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郭太林,吳子瑜
作者單位: 350000 福州市,福建省立醫(yī)院干部特診一科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是一組以嚴重蛋白尿、高脂血癥、代謝異常等為臨床特征的常見疾病。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多伴隨免疫異常,容易發(fā)生感染,導致病情加重[1]。該疾病的特點為易反復發(fā)作、長期持續(xù)性大量蛋白尿,如控制不佳,病情可進展為腎功能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對于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而言,高齡,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統(tǒng)退化使臨床治療難度增大,需結合老年患者病情科學制定治療方案。目前臨床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以糖皮質激素為主,根據患者病情聯合免疫抑制劑,可一定程度控制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易出現骨髓抑制、肝腎毒性等不良反應,且復發(fā)率高,因此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如何減少糖皮質激素使用劑量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3]。雷公藤多苷是從雷公藤根提取精制的脂溶性混合物,是一種抗炎免疫調節(jié)中草藥,廣泛應用于各類炎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治療過程,該藥物可抑制T細胞活性,對靜止細胞的作用較弱,因此安全性較高[4]。雷公藤多苷聯合潑尼松治療方法在臨床應用效果較好,其對原發(fā)性腎病的療效優(yōu),但如何更為合理的應用潑尼松,仍有待臨床進一步研討[5]。本研究觀察小劑量潑尼松聯合雷公藤多苷治療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福建省立醫(yī)院收治的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134例,根據抽樣分組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7例。試驗組男32例,女35例;年齡 61~75(66.66±3.04)歲;病程5個月~3.5年,平均病程(1.28±0.35)年。對照組男30例,女37例;年齡60~74(66.64±3.05)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病程(1.23±0.31)年。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已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穿刺活檢確診,符合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6];(2)發(fā)病前1個月未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者。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患者;(2)惡性腫瘤患者;(3)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患者;(4)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劑量潑尼松+雷公藤多苷治療,醋酸潑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 mg·kg-1·d-1口服,持續(xù)8周后減量50%;雷公藤多苷片(遠大醫(yī)藥黃石飛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 mg·kg-1·d-1口服。
試驗組行小劑量潑尼松+雷公藤多苷治療,醋酸潑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5 mg·kg-1·d-1口服,持續(xù)8周后減量50%;雷公藤多苷片(遠大醫(yī)藥黃石飛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 mg·kg-1·d-1口服。
2組均持續(xù)治療6個月。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比較2組治療總有效率;(2)腎功能指標:采集治療前后外周靜脈血,離心后取上層清液,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白蛋白(ALB),采用雙縮脲比色法測定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測定血肌酐(SCr),采用谷氨酸脫氫酶法檢測血清尿素氮(BUN),使用貝克曼AU6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3)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輕度肝功能受損、呼吸道感染、白細胞減少等。
1.5 療效評定標準[7]治愈:患者經過雷公藤多苷結合潑尼松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0.3 g,腎功能無異常;有效:治療后期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測定24 h尿蛋白定量0.3~2.0 g或治療后下降>50%,腎功能無異常;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未改善或加重,檢測24 h尿蛋白定量>2.0 g,測定腎功能異常或SCr水平提高。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2.1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94.03% vs. 95.52%,χ2=0.151,P=0.698),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ALB、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2組ALB較治療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但2組治療后ALB、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試驗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2.3 不良反應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5.97%,低于對照組的19.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57,P=0.019),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試驗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據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慢性腎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腫瘤和糖尿病后威脅人類健康的第四大疾病[8]。我國慢性腎病發(fā)病率高達10%,其中以腎病綜合征為主要臨床表現,成為我國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明顯加重社會負擔及家庭經濟負擔[9]。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治療難度更高,用藥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風險增加,且多合并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易誘發(fā)感染,繼而增加激素用量,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使用大劑量激素治療受到限制,但小劑量激素單一用藥難以有效緩解病情[10]。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治療后ALB、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小劑量潑尼松聯合雷公藤多苷治療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所取得的治療效果與常規(guī)劑量效果基本一致。
臨床研究發(fā)現,應用醋酸潑尼松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其主要是通過抑制巨噬細胞與白細胞聚集,進而起到較好的緩解炎性反應的目的[11]。但醋酸潑尼松易引起蛋白質代謝紊亂,增加不良反應,尤其是實施沖擊治療,更容易引起胃腸道反應、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12]。因此,對于老年腎病綜合征患者而言,長期服用醋酸潑尼松并不是理想的治療方案。近年來研究發(fā)現,西藥聯合中藥治療可有效增強治療效果[13]。隨著中醫(yī)藥研究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成藥、中藥單體被發(fā)現,其可增強激素治療效果,同時減少激素治療引發(fā)的不良反應[14]。雷公藤多苷是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其發(fā)揮免疫抑制作用具有多靶點、多部位的特點,既能作用于T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同時可抑制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黏附分子的分泌[15]。
目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適用于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哮喘等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16]。藥理研究結果表明,雷公藤多苷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炎性反應和延緩腎臟病變進展的功效[17]。雷公藤的抑制核因子-кB活性低于激素,但具有明顯抑制白介素-2(IL-2)的作用,激素效果則無法與之相媲美[18]。因此采用小劑量潑尼松聯合正規(guī)劑量雷公藤多苷治療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可大大減少大劑量潑尼松帶來的不良反應,同時可減少因免疫抑制劑力度過強導致的重癥感染、間質性肺炎等[19]。
本研究采取小劑量潑尼松的用藥方案,激素不良反應減少,分析原因,可能因老年人對激素的清除率降低,激素作用持續(xù)時間更長,血藥濃度處于較高水平。總而言之,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應充分結合機體情況,不能以完全消除蛋白尿為目的,同時需高度重視不良反應造成的危害,以保護腎功能為宗旨[20]。
綜上所述,小劑量潑尼松聯合雷公藤多苷與常規(guī)劑量潑尼松治療老年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與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