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孺賢 馮彩霞 劉雪齊 烏 蘭
1.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研究生院,內(nèi)蒙古包頭 014040;2.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內(nèi)蒙古包頭 01403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病理特征是選擇性黑質(zhì)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變性壞死,-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的異常聚集被認為是PD致病的關(guān)鍵因素。α-syn包含體異常聚集引起黑質(zhì)紋狀體通路遭受破壞,殼核、尾狀核中多巴胺的含量降低,從而誘發(fā)一系列錐體外系癥狀[1-2]。維生素D3(vitamin D3,VD3)也稱膽鈣化醇,依次經(jīng)肝臟25-羥化酶、腎臟1 -羥化酶作用,最后生成1,25-二羥維生素D3[3-4]。維生素D屬于類固醇激素的一種,能與維生素D受體結(jié)合調(diào)節(jié)乙酰膽堿、多巴胺等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合成[5-6]。針對中晚期PD患者的異動癥、癥狀波動及復方左旋多巴的療效減退,一直沒有有效的控制藥物,希望本研究能為臨床提供一定的思路。本研究旨在通過研究PD小鼠黑質(zhì)α-syn、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變化,探討VD3對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護作用。
50只C57BL/6J雄性8~10周的小鼠,體質(zhì)量22~25 g,購于斯貝福(北京)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使用許可證:SCXK(京)2019-0010。在溫度20℃~24℃、濕度40%~70%的條件下普通飼料飼養(yǎng),12 h晝夜節(jié)律。動物的治療和行為測試在光周期進行。小鼠適應環(huán)境5 d后開始實驗。實驗過程遵循包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相關(guān)規(guī)定(2020年科倫審第LW-009)。
VD3(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V8070, 規(guī)格:1000 mg,含量97%);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美國Sigma,批號:M0896,規(guī)格:100 mg);抗體(英國abcam公司);RNA提取試劑盒(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物制備(生工生物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50只小鼠隨機分為5組,模型組給予MPTP(20 mg/kg)腹腔注射,30 min后注射與VD3等體積的生理鹽水7 d,后每天腹腔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14 d;低、中和高不同劑量VD3組給予MPTP(20 mg/kg)腹腔注射,30 min后分別腹腔注射VD3(0.5、1.0、2.0 μg/kg)7 d,后每天腹腔注射VD314 d;對照組腹腔注射與MPTP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30 min后注射與VD3等體積的生理鹽水7 d,然后每天腹腔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14 d。
1.4.1 爬桿試驗評價小鼠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 采用直徑為1 cm,長度50 cm的木桿,直徑為2.5 cm的一個小球固定在木桿的頂部,木桿用紗布纏繞,將小鼠放于球頂,小鼠的兩只前上肢接觸桿底所在平臺時定義為爬完全程[8],記錄小鼠在木桿頂部的停留時間和爬桿時間,測定3次,間隔時間1 h,取平均值。
1.4.2 滾軸實驗評價小鼠運動平衡能力 將預訓練的小鼠置于轉(zhuǎn)桿上,轉(zhuǎn)棒儀轉(zhuǎn)速4~40 r/min,記錄小鼠從轉(zhuǎn)棒開始旋轉(zhuǎn)到掉下轉(zhuǎn)棒的時間,測試時間5 min,測定3次,間隔時間1 h,取平均值。
小鼠黑質(zhì)總RNA濃度測定采用Trizol試劑和異丙醇沉淀法分離。應用反轉(zhuǎn)錄試劑盒按總RNA 1 μg為模板將RNA反轉(zhuǎn)錄為cDNA,以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以GAPDH為內(nèi)參引物,結(jié)果采用2-ΔΔCT法計算α-syn、TH的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引物見表1。
表1 引物序列
冰上取小鼠中腦黑質(zhì),蛋白提取按照RIPA細胞組織裂解液說明書進行,蛋白定量按BCA方法進行,取40 μg總蛋白首先進行SDS-PAGE凝膠電泳,然后依次轉(zhuǎn)膜、封閉、一抗孵育、二抗孵育后曝光顯色,最后利用Image J軟件計算PVDF條帶上的灰度值,α-syn、TH蛋白的灰度值與內(nèi)參β-actin條帶灰度值的比值為α-syn 、TH蛋白的相對表達量。分析腦組織α-syn、TH相對表達水平。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nèi)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為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第21天,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停留時間、爬桿時間延長,轉(zhuǎn)桿時間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模型組比較,中、高劑量組小鼠的停留時間、爬桿時間縮短,轉(zhuǎn)桿時間延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VD3對PD病小鼠行為學的影響(s,±s,n=8)
表2 VD3對PD病小鼠行為學的影響(s,±s,n=8)
注 與對照組相比,aP< 0.05,aaP< 0.01,aaaP< 0.001;與模型組相比,bP< 0.05,bbP< 0.01;與低劑量組相比,cP< 0.05
指標 對照組 模型組 低劑量組 中劑量組 高劑量組 F值 P值停留時間 2.50±0.92 4.88±1.24aaa 4.00±1.30a 3.00±1.30bb 2.75±1.28bbc 5.246 0.002爬竿時間 12.75±2.12 23.13±3.18aaa 19.50±4.24aa 18.00±3.33aab 16.75±5.41abb 7.882 0.000轉(zhuǎn)桿時間 265.12±42.03 114.12±33.66aaa 138.75±42.84aaa 169.25±35.97aaabb 180.75±39.79aaabbc 17.337 0.000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α-syn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TH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下降;與模型組比較,中、高劑量組小鼠的α-syn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下降、TH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上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低劑量組比,中、高劑量組小鼠的α-syn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下降、TH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上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圖1、表3。
表3 VD3對PD小鼠α-syn、TH蛋白及mRNA表達水平的影響(±s,n=8)
表3 VD3對PD小鼠α-syn、TH蛋白及mRNA表達水平的影響(±s,n=8)
注 與對照組相比,aP< 0.05,aaP< 0.01,aaaP< 0.001;與模型組相比,bP< 0.05,bbP< 0.01,bbbP< 0.001;與低劑量組相比,cP< 0.05,ccP< 0.01;α-syn :α-突觸核蛋白;TH:酪氨酸羥化酶
指標 對照組 模型組 低劑量組 中劑量組 高劑量組 F值 P值α-syn 0.38±0.17 1.22±0.25aaa 1.08±0.21aaa 0.75±0.14aaabbbcc 0.81±0.14aaabbbcc 23.913 0.000 TH 1.05±0.13 0.52±0.15aaa 0.57±0.16aaa 0.72±0.15aaabbc 0.76±0.12aaabbc 17.071 0.000 α-syn mRNA 0.37±0.10 1.36±0.22aaa 1.02±0.26aaabb 0.76±0.18aaabbbc 0.74±0.17aaabbbcc 27.617 0.000 TH mRNA 1.01±0.07 0.55±0.20aaa 0.49±0.18aaa 0.74±0.20aabcc 0.79±0.16abbcc 12.562 0.000
圖1 α-syn、TH蛋白印跡條帶圖
VD是一種神經(jīng)營養(yǎng)素,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zhì)的誘導劑,與VD受體作用發(fā)揮抗炎作用[1,9]。酪氨酸羥化酶是合成多巴胺的關(guān)鍵酶,VD能刺激酪氨酸羥化酶的表達,VD通過調(diào)節(jié)多巴胺的合成發(fā)揮作用[10-11]。據(jù)研究,補充VD的嚙齒動物,黑質(zhì)的神經(jīng)元存活率提高,氧化損傷降低,多巴胺水平升高[12-15],白介素-6和脂質(zhì)過氧化物表達減少[14]。本研究PD小鼠模型為亞急性小鼠模型,采用MPTP腹腔注射7 d制備[7],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停留時間、爬桿時間延長,轉(zhuǎn)桿時間縮短,模型組小鼠的運動能力下降,符合PD小鼠的行為特征,說明造模成功。不同劑量的VD3治療PD小鼠后,中、高劑量組小鼠的運動能力較模型組明顯改善,推測VD3對PD小鼠有治療作用。
α-syn與PD的發(fā)病關(guān)系密切,α-syn錯誤折疊、異常聚集[1-2],其是PD典型病理改變路易小體的主要成分。酪氨酸在TH的作用下生成左旋多巴,左旋多巴脫羧生成多巴胺,TH是多巴胺合成的關(guān)鍵酶。本研究中PD小鼠給予不同劑量VD3干預后,中、高劑量組PD小鼠黑質(zhì)α-syn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下降、TH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升高,說明VD3通過抑制黑質(zhì)α-syn、升高TH活性,改善PD小鼠的運動癥狀。從臨床表現(xiàn)到蛋白分子水平,證實VD3對PD小鼠有保護作用。
雖然本研究為VD3治療PD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研究結(jié)果,但VD3應用于臨床還有待于VD3的藥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多中心的臨床研究。α-syn的異常聚集被認為是PD致病的關(guān)鍵因素,α-syn通過介導星形膠質(zhì)細胞功能異常導致血腦屏障破壞,通過小膠質(zhì)細胞介導炎性因子的釋放,導致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的變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