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混交模式對杉木-紅錐混交林生長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分析

    2023-03-04 08:16:40莫鐘柏曾戍秀楊連春
    鄉(xiāng)村科技 2023年24期
    關(guān)鍵詞:物量紅錐混交林

    莫鐘柏 曾戍秀 楊連春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高峰林場,廣西 南寧 530001

    0 引言

    森林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固碳、調(diào)節(jié)氣候、防風(fēng)固沙等功能[1]。同時,森林是重要的木材和非木材產(chǎn)品供應(yīng)源。為滿足人們對木材資源的需求,營造人工林是重要手段之一[2]。早期的營林工作以營造純林為主[3]。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工純林較低的生物多樣性、較弱的抗病蟲害能力等劣勢逐漸顯現(xiàn)。而營造混交林可為動物提供多樣化的棲息地和食物資源,有利于豐富生物多樣性,維護(hù)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同時,不同樹種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不同,混交林可降低病蟲害在整個林區(qū)的蔓延速度,從而減少對單一樹種的破壞,增強(qiáng)林分整體病蟲害抵御能力[4]?;旖涣种胁煌瑯浞N的凋落物能夠為土壤提供更豐富的養(yǎng)分,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并增加土壤肥力[5]。此外,不同樹種的生長周期和用途差異使得混交林的資源利用更加靈活,降低了經(jīng)營風(fēng)險。杉木-紅錐混交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下簡稱廣西)主要營林模式之一,其不同的混交模式對林分生長和土壤養(yǎng)分均有一定影響。為尋找廣西南寧市杉木-紅錐混交林適宜的混交模式,筆者以當(dāng)?shù)貒懈叻辶謭鰹檠芯繀^(qū)域,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對林木生長和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旨在為該地區(qū)的造林工作提供參考。

    1 研究區(qū)概況

    南寧市(東經(jīng)107°45′~108°51′、北緯22°12′~23°06′)位于廣西西南部,地形復(fù)雜多樣,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種地貌,最高海拔496 m[6]。南寧市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常綠,年平均氣溫21.6 ℃,年均降水量1 304 mm,主要土壤類型包括赤紅壤、沖積土、紫色土等。研究區(qū)所在的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位于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始建于1953 年,森林資源豐富,經(jīng)營面積達(dá)10萬hm2,森林蓄積量達(dá)700萬m3。

    2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廣西國有高峰林場2015 年營造的杉木-紅錐混交林。

    2.2 試驗設(shè)計

    2022 年秋季,在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選擇林齡相近的5 種不同混交模式的杉木-紅錐混交林作為研究對象,在每個林分內(nèi)設(shè)置1 塊100 m×100 m 的大樣地,共設(shè)置5個不同處理(見表1),然后沿每塊大樣地的對角線設(shè)置3塊20 m×20 m的調(diào)查樣地,即3個重復(fù)。

    表1 試驗設(shè)計

    2.3 林木生長量測定

    在每塊調(diào)查樣地內(nèi)進(jìn)行每木檢尺,測定每棵樹的樹高和胸徑。然后在每塊調(diào)查樣地內(nèi)的對角線處設(shè)置3塊1 m×1 m的采集樣方,采集樣方內(nèi)的凋落物層和半分解層放入檔案袋內(nèi),并使用野外天平稱其質(zhì)量。

    2.4 土壤養(yǎng)分測定

    在采集樣方內(nèi)使用環(huán)刀按五點采樣法采集0~20 cm 土層的土樣,測定指標(biāo)與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土壤養(yǎng)分測定指標(biāo)及方法

    2.5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Excel 軟件進(jìn)行數(shù)據(jù)記錄和預(yù)處理;使用SPSS軟件進(jìn)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最小顯著極差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進(jìn)行多重比較,分析不同處理下林木生長情況和土壤養(yǎng)分的差異性。

    3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處理下林木樹高差異

    由圖1 可知,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杉木樹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而紅錐樹高則呈逐漸升高趨勢;不同處理間杉木樹高、紅錐樹高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圖1(a)可知,T3處理杉木樹高最高,平均樹高為(13.003±1.140)m,顯著高于其他4 個處理(P<0.05);其次為T2處理,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P<0.05);T1和T4處理杉木樹高相對較小,平均樹高分別為(11.767±0.948)m和(12.034±0.758)m,二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T5處理。由圖1(b)可知,T5處理紅錐樹高最高,平均樹高為(10.226±0.572)m,顯著高于其他4 個處理(P<0.05);其次為T4處理,顯著高于其他3 個處理(P<0.05);T2和T3處理紅錐樹高相對較低,平均樹高分別為(8.074±0.583)m和(8.119±0.659)m,二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T1處理。

    圖1 不同處理下杉木和紅錐樹高的多重比較

    3.2 不同處理下林木胸徑差異

    由圖2 可知,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杉木胸徑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而紅錐胸徑則呈逐漸減小趨勢;不同處理間杉木胸徑、紅錐胸徑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圖2(a)可知,不同處理下杉木胸徑表現(xiàn)為T3處理>T2處理>T4處理>T1處理>T5處理,其中T3處理杉木胸徑最大,為(17.851±1.531)cm;T5處理杉木胸徑最小,為(11.865±0.989)cm。由圖2(b)可知,紅錐胸徑表現(xiàn)為T1處理>T2處理>T3處理>T4處理>T5處理,其中T1處理胸徑最大,為(16.072±1.178)cm。

    圖2 不同處理下杉木和紅錐胸徑的多重比較

    3.3 不同處理下凋落物量差異

    由圖3 可知,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不同處理下凋落物量呈逐漸增加趨勢,且各處理凋落物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T5處理林下凋落物量最多,為(5.452±2.013)t/hm2;T1處理林下凋落物量最少,為(2.783±0.846)t/hm2。

    圖3 不同處理下凋落物量的多重比較

    3.4 不同處理下土壤養(yǎng)分差異

    3.4.1 不同處理下土壤氮素差異

    由圖4 可知,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土壤全氮和有效氮質(zhì)量分?jǐn)?shù)均呈逐漸增加趨勢;不同處理間土壤全氮和有效氮質(zhì)量分?jǐn)?shù)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圖4(a)可知,T5處理土壤全氮質(zhì)量分?jǐn)?shù)最高,為(2.197±0.122)g/kg,與T4處理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其他3 個處理(P<0.05);其次是T4處理,土壤全氮質(zhì)量分?jǐn)?shù)為(1.986±0.153)g/kg,與T3處理差異不顯著,但高于T1、T2處理(P<0.05)。由圖4(b)可知,T5處理土壤有效氮質(zhì)量分?jǐn)?shù)最高,為(171.544±26.511)g/kg;T1處理土壤有效氮質(zhì)量分?jǐn)?shù)最低,為(79.113±13.117)g/kg。

    圖4 不同處理下土壤全氮和有效氮質(zhì)量分?jǐn)?shù)的多重比較

    3.4.2 不同處理下土壤磷素差異

    由圖5 可知,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土壤全磷質(zhì)量分?jǐn)?shù)差異不顯著(P>0.05),但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呈顯著增加趨勢(P<0.05)。由圖5(b)可知,各處理間土壤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T5處理土壤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最高,為(4.931±0.274)mg/kg,與T4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其次為T4處理,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為(4.521±0.348)mg/kg,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P<0.05);再次為T1和T3處理,分別為(3.253±0.181)mg/kg 和(3.143±0.196)mg/kg,二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T2處理(P<0.05)。

    圖5 不同處理下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的多重比較

    3.4.3 不同處理下土壤鉀差異

    由圖6 可知,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土壤全鉀質(zhì)量分?jǐn)?shù)變化不大,各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有效鉀質(zhì)量分?jǐn)?shù)呈增加趨勢,各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圖6(b)可知,T5處理土壤有效鉀質(zhì)量分?jǐn)?shù)最高,與T3、T4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T2、T3和T4處理間差異不顯著,T1處理土壤有效鉀質(zhì)量分?jǐn)?shù)最低,為(28.400±2.367)mg/kg。

    圖6 不同處理下土壤全鉀和有效鉀質(zhì)量分?jǐn)?shù)的多重比較

    4 結(jié)論與討論

    杉木-紅錐混交林是廣西主要營林模式之一,此次研究分析了南寧市不同混交模式對林木生長量和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并得出以下結(jié)論。

    第一,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杉木樹高和胸徑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而紅錐樹高則呈逐漸升高趨勢,胸徑則呈逐漸減小趨勢,其中T3處理杉木的樹高和胸徑最大,T5處理紅錐樹高最高,T1處理紅錐胸徑最大。

    第二,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林下凋落物量呈逐漸增加趨勢,其中T5處理凋落物量最多。這可能與闊葉樹種比例的提高有關(guān),一般而言,針闊混交林的森林群落生物量會明顯高于針葉純林[7-9]。

    第三,隨著杉木混交比例的不斷降低,土壤全磷、全鉀質(zhì)量分?jǐn)?shù)變化不大;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呈增加趨勢;有效鉀質(zhì)量分?jǐn)?shù)呈增加趨勢,但增加幅度不大。其中,T5處理土壤有效氮、有效磷質(zhì)量分?jǐn)?shù)最高;T3、T4和T5處理的土壤有效鉀質(zhì)量分?jǐn)?shù)最高。石昊楠等[10]也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杉木混交比例在50%~70%更有利于土壤養(yǎng)分的積累,與此次研究結(jié)論一致。

    綜合來看,在杉木林內(nèi)適當(dāng)混交紅錐對杉木林生長具有促進(jìn)作用,對紅錐樹高生長也有促進(jìn)作用,但對其胸徑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由于紅錐為闊葉樹種,隨著其混交比例的提高,混交林林下凋落物量及土壤養(yǎng)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當(dāng)杉木-紅錐混交比例超過7∶3 后,杉木樹高、胸徑生長量和紅錐胸徑生長量均有明顯降低。農(nóng)輝林等[11]也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7杉、3 錐的混交比例,林分生長指標(biāo)最好。因此,在生產(chǎn)實踐中推薦杉木與紅錐以7∶3的比例營造混交林。

    猜你喜歡
    物量紅錐混交林
    模擬降雨下枯落物調(diào)控坡面徑流特征分析
    地下水(2023年5期)2023-10-13 06:03:28
    珍貴樹種紅錐的培育和管理技術(shù)要點
    紅錐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紅錐造林技術(shù)試驗研究及分析
    營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術(shù)分析
    造林密度對米老排凋落物量及動態(tài)的影響
    植物研究(2017年5期)2017-11-10 01:47:20
    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調(diào)查
    桉樹純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規(guī)律的分析
    紅錐種質(zhì)早期生長表現(xiàn)
    美姑县| 牟定县| 武隆县| 仁怀市| 泸州市| 东山县| 岑溪市| 正阳县| 湘西| 从江县| 肥乡县| 柯坪县| 铜山县| 南川市| 岐山县| 鲜城| 香港| 同仁县| 启东市| 余干县| 渭南市| 绥德县| 贵德县| 城固县| 柞水县| 拉孜县| 东乡族自治县| 行唐县| 柏乡县| 汨罗市| 公主岭市| 新沂市| 电白县| 博爱县| 斗六市| 来宾市| 东乌珠穆沁旗| 盘山县| 富蕴县| 宁乡县|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