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鵬,聶堂哲,孫 鵬
(1.黑龍江大學 水利電力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2.中國農業(yè)大學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
黑龍江省地處中國東北,北緯43°26′~53°33′,東經121°11′~135°05′,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雨主要分布在夏季。北鄰俄羅斯,西鄰內蒙古,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總面積約45.48萬 km2,占中國陸地面積的4.9%,是中國土地面積排名第六的省份。
降水量、徑流和土壤含水量等氣象數(shù)據來源于Copernicus Programme官網的1981—2019年的ERA5-Land數(shù)據集。ERA5陸地中的大氣驅動由ERA5大氣變量的陸地場提供。本文研究所使用的季節(jié)尺度降水、徑流和土壤含水量等數(shù)據為各個季節(jié)對應月數(shù)據累加所得。
柵格徑流數(shù)據為ERA5-Land數(shù)據集中的總徑流,ERA5-Land數(shù)據集中的土壤含水量數(shù)據來自ECMWF綜合預報系統(tǒng),數(shù)據集包含4層土壤含水量數(shù)據,選取數(shù)據集中敏感程度適中的S2層(深度為7~28 cm)土壤的含水量作為研究對象。
Pettitt突變點檢測法最初是由A.N. Pettitt提出的一種直接利用秩序列進行變異點識別非參數(shù)的檢測方法,是研究水文序列變化和人類活動響應的統(tǒng)計方法之一[1]。Pettitt法能非常好的識別水文時間序列的突變點,且物理意義明確,可確定突變發(fā)生的時間,已被廣泛應用于水文變異診斷領域。假設時間序列中t時刻為最可能的變異點,將時間序列分為t時刻前后兩個部分,分別為x1,x2,…,xt和xt+1,xt+2,…,xN,該方法基于Mann-Whitney的統(tǒng)計量Ut,N,見式(1)~式(2):
(1)
(2)
|Ut,N|的最大值可以確定可能發(fā)生變異點的位置,用KN表示,其計算公式和顯著性檢驗公式見式(3)~式(4):
(3)
(4)
令α為置信水平,當p<α時,則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該方法在檢驗單個突變點上一般具有較好的準確性,但在變異點較多的情況下效果不佳[2]。本文選用α=0.05的置信水平,當p<0.05時,則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
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最初是由H.B.Mann和M.G.Kendall提出原理并進一步發(fā)展[3],因此,也被稱為Mann-Kendall(M-K檢驗法)檢驗法,是一種已經被廣泛應用的非參數(shù)統(tǒng)計檢驗方法[4]。非參數(shù)統(tǒng)計檢驗也被稱為無分布檢驗,該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不必事先假定數(shù)據的分布特征,定量化程度高、檢測范圍廣、計算方便,適用于順序變量和類型變量,因此,適用于對水文變量的趨勢檢驗[5]。本文采用Mann-Kendall方法對黑龍江省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和季節(jié)降水、徑流、土壤水長時間序列進行變化趨勢的分析。基本原理如下:
(1)計算順序水文序列的秩序列,見式(5)~式(6):
(5)
(6)
(2)假定時間序列服從隨機獨立,定義統(tǒng)計量見式(7):
(7)
式中:UF1=0;E(sk)和Var(sk)為sk的均值和方差。在x1,x2,…,xn相互獨立并具有同一連續(xù)分布時,可通過下式(8)~式(9)計算得出:
(8)
(9)
UFk為標準正態(tài)分布,它是按時間序列順序x1,x2,…,xn計算出來的統(tǒng)計量序列。再按時間序列逆序xn,xn-1,…,x1,重復上述過程,同時使UBk=-UFk(k=n,n-1,…,1),UB1=0。給定顯著性水平,如α=0.05,臨界值u0.05=±1.96,將UFk和UBk兩個統(tǒng)計量序列曲線和±1.96兩條水平線均繪制在同一圖上。
趨勢檢驗圖中,UFk線在臨界線內變動,表明曲線的變化趨勢和突變不顯著;UFk>0,則表示序列呈上升趨勢,UFk<0,則表示序列呈下降趨勢;當曲線超過臨界線時,表明上升或下降趨勢顯著[6]。若UFk和UBk兩條曲線在臨界線之間出現(xiàn)交點,則交點對應的時刻即為突變開始的時間;若交點出現(xiàn)在臨界線外或出現(xiàn)多個交點,可結合其他檢驗方法進一步判定是否為突變點。
3.1.1 突變性分析
通過Pettitt非參數(shù)檢驗法對黑龍江省1981—2019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進行變異點分析,結果見表1和圖1。
表1 黑龍江省年降水、徑流、土壤水變異點檢驗結果
圖1 黑龍江省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變異點檢驗結果(Pettitt檢驗法)
從圖中可以看出,年降水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為1998年,統(tǒng)計量為213,p=0.0228<0.05說明年降水序列的突變點檢測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年徑流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為2003年,統(tǒng)計量為211,p=0.0248<0.05說明年徑流序列的突變點檢測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年土壤水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為2000年,統(tǒng)計量350,p=1.1334×10-5<0.05說明年土壤水序列的突變點檢測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
3.1.2 趨勢性分析
對黑龍江省1981—2019年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運用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進行序列的長期趨勢變化分析,結果見圖2。
圖2 黑龍江省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趨勢性分析結果(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
從圖中可以看出,年降水序列的UF在1981—2019年期間一直<0,序列呈下降趨勢;在2000—2019年期間UF<1.96,序列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年徑流序列的UF在1981—2019年期間一直<0,序列呈下降趨勢;在1999—2019年期間UF<1.96,序列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年土壤水序列的UF在1981—2019年期間一直<0,序列呈下降趨勢;在2000—2019年期間UF<1.96,序列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下降趨勢,序列呈顯著下降開始的時間點與pettitt檢驗得到的突變點吻合。
3.2.1 突變性分析
通過Pettitt非參數(shù)檢驗法對黑龍江省1981—2019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進行變異點分析,結果見表2和圖3。
表2 黑龍江省季降水、徑流、土壤水變異點檢驗結果
圖3 黑龍江省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變異點檢驗結果(Pettitt檢驗法)
從圖中可以看出,春季土壤水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為2005年,統(tǒng)計量為260,p為0.0025<0.05,說明春季土壤水序列的突變點檢測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春季降水、徑流序列均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夏季降水、徑流和土壤水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均為1998年,統(tǒng)計量分別為195、203、219,p分別為0.0470、0.0344、0.0177,均<0.05,說明夏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的突變點檢測均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秋季降水、徑流和土壤水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均為2000年,統(tǒng)計量分別為202、196、292,p分別為0.0358、0.0453、0.0004,均小于0.05,說明夏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的突變點檢測均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冬季土壤水序列變異點可能發(fā)生的年份為2004年,統(tǒng)計量為260,p為0.0025<0.05,說明冬季土壤水序列的突變點檢測通過了置信水平為0.05的顯著性檢驗,認為檢測出的變異點為顯著突變點;春季降水、徑流序列均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
3.2.2 趨勢性分析
對黑龍江省1981—2019年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運用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進行序列的長期趨勢變化分析,結果見圖4~圖6。
圖4 黑龍江省季降水序列趨勢性分析結果(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
圖5 黑龍江省季徑流序列趨勢性分析結果(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
圖6 黑龍江省季土壤水序列趨勢性分析結果(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
從圖中可以看出,春季降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先呈顯著下降趨勢,后逐漸變?yōu)樾》仙厔?;夏季降水序列?981—2019年期間先呈小幅下降趨勢,后逐漸變?yōu)轱@著下降趨勢;秋季降水序列在1999年之后呈下降趨勢,后變?yōu)轱@著下降趨勢;冬季降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先呈下降趨勢,后逐漸變?yōu)樾》仙厔荨?/p>
春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現(xiàn)下降趨勢;夏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先呈小幅下降趨勢,后逐漸變?yōu)轱@著下降趨勢;秋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冬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
春季土壤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顯著下降趨勢;夏、秋、冬季土壤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均先呈小幅下降趨勢,后逐漸變?yōu)轱@著下降趨勢。
(1)由突變點檢驗分析可知,黑龍江省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均存在突變點,突變年份分別為1998、2003、2000年。黑龍江省春季土壤水序列突變年份為2005年;夏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突變年份均為1998年;秋季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突變年份均為2000年;冬季土壤水序列突變年份為2004年。
(2)由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可知,黑龍江省年降水、徑流、土壤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下降趨勢,三種序列在突變點前均為小幅下降趨勢,突變點后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春、冬季降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夏、秋季降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下降趨勢。春、夏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現(xiàn)下降趨勢;秋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冬季徑流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春季土壤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呈顯著下降趨勢;夏、秋、冬季土壤水序列在1981—2019年期間均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