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東東,余 琪,田 鋒,譚慧林
(阿克蘇地區(qū)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毒死蜱是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屬于有機磷[1]類中毒殺蟲劑,其具有胃毒、觸殺、熏蒸三重作用,與常規(guī)農藥相比毒性較低,是替代高毒有機磷農藥的首選藥劑,被大量用于植物病蟲防治。由于大量的使用,毒死蜱及其代謝產物已造成了廣泛的環(huán)境污染和食物殘留[2],其毒性作用對人類具有潛在的健康風險[3]。實驗室常用色譜及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對毒死蜱殘留量進行檢測[4-6],這些方法準確度高,但操作煩瑣,用時較長。隨著近幾年快檢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快速檢測試劑盒已被廣泛使用,但其對樣品檢測的適應性還需進一步評估。本研究參考行業(yè)標準為參比方法,隨機選擇3 家快檢試劑盒,根據(jù)《食品快速檢測方法評價技術規(guī)范》,對不同來源的檢測試劑盒在檢測蘋果中毒死蜱殘留的適應性進行了系統(tǒng)性評估,為毒死蜱殘留的快速檢測提供理論參考。
使用來自阿克蘇市的蘋果為本實驗的原材料。毒死蜱標準物質,乙腈、甲醇,丙酮,毒死蜱快檢試劑盒均采用競爭法免疫膠體金檢測技術,本研究中將3種不同廠家試劑盒分別標記為試劑盒1、試劑盒2、試劑盒3。
本實驗所用儀器包括高速勻漿機,Agilent 7890B氣相色譜儀,氮吹儀,渦旋儀。
1.3.1 樣品前處理
稱取2.5 kg 蘋果樣品,切至塊狀,充分混勻后粉碎,分裝后-20 ℃下冷凍保存?zhèn)溆谩?/p>
1.3.2 氣相色譜
(1)樣品處理:依據(jù)《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NY/T 761—2008)第一部分所述方法處理樣品,配備火焰光度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檢測樣品中毒死蜱的含量。
(2)色譜條件:DB-1701 毛細柱;檢測器溫度為250 ℃;進樣口溫度為220 ℃;保持柱溫150 ℃下2 min 后以8 ℃·min-1的速度升溫至250 ℃后保持12 min;以1.0 μL 為進樣量。
1.3.3 快速檢測試劑盒
根據(jù)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1)試劑盒1:待測蘋果取皮約1 g 于樣品杯中,加入2 mL 毒死蜱稀釋液,手搖混勻,靜止提取5 min,樣品杯內混合液體即為待測液。進行檢測前需要對待測液進行相對應的稀釋。樣品準備完畢后取出試劑盒中檢測卡并水平放置,取80 μL 上述樣品杯內待測液的稀釋液,緩慢將液體滴入試劑盒1 中的檢測卡加樣孔中,反應5~6 min 后,根據(jù)檢測卡所顯示顏色判定檢測結果。
(2)試劑盒2。洗凈蘋果,剪待測樣品至1 cm2左右碎片,充分混勻,稱取2.5 g 碎片,加入5 mL 提取液,翻轉振蕩搖勻50 次以上,也可采用超聲3 min的方法進行混勻,之后即得待測液。取出試劑盒2 中檢測卡,并放置至室溫后開始檢測。取出紅色微孔,加入100 μL 待測液,吹打混勻靜置3 min,取出檢測卡,將檢測卡平放,將微孔待測液滴加到檢測卡加樣孔中,反應5~8 min 后觀察結果,其余時間判讀無效。
(3)試劑盒3。稱取蘋果表皮約1 g,置于 5 mL離心管中,并向其中加入1 mL 稀釋液,充分震蕩混勻2 min,所得液體即為待測液。待試劑盒3 中檢測卡恢復至室溫后開始檢測。向金標微孔中滴入4 滴所制待測液,2 min 后震動以使上述待測液混合均勻;取出檢測卡平放,將微孔待測液全部滴加到檢測卡加樣孔中,8~10 min 觀察結果,其余時間判讀無效。
取毒死蜱標準物質并配制終濃度為0、0.05、0.08、0.10 和0.20 mg·kg-1的毒死蜱標準品,使用上述3種試劑盒對加標樣品進行檢測,分析檢測結果與實際濃度。
依據(jù)《食品快速檢測方法評價技術規(guī)范》,分別計算3 種試劑盒檢測毒死蜱的特異性、靈敏度、假陽性率、假陰性率、顯著性差異和相對準確度等參數(shù),使用spss 軟件整理分析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
對阿克蘇地區(qū)蘋果樣品進行毒死蜱殘留的測定,3 種試劑盒的檢測結果均顯示未檢出,說明本研究所用蘋果樣品中沒有毒死蜱殘留,詳見表1。
表1 蘋果中毒死蜱農藥殘留行業(yè)標準和試劑盒檢測結果表
2.2.1 試劑盒1 檢測結果
以5 份相同的蘋果樣品為基質,分別添加毒死蜱標準溶液使其終濃度為0、0.05、0.08、0.10 和0.20 mg·kg-1,每個濃度重復10 次。檢驗結果及顯色情況如表2。該試劑盒使用說書中顯示該試劑盒檢出限為0.10 mg·kg-1,故本實驗中,若出現(xiàn)顯色反應即為樣品中毒死蜱含量≥0.10 mg·kg-1,未出現(xiàn)顯色反應則認為其中毒死蜱含量<0.10 mg·kg-1。對表2 結果進行計算,結果顯示試劑盒1 的特異性、靈敏度、假陽性率、假陰性率、顯著性差異和相對準確度分別為66.67%、100%、33.3%、0、8.1,80%。
表2 試劑盒1 對毒死蜱加標后檢測顯色統(tǒng)計表
2.2.2 試劑盒2 檢測結果
向5 份相同蘋果樣品中添加毒死蜱標準溶液,使其最終濃度為0、0.10、0.25、0.5 和1.00 mg·kg-1,每個濃度重復10 次。檢驗結果及顯色情況如表3所示。試劑盒2 使用說書顯示該試劑盒的檢出限為0.50 mg·kg-1,故本研究結果分析中,出現(xiàn)顯色反應的即認為樣品中毒死蜱含量≥0.50 mg·kg-1,未出現(xiàn)顯色反應的樣品中毒死蜱含量<0.50 mg·kg-1。對顯色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試劑盒2 的假陽性率、假陰性率、靈敏度、特異性、顯著性差異和相對準確度分別為66.67%、0、100%、33.33%、18.05、60%。在毒死蜱最終添加濃度為0.10 mg·kg-1時試劑盒2 即可顯色,與說明書所標稱的檢測限為0.5 mg·kg-1不符,實驗結果與其說明書中所標示的檢出限差距較大。
表3 試劑盒2 對蘋果中毒死蜱加標檢測顯色統(tǒng)計表
2.2.3 試劑盒3
向5 份蘋果樣品基質中添加毒死蜱標準溶液并使其終濃度為0、0.05、0.10、0.20 及1.00 mg·kg-1,每個濃度重復10 次。檢驗結果及顯色情況如表4。根據(jù)此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此試劑盒的檢出限為0.10 mg·kg-1,即陽性樣品中毒死蜱含量>0.10 mg·kg-1,陰性樣品中毒死蜱含量則<0.10 mg·kg-1。實驗結果顯示在同一濃度毒死蜱條件下,10 次重復檢測中既有陽性結果,又有陰性結果,說明快檢試劑盒顯色非常不穩(wěn)定。結果顯示,此試劑盒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分別為0 和36.67%、靈敏度為63.3%、特異性為100%、顯著性差異為9.09,相對準確度為78%。
表4 試劑盒3 對蘋果中毒死蜱加標檢測顯色統(tǒng)計表
通過采用不同毒死蜱快檢試劑盒對阿克蘇蘋果樣品進行檢測,并依據(jù)行業(yè)標準方法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毒死蜱顯色反應均為陰性。向同樣蘋果樣品中添加不同濃度毒死蜱標準溶液,并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中所標示的檢出限辨別樣品中毒死蜱含量,檢測結果采用《食品快速檢測方法評價技術規(guī)范》所述方法進行分析,對3 中毒死蜱快檢試劑盒檢測效果進行評估。結果顯示,試劑盒1 假陰性率較高,試劑盒2 假陰陽率較高,試劑盒3 假陽性率、假陰性率都比較高。需要建立與完善商品快檢試劑盒的評價體系,進一步規(guī)范快速檢測技術的科學發(fā)展。
國家標準對蘋果中毒死蜱的最大限量為1 mg·kg-1,本次試驗所選的3 種試劑盒的檢出限均低于該限量值,因此3 種試劑盒均能滿足蘋果樣品中毒死蜱殘留量快速篩查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