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 張百中
尿毒癥疾病是患者的腎功能發(fā)生損害,該疾病的產生,大多數(shù)是因為患者的肝腎功能嚴重代謝紊亂,特別是腎臟尿液代謝功能、代謝產物和水分無法有效排出引起的中毒現(xiàn)象,臨床癥狀主要為皮膚瘙癢[1]。在對尿毒癥患者治療中,一般使用血液透析方式,但是,如果是重癥患者則可能導致皮膚瘙癢現(xiàn)象更嚴重。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發(fā)現(xiàn)甲狀旁腺激素水平提升,體內蓄積了大量的大分子毒素等。當患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后,患者可能發(fā)生不良情緒,這種情況下要對其穿刺十分困難,也可能發(fā)生感染,甚至引發(fā)死亡。而使用血液灌流能有效去除大部分毒素,臨床上經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獲得良好應用效果。文章將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診的90例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治療尿毒癥中實現(xiàn)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的療效以及對皮膚瘙癢的影響。
2020年3月—2022年3月,對就診沭陽醫(yī)院腎內科的90例尿毒癥患者做出分析,在期間予以不同治療方法,分別選擇45例患者進行對比分析。分組如下,對照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4︰21。年齡范圍25~76歲,平均(45.26±2.34)歲。透析時間為1~5年,平均(2.03±1.03)年。其中,原發(fā)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慢性梗阻性腎病、高血壓性腎損害分別為12例、9例、10例、14例。研究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3︰22。年齡范圍24~77歲,平均(45.23±2.32)歲。透析時間為1~6年,平均(2.04±1.05)年。其中,原發(fā)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慢性梗阻性腎病、高血壓性腎損害分別為14例、8例、11例、12例。
納入標準:均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患者病案資料完整;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癥狀。排除標準:其他發(fā)生瘙癢的患者;患者存在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他臟器功能者;精神障礙以及處于妊娠期的婦女等。
以上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以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臨床上所有操作均需要按照標準流程實施,并為患者提供動靜脈內瘺穿刺,給患者增加體外循環(huán)通路。在治療前的30 min,為患者增加肝素抗凝,將血流量控制為200 mL/min,增加碳酸氫鹽透析液流量,保證為500 mL/min。療程為8周。
對照組:為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血液透析治療,保證一次透析為4 h,1周3次,連續(xù)透析8周后對患者的血小板、生命體征等進行檢查。
研究組:應用血液灌流聯(lián)合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本次治療為每月2~3次,在實際實施中,應用血液透析機(生產廠家:珠海健帆生產),其型號為金寶AK96。期間,應用生理鹽水(500 mL)對患者的血路管、透析器進行沖洗,將其中的流速控制為10 mL/min,將血路管、透析器皿室側空氣完全排出。將透析器取下后,為其更換一次性建帆HA130血液灌流器,重點分析血流方向,及時使用生理鹽水(500 mL)將灌流器內的反滲透液排凈。在灌流器內,還需要增加普通肝素(生產廠家: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088,規(guī)格:2 mL︰1.25萬單位,劑量40 mg)和5%葡萄糖溶液,使其在內部循環(huán)大約30 min,最后再次使用500 mL含有30 mL的肝素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保證葡萄糖溶液能夠排干凈,利用串聯(lián)管將透析器與灌流器相互連接,以免發(fā)生嚴重滲漏情況。當肝素充分化后,為患者提供體外循環(huán),其中將灌流的速度控制為150~200 mL/min。觀察組治療中,首次的肝素劑量為30 mL,后期不斷追加。完成2 h治療后,將灌流器取下,基于泵前血路管增加生理鹽水(300 mL),保證灌流器內的血液能夠傳輸回患者體內,并進行常規(guī)的血液透析大約2 h時。對照組首次應用的肝素劑量為0.3~0.5 mg/kg,后期劑量追加為3~5 mL/h。其中,泡灌流器用普通肝素,泡完后串聯(lián)透析,并使用低分子肝素樣本總量,劑量控制為60 mL。以上的所有流程都需要嚴格實現(xiàn)無菌操作,避免發(fā)生感染、溶血等情況。療程為8周。
(1)治療效果:治愈說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如:皮膚瘙癢、食欲不佳等消失;有效說明患者的一部分癥狀得到緩解,整體情況趨于良好;無效說明患者的皮膚瘙癢、食欲不佳等癥狀仍然存在,甚至癥狀嚴重[2]??傆行?(治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并發(fā)癥: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灌流器凝血、低血壓、肌肉痙攣、滲血、出血等情況[3]。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灌流器凝血+低血壓+肌肉痙攣+滲血、出血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3)治療前后皮膚瘙癢評分:按照Dirk R Kuypers方法進行評分,其中主要分析患者的瘙癢抓撓程度、分布、頻率和睡眠干擾情況等。其中,抓撓后緩解程度:1分代表患者瘙癢程度不需要抓撓,2分代表不需抓撓,3分代表需要抓撓瘙癢,但是為持續(xù)性,后期無法緩解,4分說明盡管患者抓撓,也無法緩解瘙癢,5分在以上各個癥狀下還表現(xiàn)為焦躁癥狀;瘙癢分布情況:1分為單個位置瘙癢,2分為多個位置瘙癢,3分為全身瘙癢。頻率:瘙癢癥狀發(fā)作4次以上,每次為10 min計為4分,1次長時間發(fā)作,多次10 min,計為1分。睡眠干擾情況:因為皮膚瘙癢蘇醒1次計為2分,總分為14分,隨著分值的降低,說明患者改善情況越好[4]。
(4)治療前后血漿β2-MG、PTH水平:重點檢測和分析患者的血漿β2-MG(serum β2-microglobulin,β2-MG)、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5]。
本次的90例尿毒癥患者分析中,主要分析的指標為治療效果、并發(fā)癥、治療前后皮膚瘙癢評分和血漿β2-MG、PTH水平,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為95.55%,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為77.77%,比對后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如表2所示,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8.89%)較對照組(33.33%)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例(%)]
如表3所示,治療前,皮膚瘙癢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皮膚瘙癢評分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皮膚瘙癢評分比較(分,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皮膚瘙癢評分比較(分, ±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5) 3.45±0.24 1.34±1.05對照組(n=45) 3.44±0.22 2.57±1.03 t值 0.206 5.609 P值 0.837 <0.001
如表4所示,治療前,研究組的血漿β2-MG、PT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血漿β2-MG、PTH水平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β2-MG、PTH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β2-MG、PTH水平比較(±s)
組別 血漿β2-MG(mg/L) PTH水平(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5) 23.64±8.24 17.32±5.21 302.34±17.12 233.34±17.02對照組(n=45) 23.66±8.21 22.32±3.53 302.36±17.11 292.34±17.31 t值 0.012 5.329 0.006 16.304 P值 0.991 <0.001 0.996 <0.001
皮膚瘙癢作為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中可能產生的一種并發(fā)癥,該情況的產生是隨著患者血液透析時間的不斷增加,皮膚瘙癢癥狀越嚴重,發(fā)病率更高,長期很容易使患者出現(xiàn)抑郁、情緒不佳等現(xiàn)象。尿毒癥患者如果出現(xiàn)皮膚瘙癢情況,其發(fā)病機制是十分復雜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表現(xiàn)為幾個方面:第一,患者的皮膚干燥、疹癢。因為血液透析患者平時攝取的水分不足,汗腺、皮脂腺或者角質層變化明顯,加上自身分泌功能受到影響,皮膚無法獲取大量水分,從而發(fā)生皮膚干燥、瘙癢癥等情況。第二,鈣磷代謝紊亂[6]。因為尿毒癥患者的腎功能受到較大損傷,體內積累了大量磷離子,隨著β2-MG濃度增加,患者分泌的組胺炎性介質也在增多[7]。第三,繼發(f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8]。尿毒癥患者血磷水平高,這種情況下發(fā)生嚴重的繼發(f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現(xiàn)象,且大部分的分子物質分泌情況增加,特別是皮膚鈣鹽沉積增加后,給患者的組胺釋放帶來強烈刺激[9-10]。第四,也可能是因為飲食辛辣受到刺激,如:飲食攝取的高蛋白、高磷食物不充分,透析不徹底[11]。β2-MG作為一種分子物質清除率標志物十分重要,使用血液灌流技術的時候,都是基于活性炭吸附作用形成的,能對尿毒癥毒素非特異性吸附[12-13]。實現(xiàn)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的結合,能加強對β2-MG、PIH的過濾,降低并發(fā)癥的產生,患者的瘙癢情況也會得到控制。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為95.55%,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為77.77%,治療前,研究組的皮膚瘙癢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皮膚瘙癢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比對后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研究組的血漿β2-MG、PT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血漿β2-MG、PTH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比對后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姚梔芳[14]在《采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的臨床效果觀察》中,發(fā)現(xiàn)應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能將患者的毒素物質、炎性介質有效清除。結果說明,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結合應用,能將患者體內的血漿β2-MG、PTH水平降低,也能對患者的分子水平嚴格控制。
尿毒癥患者進行血液透析過程中,因為透析不夠充分,導致患者發(fā)生明顯的皮膚瘙癢等癥狀,皮膚瘙癢癥狀為常見現(xiàn)象,且皮膚瘙癢的嚴重程度一般隨著血液透析治療時間的增加,不斷嚴重,該并發(fā)癥的產生,主要是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時候,因為尿毒素的刺激給患者身體神經帶來影響,從而導致發(fā)生尿毒癥皮膚瘙癢等現(xiàn)象。目前,治療尿毒癥經常使用的方法為血液透析方法,經較短時間治療就能使患者的各項癥狀得到緩解[15]。但是,經長期治療后,治療效果不佳,主要是應用血液透析期間,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將患者的尿毒素有效清除,為患者補充更多能量,這些物質擴散到人體內,促使患者電解質、酸堿度更均衡。但是,治療完成后,因為血液透析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導致在對體內的小分子毒物清除的時候,導致清除不到位,治療效果不佳,長期情況下,就會使尿毒癥患者發(fā)生皮膚瘙癢等癥狀。當前,血液灌流為一種新型的血液凈化治療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利用吸附裝置將患者體內的毒素、外來毒物等清除掉。同時,該裝置在實際應用期間,其中的吸附裝置具備一定選擇性,其發(fā)揮的解毒效果良好。使用血液灌流對慢性腎衰竭、急性中毒患者治療期間,該方法能夠發(fā)揮較強的選擇吸附性,能將患者體內的大量分子毒性充分清除。但是,在某些程度上,該治療方法應用期間還無法保證患者體內酸堿度更均衡,會影響到患者體內的電解質。因此,治療尿毒癥疾病的時候,需要應用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的結合方法[16]。
綜上所述,為尿毒癥患者提供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結合治療,能使患者的治療效果良好實現(xiàn),能使患者治療不良反應降低,使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得到緩解,促使患者治療效率的提升,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