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故鄉(xiāng)的年

      2023-03-07 08:20:15
      山東文學(xué)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長長鞭炮饅頭

      周 杰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又要過年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對于我來說,由兒時的期盼變?yōu)槠降?。雖然年年過年,卻再也找不回兒時的那種心情,那種意境,還有那遠去的熱烈和溫暖。不知從何時起,過年,早已成為一種勞累和負擔(dān)。年越來越近,心卻感到越來越遠。

      我的故鄉(xiāng)是禹疏九河之一的鬲津河邊(今漳衛(wèi)新河)的一個小村莊,美麗的鬲津河從村邊流過。每當(dāng)想起她帶給我童年那無盡的樂趣,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的心房。伴隨著四季的節(jié)奏,她也演繹著自己的風(fēng)情。她春季細水長流,兩岸楊柳青青;夏季奔騰咆哮,沿河鶯飛草長;秋季秋水蕩漾,滿目豐收景象;冬季大河冰封,一派北國風(fēng)光。銀裝素裹的季節(jié),也是我們盡情地享受冰雪帶來的歡樂時光。我們在冰上溜冰車,在雪地里打雪仗。當(dāng)我們在雪地里在冰河上盡情玩耍的時候,也是寒冬臘月最冷的時候。盡管天氣寒冷,但我們?nèi)匀贿€是喜愛冬天,因為心里還有一個暖暖的小小的喜悅——那就是快要過年了。

      那時的年,隆重而熱烈,還有一種神秘的儀式感。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為過年做準(zhǔn)備了。想著年前家里添些什么大件,給孩子們買些什么衣服,年關(guān)買些什么物品,甚至連鞭炮、年畫、菜品、餐具等很小的細節(jié)都做著精心的打算。

      進入年節(jié)的第一個節(jié)日就是臘八節(jié),也是我們盼年的第一站。這天每家都要熬臘八粥,粥里要有八樣食品。大人們都說,喝了臘八粥,才能過好年。其實“臘八日”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暖暖地喝上幾碗臘八粥,可以驅(qū)寒,讓孩子們遠離感冒,健健康康才能過好年。

      過了臘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臘月二十三。我們那里叫辭灶日,也叫“小年”,過得比較認真。每家每戶都蒸年糕、包餃子。蒸年糕是為了“粘上”孩子們的嘴,快到年了,不讓孩子們“瞎說話”,過年時最好不說話,非得說時,也得光說好話。即便是平日里脾氣不好的大人,此時也是和聲細語慈愛有加。辭灶是有儀式的,那就是在餃子出鍋時,先盛出兩碗供在灶臺上,然后燒上一疊燒紙,把那張陳年的灶王爺畫像也一起燒掉。焚燒完畢,將餃子湯淋一點在紙灰上,嘴里念念有詞,常常是請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之類的話語。然后磕一個頭,再貼上新的灶王爺畫像,就算祭灶完畢。

      過了“小年”,過年的節(jié)奏就按部就班地進行了。過了二十三,一天快一天。我們這里臘月二十四是崔口集,是離我們這里最近的一個大集,到了年關(guān)也叫“亂市集”。從這一天開始,就正式地準(zhǔn)備年貨了。記得那時常常纏著父親要跟著一塊去趕集,無非是饞集上的小吃和聽聽鞭市的鞭炮聲?,F(xiàn)在印象最深的是集上的煎餅,所謂煎餅無非就是用面糊和上蔥花,打上個雞蛋,然后放到平鍋子里攤熟。但那股香味卻遠遠地就能聞到,買一個吃上真是回味無窮,直到現(xiàn)在我還時時憶起,還能體會到那種蔥香味。

      俗話說得好“閨女買花,小子(男孩)放炮”,小時候?qū)Ρ夼诘陌V迷簡直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那時候崔口集的鞭市很大,就在鬲津河的橋頭兩側(cè)。我們趕崔口集都走鬲津河堤,鞭市開得很早,一上河堤,遠遠地就能看到鞭炮的閃光。再走幾里地,就能聽到鞭炮的響聲。由遠及近,越近越響,噼里啪啦,像炒“棒花”(玉米爆花)的聲音??斓奖奘?,遠遠地就能看到龍旗。所謂龍旗就是附近幾個較大的鞭炮作坊制作的龍形廣告旗,挑在高高的竹竿之上,有黃色的、紅色的、黑色的,上面寫著齊周務(wù)、崔西北、黃屯等各村作坊的名字。在鞭炮硝煙的烘襯下,隨風(fēng)飄揚,活靈活現(xiàn),仿佛一條條巨龍在云彩里游蕩。站在河堤上,眼里看著漫天的朵朵煙霧,耳朵里聽著鞭炮連續(xù)的“噼啪”聲、“二踢腳”震耳的“嘭咚”聲、“鉆天猴”尖利的“嗖吱”聲,相互輝映,那可真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幅壯麗的場景!

      趕完“亂市集”,就到了臘月二十五,這是每家每戶打掃屋子的日子,我們這里叫“抄屋”。早早地吃完早飯,一家人就開始往外拾掇能移動的所有屋內(nèi)的東西,將屋內(nèi)騰空以后,下一步就是掃屋了。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或木桿綁上新笤帚,大人們戴好口罩,用毛巾捂好頭部,把屋頂和四墻都細細地打掃一遍。那時候各家各戶都是土屋土墻,所以打掃起來塵土飛揚,非常臟。打掃完后,下一步就有我們的活干了,我們擦窗玻璃、擦桌子、擦板柜,把趕集剛買的新年畫貼到墻上。然后,再把屋外的東西擦干凈,一一搬到屋內(nèi),擺放整齊。每年的這一天最累,往往是一干就是一大天。不過,這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天,看到屋內(nèi)干凈整潔,滿眼一片新氣象,年味又濃了一層。

      從臘月二十六開始,各家開始發(fā)面蒸饅頭、蒸“花花”。待面發(fā)好以后,在外屋放好兩個長凳,把家中最大的厚木面板放在兩長凳中間,把發(fā)好的面放到板子上,上面撒上一層干面,兩個人用一根長長的搟面杖站在兩側(cè)開始壓面。待把這層面壓軟了,再上一層干面,壓軟后再上一層干面。就這樣大約上過五六層干面后,感覺壓不動了的時候,停止放干面,把板上的面團壓實,這時就可以移到屋內(nèi)炕上,用刀把面團切成小塊,一家人再用手揉面。這是最耗體力的活,盡管是隆冬季節(jié),但常常是累得滿頭大汗。把揉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做成長長饅頭,俗稱“長長餑餑”?;蛘甙讶嗪玫拿鎴F放到面模子里壓實后控出來,做成“花花”,過年后走親戚用。面模子有很多的花樣,有桃子、花籃、鯉魚、麒麟等等,應(yīng)有盡有。然后,再把做好的長長饅頭和“花花”放到炕頭上,上面蓋上厚厚的紗布,這叫醒面。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把醒好的長長饅頭拿出來,用一根根竹簽子插入饅頭,然后就下鍋蒸饅頭了。蒸長長饅頭要用專用的籠屜,籠屜內(nèi)有一個簾子,簾子上有許多正方形的小格子,長長饅頭就放在里面,一個格子一個饅頭,饅頭內(nèi)插的竹簽子,起到了骨架的作用,饅頭熟了后也不會彎曲。大約四十分鐘以后,饅頭出鍋。這時,滿屋的饅頭清香撲面而來,收獲的喜悅浸潤著每個人的心田。第一鍋饅頭出鍋往往是過了午后,連累帶餓,我們每人往往能吃上五六個剛出鍋的長長饅頭。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經(jīng)常是殺雞燉雞燉魚的日子。把家里不下蛋的雞,逮上幾只殺掉,用一個大碗接著雞血,殺雞多的時候,能接一大碗,凝固后炒菜吃,現(xiàn)在想想那可真是綠色食品,不摻任何添加劑。趁著雞的余溫未退,把雞毛拔掉,有時拔不干凈,就再放到鐵鍋里煮一下,然后撈出再拔干凈雞毛。隨后是燉雞燉魚,自己家先吃一頓,但往往是把雞頭魚尾等不好的肉盛上兩碗,好的雞肉魚肉留著年后待客用。就是這樣,小孩子們也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到了二十九這一天,上午沒買齊年貨的還可以再趕一次崔口集。下午我們打掃庭院,父親則鋪開紅紙,書寫春聯(lián)。那時的春聯(lián)往往是“人壽年豐”“春滿乾坤福滿門”之類老掉牙的祖?zhèn)魉渍Z,記的從我上初中以后,我們家的春聯(lián)就是我根據(jù)我家一年來的變化自己編了?,F(xiàn)在還記得一聯(lián):“幾下河南辟財源富達三江,數(shù)度酷暑換秋收豐到我家”。那時已經(jīng)包產(chǎn)到戶,那年是個豐收年,二哥開始去河南闖蕩經(jīng)商,開局很好,于是我就編了上面這副對聯(lián)。過年時,來我家拜年的人們都夸這副對聯(lián)好。

      貼完春聯(lián)就是燉肉和炸丸子、藕夾,記的在老家的時候,父親往往會燉一塊正方形的大方肉,這是留著除夕上供用的。這一晚的晚餐,對于小孩子來說就是啃骨頭,那簡直是一頓饕餮大餐。那時候的家庭條件不好,平時舍不得燉肉,所以說這天的晚餐是小孩子們最期盼的。

      終于熬到了年除夕,這天一早,父母早早地起床,炒菜“上供”。我們也被早早地叫醒,先開門放個鞭,叫“開門炮”。然后男人們帶著男孩子去給祖先上墳,其實就是去請祖先回家過年,俗稱“請神”。到祖墳后,先燒幾張燒紙點上三根香,然后放上一掛鞭,拿著三根香回家。等到家,母親已把上供的菜炒好,擺放整齊,有雞有魚有方肉。墻上掛著家譜,上下有兩個畫軸,紙的中間用墨線畫好了許多的格子,里邊填寫著祖宗的名諱。家譜前擺著香爐和蠟燭,當(dāng)然還有供品。父親把從祖墳上帶回的三根燃著的香,插入香爐內(nèi),隨后我們跟著磕上三個頭,這時“請神”才正式完畢。

      這是真正的開始過年了。上午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不僅中午吃,還要把晚上吃的餃子一塊包出來。因為之前所有的活都已干完,下午的時間是我們最愜意的了,也是大人們一年來最為放松的時光。我們常常爬上鬲津河堤,盡情玩耍。一路向下,來到鬲津河旁,沿河看那開始融化的冰層,看那冒出嫩芽的野菜,看那河對面微微泛綠的柳煙。真有那種“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的感覺,等待著“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天的到來。

      到了天黑,我們開始打著燈籠,走街串巷,嘴里喊著“平安無事嘍”,一路追隨,一路歡笑。等我們串完全村所有的小巷回來的時候,大人們已在巷口的大街上堆起了高高的秫秸垛,這是到了“烤末陽”的時候了。一般是每個巷口都有一堆秫秸,有住在這個巷里的各戶湊齊,然后點燃,一個院巷的人們圍攏在一起烤火,俗稱“烤末陽”。誰家人有病,就著重烤烤病人有病的部位,人們往往會說“烤烤就好了”。趕上家有喜事的戶,會多抱幾捆秫秸添火,然后有家人攥上一把未燃盡的秫秸拖回家中,放入灶膛。嘴里念念有詞,男孩大了父母給往家拖媳婦;孩子結(jié)婚了,家人給往家拖“小子”的等等,不一而足,根據(jù)自己的愿望來決定。這時,每家每戶還把鞭炮禮花都拿出來,大家一起放。那可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笑聲、歡呼聲、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等禮花鞭炮放完,火堆里的秫秸燃燒得也差不多了,這時看看秫秸垛往哪邊倒,倒向哪個方向,就預(yù)示著哪個方向的地收成好。

      隨后,各家各戶開始回家溜餃子了。溜餃子的燒柴,白天大人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都是家中最好的柴火,棉花柴或者豆秸、芝麻秸。俗語道:“年夜里燒花柴,出刀才;燒豆秸,出秀才?!睙ヂ榻展?jié)節(jié)高年年好,而且年夜晚“燒火”的必須是當(dāng)家人,在灶臺后面還要點上一根紅蠟燭。因為柴火好燒,灶膛里火光熊熊,鍋里的水很快就燒開了,掀開鍋蓋,蒸汽從門里洶涌而出。溜餃子時,都不讓小孩子靠前,怕的就是小孩子不懂事,說出一些不吉利的話來。餃子下鍋以后,大人們會叫著男孩子舉著早就綁好了鞭炮的竿子,來到大門外,鞭炮是家中最長最大的那掛,點燃后會響較長一段時間,俗稱“發(fā)碼子”。放完鞭后,餃子也熟了,大人們先盛上碗餃子,放到門外的供奉天地的供臺上。父親則領(lǐng)著我們點燃了燒紙后,就跪下向天地磕頭。隨后再盛上幾碗餃子,分別放在財神爺、灶王爺和家譜的供桌上。然后,一家人跪在家譜前,先燒紙,隨后再磕三個頭。神秘的儀式結(jié)束后,接下來就是小孩子們的慶典了。晚輩們要給長輩磕頭,晚輩們磕了頭,長輩們照例要給一點磕頭錢,也叫“壓歲錢”。最早是幾毛錢,隨后幾年就是五塊十塊了,錢盡管不多,但這已經(jīng)讓我們歡呼雀躍了。

      年夜里的餃子都包進幾個花生、紅棗等做餡的,誰吃著誰有福。有一年我為了吃到花生和紅棗的餃子,一口氣吃了很多,最后也沒吃到,結(jié)果撐得一宿沒睡好覺,差點撐壞了胃。

      大年初一一早,大人們會把我們早早地叫醒,一大家族湊在一起,挨家挨戶的給年老者輩大者拜年。這個時候,也是最能顯示誰家戶門大,誰家“小子”多,誰家“人煙旺”的時候。怪不得中國幾千年來重男輕女,也與這些風(fēng)俗有很大關(guān)系吧。到了下午,是每家每戶“送神”的時候。一大家族的人們集合到一起,去祖墳上墳。到了祖墳后,從輩分最大的祖墳開始,每個墳前都會放上一疊燒紙,然后逐次點燃??耐觐^后,下一個節(jié)目就是放鞭放炮。放眼望去,無邊的田野上,煙霧繚繞,鞭炮聲聲,煞是壯觀!

      隨后的幾天,就是串親戚拜新年。我們老家一般是初二走姥姥家,初三去姑家姐妹家,初四拜新親去岳父家,初五在家包餃子捏“小人”嘴,初六初七走走遠房親戚。就這樣,新年在期盼與忙碌中過完了。

      時節(jié)如流,回首望去,離家多年的我再也沒回故鄉(xiāng)過年。所有的一切都從指間流走,但故鄉(xiāng)的年我卻從未忘記,反而歷久彌新。

      猜你喜歡
      長長鞭炮饅頭
      鄉(xiāng)路彎彎 鄉(xiāng)路長長
      草原歌聲(2020年2期)2020-09-25 08:38:06
      “饅頭辦”沒了吧?
      路上的風(fēng)景真可怕
      小鞭炮
      小鞭炮
      買饅頭
      新鞭炮
      中國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鞭炮
      半個饅頭
      小說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4
      神奇探長道爾頓
      汝南县| 那坡县| 泽库县| 定安县| 金湖县| 巫山县| 汉沽区| 伊春市| 武夷山市| 隆林| 新昌县| 拜城县| 洞头县| 龙门县| 房产| 寿阳县| 神农架林区| 马山县| 丰顺县| 高青县| 罗甸县| 保定市| 栖霞市| 乐业县| 璧山县| 尖扎县| 宁南县| 潮州市| 渝北区| 芦山县| 德格县| 皮山县| 保亭| 建始县| 高青县| 孟村| 乐昌市| 玉林市| 贵溪市| 宜宾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