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
1937年8月下旬,一架飛機在祁縣喬家堡上空盤旋三圈后,向北飛去。駕駛員喬惆要去晉北的寧武、雁門關(guān)一帶,協(xié)助陸軍對日作戰(zhàn)。兩個月后,喬映庚收到兒子的來信,他迫不及待地打開:“兒于月前奉命調(diào)直某空軍基地(軍秘,諒兒之衷),聞閻督近電總裁告急求援,總司已派衛(wèi)立煌部馳晉增援,兒所部亦為配合此次行動作特級準備,不日將有一次鏖戰(zhàn)也。數(shù)月軍訓雖備受艱苦,然體質(zhì)倍健,勿勞大人掛念。兩月前曾將全副戎裝之照片一幀奉寄,觀兒壯實體態(tài),想必可使懸思冰釋矣!國之將傾,家何以為,大人對兒幼時之教誨,至今猶歷歷在耳,未敢一日忘。兒雖不才,不敢與岳武穆、文天祥等先圣比,但以堂堂熱血男兒,值此國難當頭,豈敢以兒女之私廢大公乎……戰(zhàn)事日迫,民無寧時,兒不能親侍左右,望大人善自珍重,亦須明哲保身,設(shè)處境日危應速作南旋計,以度此風云之秋,唯霜風漸屬務希珍攝,祖母大人處亦望婉轉(zhuǎn)慰藉,勿以實情相告?!?/p>
剛收到信沒幾天,喬映庚就收到了兒子戰(zhàn)死沙場的消息,不禁老淚縱橫,又感欣慰:“不辱門風。”
80年后,歷史撥開迷霧,人們不禁感慨:“重利輕離別的商人之家,也有忠勇烈士?!倍鴨逃掣谥胁蝗璧摹伴T風”,也來自一手將家族帶向輝煌的爺爺——喬致庸。
今天,我們不讀喬致庸,就不知何為晚清商人,更不會知道,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時代,一介書生用資本撬動的仁義本色。
1855年,38歲的喬致庸?jié)M懷信心地準備鄉(xiāng)試,打算一舉奪魁,進而中進士、點翰林,實現(xiàn)耕讀傳家的夙愿??梢粋€噩耗傳來,徹底打亂了他的陣腳:“太平天國占據(jù)江南,導致喬家的茶路斷絕、資金鏈斷裂,家族生意危在旦夕,哥哥一口氣上不來,撒手西去?!边@時哥哥的兒子還小,作為弟弟的喬致庸必須盤活生意,才對得起祖父兄三代人的心血。
仕途夢斷,喬致庸只能放下書本,操起算盤,承擔起自己作為男人的責任。
祖父由走西口起家,所以家族的店面大部分都在包頭。喬致庸知道:恢復茶路是其次,首先得穩(wěn)住包頭的生意。來到包頭后,他發(fā)現(xiàn)情形遠比想象中更為嚴重:員工擠兌薪水、人心浮動、資金短缺,每一項都要抽掉喬家的根基。
面對這種情況,喬致庸提出了“頂身股”的概念。一個小伙計進入店里當學徒,三年后如果成績合格,就成為正式員工。再勤勉工作三個賬期(十年)后,如果成績優(yōu)良、沒有任何失誤,就可以由掌柜推薦、股東認可,拿到一、二厘的身股,也叫“干股”。這種股份不能買賣,只能參與分紅,人不在了,股份也要收回。但是只要員工表現(xiàn)良好,拿到的身股也會隨著工齡增長,喬家可以養(yǎng)他一輩子。
喬致庸的“頂身股”制度一經(jīng)施行,馬上穩(wěn)定住了浮動的人心。老伙計們都拿到了合適的股份,新伙計的心也安定了下來,真正把喬家的生意當作自己的事業(yè)來做。
當別的商號伙計還在眼巴巴地盼著漲薪時,喬家的伙計已經(jīng)成為商號的一分子。當時山西有這樣一句話:“做官的入了閣,不如在茶票莊當了客?!笨梢姟绊斏砉伞钡恼T惑力有多大。
穩(wěn)定了自家員工,喬致庸又吸引其他商號的人才,并且靠家族長年積累的聲譽借到了貸款,因此,喬家在包頭的生意迅速起死回生。
隨后,喬致庸在“復盛公”“復盛全”的基礎(chǔ)上,又投資六萬兩白銀開設(shè)了“復盛西”當鋪、“復盛興”“復盛和”糧店、“復盛協(xié)”“復盛錦”錢鋪等復字號產(chǎn)業(yè)。后來,他又把生意擴張到呼和浩特、祁縣、太谷,經(jīng)營日用百貨、皮毛、糧食、錢莊、酒店,一張遍布西北的商業(yè)網(wǎng)絡,在喬致庸的手中鋪開。
太平天國被平定以后,南北茶路重新疏通,喬致庸再一次前往南方販茶,經(jīng)過包頭,遠銷恰克圖、蒙古、俄羅斯,從地方豪紳,變成了北方雄商。包頭至今都流傳著喬家的諺語:“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p>
如果說普通員工參與分紅,能夠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收入,那么對商號的管理人才,喬致庸只要認定,就能立馬破格任用。
1881年,平遙“蔚長厚”的掌柜閻維藩被排擠,他決定返回山西老家另謀高就。喬致庸聽說此人才能了得,于是派了兩路人馬,帶著八抬大轎,分別在閻維藩可能出現(xiàn)的路口等候。一連等了八天,閻維藩的身影終于出現(xiàn)。
看著風塵仆仆的喬家人,閻維藩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但他堅持不上轎,他要與喬家人并肩而行。最后實在相持不下,他才在轎子里放了一頂帽子,算是代替他坐轎了。
回到祁縣后,年僅36歲的閻維藩當即出任大德恒票號的掌柜。他憑借出色的才能,在后來的26年里,讓大德恒票號每股分紅都在8000到10000兩白銀,真正是“一言興家,一言振業(yè)”。
還有“文盲掌柜”馬荀,這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伙計,因為出色的業(yè)務經(jīng)營能力,被喬致庸一舉提拔為大掌柜,將包頭的“復盛西”商號經(jīng)營得日進斗金。
喬致庸散了錢財,卻聚集了人才;他的生意,富了自己,也富了眾人。
在晚清時期,票號最初由平遙的“雷履泰”發(fā)起。但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全國的票號也不過五家,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七家分號,而且他們還不和中小商人做生意,只選擇大商人合作。這樣一來,大部分商人仍然得帶著沉甸甸的銀子走南闖北,一不小心就會被土匪、惡霸謀財害命。
喬致庸接掌家業(yè)后,看到了票號業(yè)的前景,決定挪動多余的資金開設(shè)票號。眾人紛紛勸阻:“現(xiàn)在入局,很難賺到錢了?!钡趩讨掠沟臉?gòu)想里,票號的功能不僅是賺取利息,而是要“匯通天下”。
為打造“清朝銀聯(lián)”,喬致庸投資26萬兩白銀成立“大德恒”票號,并在三年后將“大德興”也改組成票號。兩大票號火力全開,讓所有商家都能實現(xiàn)“異地匯取”的夢想,只用帶著一張收據(jù),就可以走南闖北。即便收據(jù)在路上被土匪搶劫,如果沒有密碼,在票號中也換不到銀子。所以,在喬家的票號史上,沒有一例誤兌錯兌,他們將票號生意做到了極致。
大格局下的大夢想讓喬家票號業(yè)務迅速開遍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喬家的資本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排名,也像坐火箭一般往上躥。當初的行業(yè)前輩,早已被喬致庸拋到身后,無法望其項背。
祁縣深宅大院里的喬家,再也不是祖上娶不起老婆的落魄樣了。喬致庸走在街上,人人都笑臉相迎,叫一聲“亮財主”,但他知道:“有國才有家,資本要用來愛國?!?/p>
左宗棠在收復新疆時,負責籌措軍費的有兩人:胡雪巖和喬致庸。當胡雪巖在江浙籌措到軍費后,就由喬致庸的票號運送到前線,保障軍隊的用度;當軍費緊張時,還要向喬家票號貸款??梢哉f,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軍功章上,也有喬致庸的一份功勞。
正因為這份功勞,左宗棠在回京任軍機大臣時,還特意經(jīng)過祁縣,拜訪了喬致庸。一見面,左宗棠就拉著喬致庸的手說:“亮大哥,久仰了。我在西北有所作為,全賴亮大哥支持?!?/p>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臨走時,左宗棠還給喬家留下一副對聯(lián):損人欲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當北洋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時,聽聞晉商富甲天下,便派人到山西商人中去募捐。
40年前,英國人就是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從此國運淪喪。大清國要組建水師,在喬致庸看來是再正義不過的事,他帶頭認捐10萬兩白銀。
這個出手大方的山西商人喬致庸,馬上就被李鴻章記住了。為了表示感謝,李中堂親手寫了副對聯(lián)派人送到祁縣: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
商人苦心經(jīng)營積累的財富,到底是用在花天酒地的個人享受,還是花在資助國家回饋社會上,喬致庸在一百年前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喬致庸擬定的《喬氏家訓》中,開篇就告誡子孫要謙和謹慎。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忍辱者天不能禍。
求醫(yī)藥不如養(yǎng)性情,多言說不如慎細微。
當時山西很多豪商的大院子里,都有供族人享樂的戲臺,但喬家沒有?,F(xiàn)在“喬家大院”里的戲臺,是民國年間生意敗落、子孫腐化時修建的。在喬致庸掌家期間,最怕的就是子孫玩物喪志,以至于家里的丫鬟都不敢招年輕漂亮的,而是專門找粗枝大葉的中年婦女,就怕家里男子惹出難堪的事情。
喬致庸親自擬定了六條家規(guī):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仆,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酗酒。如果家人違背其中任何一條,必須跪在大院中,在大家的目睹下背誦《朱子格言》,直到痛哭流涕地承認錯誤后,才能磕頭謝罪,起身離開。
在嚴格的家規(guī)下,喬家的子孫都兢兢業(yè)業(yè)、勤勉樸素,隨便拉出一個來,都能被其他晉商家族視作優(yōu)秀接班人。
在銀子大量流通的商號中,喬致庸也將“規(guī)矩”貫徹到底。每開一家店、每設(shè)一個分號,喬致庸都會跟經(jīng)理一起擬定適合本地的號規(guī),包括嚴厲的獎懲制度、人事制度,甚至還要跟新招募的伙計磕頭發(fā)誓,用道德的力量來約束新人。
在喬家的商號里,從掌柜到伙計一律不準抽鴉片,更不能嫖娼,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會沒收身股,情節(jié)嚴重的甚至會被開除出號。其實喬致庸想讓他們記住的,只有兩句話:
求名求利莫求人,須求己;
惜衣惜食非惜財,緣惜福。
也只有在這樣的家族氛圍中,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商人喬景儼、革命先驅(qū)喬映霞、抗日英雄喬惆、戶部銀行行長賈繼英。因為人才從來都不在學區(qū)房中,而在長輩的一言一行、商號的一規(guī)一矩中。
1877年,橫掃北中國的“丁戊奇荒”進入高潮。在這種百年難遇的大災荒中,農(nóng)田干旱,蝗蟲肆虐,瘟疫流行,華北大地在短短四年間就減少1000萬人口。山西祁縣更是重災區(qū),“光緒三年,人死一半”。作為祁縣有名的大商家,喬致庸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救助災民的責任。
喬致庸讓家里各房都減少用度,以至于一月到頭都吃不上幾頓肉。對于搭粥棚救災,他卻只有一個要求:“筷子插上不倒?!蹦切┏D瓿圆伙栵埖臑拿?,大災之年卻在喬家粥棚吃上了飽飯。
對外人尚且如此,對同村的鄉(xiāng)親他更是有求必應。只要有人去喬家大院的“在中堂”,喬致庸總不會讓他們空著手出門。誰家有人病了買不起藥,喬致庸就會派人送去幾兩銀子,讓他治?。挥腥烁改溉ナ绤s買不起棺材,他又派人送來幾十兩銀子,讓他料理后事;甚至有用人偷家里的東西被抓現(xiàn)形,喬致庸也是一副菩薩心腸:“家里東西多,不差這一件,再說有困難才偷呢,隨他去吧?!?/p>
在人下時把自己當人,在人上時把別人當人;手握富可敵國的財富而不驕,始終儉以修身、平以待人,商人做到喬致庸這個份兒上,古往今來,難得一人。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西狩”。在進入山西太原后,他們才放下心來,終于不用再為“身死國滅”而憂慮了。由“大德興”改組而來的“大德通”票號總部,被朝廷征用為臨時行宮。
看到逃難的朝廷日子過得凄涼,跑街的業(yè)務員賈繼英當場保證,要借10萬兩銀子給朝廷?;氐睫k公室后,他跟大掌柜閻維藩一說,閻大掌柜直夸他做得好:“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一千年也出不了賈繼英?!?/p>
就憑這10萬兩銀子,喬家換來了慈禧御賜的匾額“福種瑯環(huán)”,還為商號換來了兩筆生意:一是由各省輸送朝廷的稅款,全部由山西票號來經(jīng)營,喬家當然占大頭;二是庚子賠款連本帶利共10億兩白銀,也由山西票號經(jīng)營,喬家又占大頭。
隨后的10年里,喬家票號業(yè)務一直往上躥。每股的賬期分紅能達到17000兩白銀,真是撐破了天??稍谶@個風雨飄搖的晚清,喬致庸用一生心血賺來的錢又有什么用?國勢危亡,行將就木的大清帝國即將走到盡頭。喬致庸坐擁2000萬兩白銀的家產(chǎn),卻活得異常艱難。他的努力是那個時代所有中國人的掙扎,他的仁義也是那個時代的最后一抹溫柔。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原本放出的貸款,一夜之間全部化為烏有;票號遭遇擠兌,這讓喬家的資金鏈雪上加霜。從此以后,包括喬家在內(nèi)的晉商元氣大傷,只剩茍延殘喘。
軍閥混戰(zhàn)38年,各家晉商票號紛紛關(guān)門歇業(yè)。論家大業(yè)大,喬家并不算晉商中頂級的,而恰恰是喬家的生意,能挺過閻錫山洗劫、馮玉祥攤派、日軍搶占。1949年,“大德通”票號關(guān)門歇業(yè);1955年,包頭的幾家店鋪被改造為公私合營制,直到這時,喬家的生意才算正式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