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英 賴慧超 徐敏娟 黃俊 袁騰飛
摘 要:目的:探討宮頸癌術后并發(fā)下肢淋巴水腫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湯加味與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方案展開治療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選取宮頸癌術后并發(fā)下肢淋巴水腫的患者共計90例,均為贛州市人民醫(yī)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間收治,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做分組處理,其中,對照組針對所納45例運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觀察組針對所納45例運用桂枝茯苓湯加味、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治療方案。就兩組總有效率評定值、平均血流速度檢測值、血清清蛋白及術后引流量觀測值、生活質量測評分值展開對比。結果:經對觀察組所納患者總有效率展開評定,其值為96.67%,高于對照組評定結果81.67%(P <0.05)。在術前1d,經對兩組靜脈平均血流速度進行測定,無差異(P>0.05),在術后1周,各測定值均有升高,且相較對照組,觀察組更為顯著(P <0.05)。觀察組所抽取患者在開展治療后,經對血清清蛋白、術后引流量進行觀測,前者觀測值呈更高顯示,后者呈更低顯示(P <0.05)。在開展治療工作前,經展開對生活質量的評定,無差異(P>0.05),在開展治療后,評分均有升高,且觀察組更為顯著(P <0.05)。結論:針對臨床收治的宮頸癌在手術實施后并發(fā)下肢淋巴水腫的患者,運用桂枝茯苓湯加味與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方案展開治療,可提高總有效率,改善靜脈平均血流速度,促進血清清蛋白水平恢復,減少術后引流量,為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宮頸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桂枝茯苓湯加味,芒硝標準化外敷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4.057
在惡性腫瘤疾病領域,宮頸癌為多發(fā)及常見病癥,手術為重要治療方案,但受對腫瘤鄰近區(qū)域分布的淋巴結實施清掃操作的影響,可對淋巴液正?;亓鳂嫵勺铚?,進而誘導下肢淋巴水腫發(fā)生。若未及時制定有效方案予以治療,水腫未消退,可引發(fā)皮膚組織出現纖維化,進而使應對難度加大,病情進一步加重,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在對本病進行治療時,常規(guī)方案包括肝素運用,物理按摩、術后早期開展功能鍛煉等,雖可減輕疼痛、腫脹,但效果相對欠佳。中醫(yī)將宮頸癌術后并發(fā)的下肢淋巴水腫歸屬于“痰瘀”“水腫”“脈痹”等范疇,認為其病機理與氣虛血瘀、正氣受損、津液分布異常相關,治宜祛瘀活血,益氣散結、行氣止痛。本次研究針對所抽取的宮頸癌術后并發(fā)下肢淋巴水腫的患者,運用桂枝茯苓湯加味與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方案展開治療,取得了理想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宮頸癌術后并發(fā)下肢淋巴水腫的患者共計9 0例,均為贛州市人民醫(yī)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間收治,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做分組處理。觀察組所納45例中,年齡抽取介于22~69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43.71±4.52)歲。對照組所納45例中,年齡抽取介于21~72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43.75±4.49)歲。組間基線可比(P >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無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病合并;(2)對本次實驗知情同意,并報經倫理部門批準,資料齊全無缺項。排除標準:(1)合并凝血障礙者;(2)心肺功能嚴重不全者;(3)腫瘤已遠處轉移者。
1.3 方法
對照組:本組運用常規(guī)治療方案,即取肝素運用,并采取物理按摩、踝泵運動等技術,對下肢淋巴回流促進。術后1d,引導開展早期鍛煉,做交替將雙腿抬高的動作。
觀察組:本組運用桂枝茯苓湯加味與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方案。桂枝茯苓湯組方:黃芪30g,桂枝10g,鱉甲10g,茯苓15g,三棱10g,桃仁15g,莪術10g,牡丹皮15g,赤芍15g,甘草6g。肝郁者加麥芽6g,王不留行6g,手足心熱、口干者加生地黃12g,地骨皮10g,五味子9g。每日1劑,加水煎取汁液400mL,早晚分服。芒硝標準化外敷:取芒硝240g研末調為粉狀,于規(guī)格為8cm×12cm的紗布袋中加入,做加熱處理,使之溫度達35~37 ℃,對水腫處外敷,每日1劑,分為3次實施,每次30min。兩組均持續(xù)用藥2周。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總有效率評定結果;(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靜脈平均血流速度;(3)對比兩組術后血清清蛋白水平及術后引流量;(4)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即在開展治療工作前后,運用SF-36量表評估生活質量,包括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角色功能,總分100分,分值呈越高顯示時,提示生活質量越理想。
1.5 療效標準
顯效:水腫基本消除;好轉:水腫與健側下肢比較,呈>50%消除;水腫與健側下肢比較,呈30%~50%消除;無效:水腫未發(fā)生變化或加重。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測驗數據均在SPSS 22.0中錄入,組間計數在開展表述時,通過(%)進行,施以卡方檢驗,計量在開展表述工作時,通過( )進行,施以t 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所納患者總有效率評定結果對比
經對觀察組所納患者總有效率展開評定,其值為96.67%,高于對照組評定結果81.67%(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組所納患者靜脈平均血流速度測定值對比
在術前1d,經對兩組靜脈平均血流速度進行測定,無差異(P >0.05),在術后1周,各測定值均有升高,且相較對照組,觀察組更為顯著(P <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3 兩組所納患者血清清蛋白、術后引流量對比
觀察組所抽取患者在開展治療后,經對血清清蛋白、術后引流量進行觀測,前者觀測值呈更高顯示,后者呈更低顯示(P<0.05)。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2.4 兩組所納患者生活質量測評分值對比
在開展治療工作前,經展開對生活質量的評定,無差異(P >0.05),在開展治療后,評分均有升高,且觀察組更為顯著(P<0.05)。詳細數據如表4所示。
3 討 論
依據中醫(yī)學觀點,對于臨床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在手術實施后,會使人體正氣耗損,引發(fā)氣滯血淤,此外,受病情影響,人體正氣不足,可干擾津液的輸布,至脈絡不通,向脈外滲出,進而引發(fā)水腫,若經日久積聚,向下肢蔓延,可誘導下肢淋巴水腫發(fā)生,同時不通則痛,可使患者有疼痛等不適產生。另外,在宮頸癌術后,通常采用化療、放療方案,可進一步使正氣受損,進而使津血自脈內溢出,受氣血不足、陰陽失衡影響,最終可致痰凝、水濕、血瘀。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針對所抽取的患者,取桂枝茯苓湯加味與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方案展開治療。其中,就前藥而言,方中所含茯苓可利水滲濕;桂枝可通脈溫經;牡丹皮、赤芍、桃仁可活血化瘀,同時取黃芪、莪術、甘草、鱉甲加用,可使消腫散結、活血化瘀之功加強,并補益氣血[1-2]。而后藥中,芒硝可消炎止痛、消腫散結,現代藥理學研究也顯示,芒硝所含硫酸鈉成分可促血管通透性改善,為滲出液吸收創(chuàng)造條件[3-4]。且經外敷方式用藥,可直達病所。兩組方聯用,可協(xié)同增效。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指標評估結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針對臨床收治的宮頸癌在手術實施后并發(fā)下肢淋巴水腫的患者,運用桂枝茯苓湯加味與芒硝標準化外敷聯合方案展開治療,可提高總有效率,改善靜脈平均血流速度,促進血清清蛋白水平恢復,減少術后引流量,為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趙仁霞.加味桂枝茯苓湯對子宮肌瘤患者中醫(yī)癥候積分、肌瘤體積及激素水平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2,3(9):7-10.
[2]宋亭亭,劉國燕,王言研,等.桂枝茯苓湯對卵巢癌術后化療的增敏效果及對炎癥因子和免疫指標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21,39(5):251-254.
[3]朱麗君,曾宇暉,黃曉娟.大黃芒硝外敷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淋巴結切除術后淋巴囊腫中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醫(yī)生,2021,59(7):70-73.
[4]侯克剛, 茅菲,何姣燕,等.大黃芒硝外敷治療宮頸癌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臨床研究[ J ]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20,38(6):109-111.
作者簡介
劉劍英,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婦科腫瘤。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