不是我貪念那幾百十元書錢,是他處事的方式,硬生生讓人感動。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還如此作為,且講出許多寫作辛苦感同身受的道理來,你說,聽后能不動容么。
嚴格講,對高軍了解得不是很多,知道他當過兵,轉(zhuǎn)業(yè)后一直做警察。還知道他是西安市警察里寫文章有名氣的人。后來細讀他的報告文學集《生命的顫音》,加深了對他的了解。那是一本寫警察和百姓生活的書,書里的故事,都是實實在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真人真事。從書中,能讀出高軍的勤奮,對職業(yè)的敬畏,對百姓的愛,對同事的情,對朋友的真,對一些誤入歧途者的關(guān)心,對犯罪分子的恨,對平安生活的珍惜,對文字的敬仰。他的書,不是一般作家所寫的“虛構(gòu)”或者非虛構(gòu),他是百分之百地用事實說話,用情感記錄,用自己掌握的語言為警察隊伍代言,為西安這座千年古城的安詳而鼓與呼。書中有血與淚的同注,有罪與罰的糾結(jié),有愛與恨的交織,有勇敢與智慧的較量。他書寫的是自己生活領(lǐng)地中常人所不熟知的“民間故事”,也是依法治國大氣象中,現(xiàn)實生活中的林林總總。讀來不但新鮮有味,且回味悠長。為什么如此說,因為我們生活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祥瑞的氣氛里,卻不知道在平安的背后,有那么多人為了我們的平安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雖然他的書讀后不會讓人們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每個故事都會使讀者自覺地去反思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檢閱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這是他著作的特點,這種特點,一般作家是做不到的。
現(xiàn)在,高軍又要出版他的第二本著作了,并囑我為初任編輯,從年初開始到現(xiàn)在,我一直在讀他寫下的故事,校正其中的文字,梳理章節(jié)順序。由于今年工作相對繁忙,此項工作一直處在半狀態(tài)進行中。目前終于整理出章目,他開心我也高興。
他的這本書和之前出版的第一本區(qū)別不是很大,仍舊是寫警察與百姓的生活,但筆法比之前更加老到,用詞造句之比之前更加成熟,故事的材料選取比之前更為簡約,但主題卻比之前更加深刻。我想這些變化,與國家提出的依法治國有諸多關(guān)聯(lián)。他的這次書寫,猶如我們在馬路邊和生活小區(qū)中安裝了監(jiān)控一樣,簡捷成了特色,方便成了習慣。在他的筆下,依舊活躍著那些穿警服的警察和形形色色的百姓,而他書寫的依然是戰(zhàn)友們火熱的心,總是深藏于冷峻的外表下,他們挾帶著一柄揚善懲惡的利劍,奔走在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上。他更多地用自己熟練的筆,寫出警察的瀟灑與嚴肅、陽剛與果敢的英雄氣魄。他說,他自己穿了幾十年警服,深知警察的責任,也體會到警察的苦衷,所以他想通過一個個故事,讓世人了解警察的生活,展示警察的內(nèi)心世界和他們心中對國之愛對百姓的愛對職業(yè)的愛對生活的愛。
忘記所付出的,牢記所得到的,書寫與戰(zhàn)友一起奮戰(zhàn)的時時刻刻、日日夜夜,記錄下那些緊張、血腥、果敢與開心的過程,我想這恐怕是高軍書寫的初衷,通過熟讀他的書稿,我想他的愿望實現(xiàn),因為書中每個故事,都是精彩的,都是扣人心弦的。當你讀完之后,你會知道,當我們迎著朝陽于清晨瀟灑地行走在馬路上時,在昨晚的黑暗中,有人默默無聞地為我們守護著深沉的夜色,使我們才能開心地在陽光下奔跑。
高軍想告訴我們的,其實就是這些道理和事實。
——選自西部散文學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