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綠意盎然的小樹林里,小作者遇見了美好,也心生了疑惑,又受到了震驚。她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那天,我邂逅了一片小樹林。
這里樹木的姿態(tài),不同于城里整齊的植被,像一位印象派大師的大膽豪放之作。我漫步在綠色的世界中,清新的空氣爭著往我肺里鉆,令我感到無比清爽!正午的陽光在綠葉的掩映下變得柔和了許多,鳥兒們親切的鳴叫如同有意和著我的步調(diào),我快,它們叫得快;我慢,它們的叫聲也跟著慢下來。我在小樹林里自愉、自樂……
太陽在天空中玩了一天,倦了,悄悄退去。我靜靜地靠著一棵“小”樹休息。其實,這樹不“小”,甚至大得驚人,直徑都約莫有一米了,可是和四周的參天大樹比起來,叫它“小”樹不為過。這片樹林的樹少說也有六七百歲了,這么古老的樹木,怎么會只留下這么一小片?
天色漸暗,樹林靜寂下來。突然,一聲沉悶的巨響讓大地為之一震,我的心猛地一沉!地面在隱隱震動,我的心隨之一跳,一跳……“咚!”又是一聲巨響。蒼白的月光照在樹木的枝干上,大霧不合時機地起來了,如煙,似紗。沉悶的聲響一下一下敲在我心上,我鼓足勇氣,向前走去,不一會兒就走出小樹林了。一條小溪充當著樹林和村落的分界線。穿過濃霧,一個圓形樹樁立在對岸,一環(huán)環(huán)的年輪在講述著一個久遠的故事。不遠處,一棵樹躺倒在地,它茂密的枝葉在夜晚的迷霧中變成了灰色。一切都清楚了。
我決定,第二天就在那個樹樁旁種一棵小樹苗。綠色讓生活更美好,可那些綠色卻越來越少。你能和我一起,把那些倒下的綠色種回來嗎?
【作者系江西萍鄉(xiāng)師范附屬小學六·2班學生,指導老師:李?!?/p>
作文彈幕
茹振航:我會響應小作者最后的呼吁,帶動身邊人種植更多樹木。
李老師:樹林的小和樹木的大形成鮮明對比,樹林的靜寂讓那“巨響”更震顫人心,對比襯托下,愛護樹木的主題更突出。
相似點
兩篇習作選材小,故事性強,立意深刻。兩位小作者都把目光投向了身邊的環(huán)境問題,用講故事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凸顯出新時代少年的社會責任意識。
各有千秋
茹振航同學的習作,以夢境的形式寫了“我”變成一個塑料袋后的離奇經(jīng)歷,在形式和敘述視角上有所創(chuàng)新。同時,變成塑料袋的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楚明白,經(jīng)歷敘述得具體生動,主人公的心里感受自然真實,因而最后點出主題就水到渠成了。
曾苡淇同學的習作,在謀篇布局上下了功夫:從在小樹林感受到愜意美好寫起;然后重點描寫了一棵“小”樹,提出疑問;再由巨響回答疑問;最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呼吁升華主題。就像小作者最后說的,“綠色讓生活更美好”,然而有人卻要破壞這美好,怎能不令人心痛著急?小作者沒有直接寫人們亂砍濫伐樹木,而是通過敘述自己在一片小樹林的所見所聞,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