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巖波
小兒肺炎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兒在發(fā)病期間會出現(xiàn)明顯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癥狀。細菌或者病毒是導致小兒肺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嚴重的患兒會有死亡的風險,因此,要積極觀察患兒的變化,如果出現(xiàn)明顯的呼吸急促、鼻翼煽動、喘憋或者口唇青紫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為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1,2]。頭孢呋辛鈉是一種半合成的第二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可有效抑制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在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單純應用一種藥物治療患兒臨床恢復時間比較長,有很大一部分患兒的治療效果不甚理想[3,4]。而維生素C、氨溴索、溴己新等藥物屬于輔助治療,與頭孢呋辛鈉聯(lián)用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基于此,本文重點研究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呋辛鈉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肺炎患兒,依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 例。其中實驗組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3.28±1.25)歲。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3.16±1.01)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②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同意;③符合小兒肺炎臨床診斷標準[5]。
1.2.2 排除標準 ①精神疾病患兒;②器官衰竭患兒;③意識障礙患兒;④凝血功能障礙患兒;⑤相關(guān)藥物使用禁忌患兒[6]。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兒應用維生素C 聯(lián)合頭孢呋辛鈉進行治療。在10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頭孢呋辛鈉(深圳致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75)100 mg/(kg·d),靜脈滴注,2 次/d;在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維生素C(新鄉(xiāng)東升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256)25~30 mg/(kg·d),靜脈滴注,1 次/d,連續(xù)治療7~10 d。
1.3.2 實驗組 患兒應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呋辛鈉治療。頭孢呋辛鈉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鹽酸氨溴索(國藥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58,規(guī)格:7.5 mg/支)用法用量:對患兒進行祛痰治療與預防治療,<2 歲患兒,2 次/d,7.5 mg/次;2~6 歲患兒,3 次/d,7.5 mg/次。可根據(jù)患兒的情況選擇與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即林格氏液)混合靜脈滴注使用。也可以對患兒進行靜脈推注治療,選用注射器泵給藥,靜脈注射時間至少5 min,連續(xù)治療7~10 d。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炎性因子水平。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痊愈:咳痰、咳嗽等癥狀明顯消失,體溫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聽診肺部濕啰音消失,肺部X 線檢查病灶完全吸收;有效:發(fā)熱、咳痰、咳嗽等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肺部體征好轉(zhuǎn);無效:臨床癥狀與體征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傆行?痊愈率+有效率。②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咳痰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③炎性因子包括IL-6、IL-10、IL-17、PCT。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兒咳痰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患兒IL-6、IL-10、IL-17、PCT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表3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肺炎主要是指肺間質(zhì)、肺泡與終末氣道之間發(fā)生的炎癥,由于小兒處于機體發(fā)育時期,呼吸系統(tǒng)功能發(fā)育并不完善,對于外來細菌并沒有足夠的抵抗能力,也是肺炎的高發(fā)人群,特別是在春冬季節(jié)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7]。在臨床上,一般肺炎的癥狀比較典型,患兒會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干咳、呼吸急促與發(fā)熱等癥狀,在咳嗽過程中,還會伴有大量的痰液,嚴重時會咯血。也有一部分患兒在深呼吸或者咳嗽的時候會出現(xiàn)胸痛癥狀[8]。但是一般肺炎在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是僅僅存在咳痰、咳嗽等癥狀,所以,在臨床上應該加強對小兒肺炎的鑒別診斷,盡早發(fā)現(xiàn)潛在的肺炎患兒,一旦經(jīng)過臨床確診后,應該對其進行積極治療[9,10]。
目前在臨床上,肺炎的主要類型以細菌性肺炎為主,基礎的治療方式就是抗炎治療。頭孢呋辛鈉是一種新型頭孢菌素類的抗生素,抗菌活性比第一代頭孢菌素要明顯很多,對各類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殺菌效果[11]。此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為,通過靜脈輸液將藥物輸送到人體血液循環(huán)中,直達肺部,主要作用于血液與肺部的細菌細胞膜,與細菌細胞膜上的青霉素可以有效結(jié)合,抑制細菌與細胞壁的合成[12]。同時,還能干擾細菌的繁殖,繼而抑制細菌的快速生長,促使細菌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最終達到直接殺死細菌的目的。因此,頭孢呋辛鈉被稱之為廣譜抗生素,其抗菌藥物可以快速到達患兒的感染部位,具有非常好的滲透性,并且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在臨床上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經(jīng)過臨床研究顯示,單純的應用頭孢呋辛鈉治療不能有效緩解患兒的咳嗽與咳痰癥狀,還需要配合其他的化痰藥物來促使呼吸道通暢。其中維生素C 是一種比較常用的輔助藥物,屬于一種透明質(zhì)酸酶抑制劑,可以增加患兒肺泡的通氣量,繼而改善肺功能,還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對自由基損傷的肺組織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幫助肺部組織快速修復[12]。而鹽酸氨溴索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治療小兒肺炎的藥物,可以有效抑制酸性黏多糖合成,同時對病變組織細胞分泌小分子黏蛋白產(chǎn)生較強的刺激性,分解患兒痰中的酸性黏多糖,患兒體內(nèi)的纖毛運動會受到一定的刺激,使其運動頻率不斷提高,服藥后,可以將藥物快速輸送至患處,改善患兒呼吸道的通暢程度,使肺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除此之外,鹽酸氨溴索對于細胞因子與四烯酸代謝產(chǎn)物的生成同樣具有強效的抑制作用,使中性粒細胞反應下降,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生成。本文研究顯示,實驗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咳痰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兒IL-6、IL-10、IL-17、PCT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呋辛鈉治療小兒肺炎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