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顏
游燈一般是在夜晚。作為元宵節(jié)民俗之一,在贛南近四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諸多村落里,久遠地承襲著。
想象一下,一條燈的長龍游走在暗夜的曠野中,穿過屋場,穿過田塅,穿過幽林,燈火明明滅滅,時隱時現(xiàn),多么像整個世界正在被光亮和溫暖穿透。你聽見人聲高低起伏,忽而沸騰,忽而肅靜,在村莊內(nèi)外久久回蕩,一種非同尋常的喜悅于是漫過了你的內(nèi)心。
正月十五日傍晚,從寧都縣城,趕到東山壩鎮(zhèn)大布村,為的就是進入一場盛大的游燈活動。事實上,這幾乎是我自童年起便開始亟盼彌補的缺失。
我的老家麥菜嶺是沒有游燈習俗的,記得兒時想去趕一次元宵的熱鬧,需要到幾里地外的圩上。那里有許多童男童女被大人裝扮得花枝招展,騎著紙做的馬燈,耀武揚威(也許是因為我太過仰慕而產(chǎn)生的錯覺)地行走在街巷中。那馬的嘴巴一張一合,煞是可愛。我多么想像他們那樣穿上彩色的戲服,扎上圍腰,耍一回燈啊,哪怕只是騎一匹假馬撒歡奔跑一次也好。然而那是不可能的,誰叫我是別村的人呢。即便是這樣的圍觀機會,也不可能每年都有。
游燈,在大布村也叫“過燈”,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迄今已傳承千年。燈游到哪兒,便意味著將吉祥和好運送到哪兒。人們對火的崇拜由來已久,應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帶來光,帶來暖,帶來烹食方式的根本轉(zhuǎn)變,被人類奉若神明也就理所當然了。而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神圣的火又演繹成了香火或燈彩,以民俗節(jié)慶的方式廣泛地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
贛南客家地區(qū),完整地保留了興于上古時期的燈彩活動,將對火的崇拜牢牢地固定在鄉(xiāng)村民俗里,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傳承機制,又逐漸生發(fā)出花樣繁多、各不相同的燈種。如果放眼寧都各鄉(xiāng)鎮(zhèn),會發(fā)現(xiàn)每個村莊都有自己主打的燈種,這些燈種,經(jīng)過千百年一以貫之的“過燈”儀式,已經(jīng)升華為村民們特定的精神圖騰。
譬如兔子燈,便是大布村村民每年必扎必游必供奉的燈。
走進大布村李氏祠堂的時候,剛剛?cè)胍?,祠堂里已是熱鬧非凡。響器班不停歇地演奏著歡快的樂曲,舉著兔子燈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虔誠地等待儀式的開始。有老漢抽著煙卷閑聊,有婦女扎著堆兒笑鬧,有青年撥弄著手機,臉上浮起外人不明所以的笑意。最可愛的要數(shù)那些兔子一般歡蹦亂跳的孩子,他們尚不諳世事,只是單純地為著難得一見的熱鬧和喜慶拍手歡呼,為著大人能將兔子燈讓自己提一會兒感到無比快樂。他們晃悠著那盞燈,像晃悠著一顆來自天上的小星星,眼睛里寫滿了驚喜。
這滿屋子的兔子燈,無不用一桿細竹挑著,以紅、綠、白三色的紙糊貼,中間亮著一盞燈。燈火透過三種顏色的紙映現(xiàn)出來,便有了搖搖曳曳的迷離意味。我見那燈身圓滾滾的,像盛開的蓮花,怎么也不像一只兔子。經(jīng)當?shù)厝酥更c,才知道整個兔子燈是由一母二仔三個并列的兔子頭組成的,中間那只更大的兔子是母兔,旁邊的兩只是小兔,三只兔子相抱成團,于是構成一個凹凸有致的圓。
這當兒,要想和人說話,聲音是靠吼的,還得對方非常配合地附耳過來才行。組織活動的頭人在百忙中走了過來,面色黧黑,鼻腔里呼出一股淡淡的酒氣,神色中透著隱隱的興奮勁兒?!拔覀兇謇镂迩Ф嗳丝冢磕甓家螣?,每家每戶出一盞燈?!彼f著,環(huán)顧了一下祠堂里滿滿當當?shù)某譄羧耍路鹨晃恢笓]千軍萬馬的大將,滿意地檢視著自己的兵力。我問為什么這座村莊選擇了兔子燈?他說,兔子繁殖能力強,寓意著多子多福。
我突發(fā)奇想,古代的燈彩活動,會不會有各個村莊聚在一起比燈的賽事或集會?為了不那么單一,便追求各村所出燈種不同。這里面,必然也會有攀比和較量,比人多勢眾,比燈彩的別致,比燈火的輝煌,比儀式的隆重,比內(nèi)涵的深刻。想來,各村莊在出燈前必有計議和決策,對擇定的燈種也必作精神寓意的百般提煉。當然,這樣的猜測無處可考,不可當作定論。
可以確定的是,在大布村,兔子被村民們奉為吉祥之物,幾乎每戶人家都會扎兔子燈。尤其是盼望添丁的人家,更為鄭重。人們還把它稱為灶腦燈,意味著家中灶火常亮。以竹篾做骨架,三色的紙糊燈身,中間安放一碗用茶油浸泡的白米,米中插上燈芯草,巡游時便可將燈芯點燃。年復一年,他們愿意在正月里靜心靜氣,慢工出細活地為自己家做一盞象征吉祥的燈。他們相信,燈是迎神接福的,可祈求神靈保佑,可期盼五谷豐登,可照出人畜興旺??傊?,所有的美好愿望,都寄寓在這燈火之中了。
只是如今,很多人家都懶得動手了,花二十元錢買一個便是。扎燈的手藝人便忙得不可開交,尤其是這樣的手藝人越來越少之后。我注意到村民們手中提著的兔子燈,里面點的已不是原始的燈芯,取而代之的是不怕風吹雨打的充電燈。
時代變了,許多事物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每年必出的燈和家家必參與的古老儀式。
晚上七時整,隨著一陣鏗鏘的鑼鼓聲,儀式準時啟幕了。舞龍隊踩著響器的節(jié)奏,開始環(huán)繞著祠堂的天井轉(zhuǎn)圈。走在最前頭的男人舉一只大紅的龍珠,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轉(zhuǎn)動著那圓圓的大珠子,是為逗龍。隨后出現(xiàn)的是龍頭,大張著嘴巴,齜著又尖又長的白牙,活靈活現(xiàn)地左搖右晃,好像隨時要將面前的龍珠咬進嘴里。龍身和龍尾由十幾個人舉著,逶迤而行。他們無不身穿金燦燦的短打黃衣,扎著黃頭巾,扮相頗有些隔世的古味。
一位老者在祠堂正中央蹲下,將一大串爆竹松開,盤成一個圈擺在地面上,點著引線,從容地起身后退。霎時,“噼哩啪啦”的響聲蓋過了人聲,蓋過了響器,一股濃烈的硝煙味從火花四濺處彌漫開來,圍觀的村民們略微后撤了身子,幾個膽大的男孩子捂著耳朵,興奮地跺著腳,急不可耐地等待鞭炮燃盡,好搶奪一兩個脫逃了使命的炮仗。
祠堂是大布村李氏的祖祠,石立柱,木雕梁,頗見氣派,“李氏大布族宗祠重修竣工典禮”的大橫幅還掛在廳堂正中。整座祠堂面積闊大,可容納千人聚集,少說也有幾百年歷史了。宗祠是客家人必不可少的凝心聚力的建筑,也是一個宗族是否繁榮興盛的象征,所有的節(jié)慶活動和紅白喜事都要在這里舉行。從這座祠堂的講究可推知,當年的李氏可謂富庶旺族。事實上,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名叫塘角的自然村,而整個大布村還林立著許多氣勢恢宏的古老祠堂。別看大布如今只是一個村莊,早在南北朝時期,這里曾是虔州縣(寧都縣的前身)的縣城。在千年的歲月流變中,象征地域昌盛的祠堂保留了下來,象征虔州遺風的游燈習俗也流傳了下來。經(jīng)由宗族的代代傳承,那些約定俗成的鄉(xiāng)風民俗自有其生生不息的內(nèi)在生命力。
頭人鄭重地告訴我,村子里不僅有李姓,還有羅姓,這個姓雖人口較少,但也不能忽視,每年的游燈,務必繞到他們家門前去,為他們送去吉祥福氣??图胰说亩赜H睦鄰,在參與人數(shù)最為廣泛的民俗活動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頭人的敘述中,這個夜晚他們還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慶祝村莊里的吉事。走村串戶游燈之后,村民們會依照血緣區(qū)分開的家族或房分,提著兔子燈,分別前往事先議定好的人家,好生熱鬧一番。這樣的人家,無不是年前收獲了大喜的,有的是考出了大學生,有的是新娶了媳婦,有的是降生了新丁。主人家會備好茶點、酒席,以最盛大的熱情,迎接并招待這些前來賀喜的鄉(xiāng)親。無論老小,男女,來的都歡迎,因為,兔子燈隊的到來,象征著這個家庭的好運勢更加如火如荼。人們會挨挨擠擠地或站或坐,濃釅的米酒喝下一碗又一碗,恭賀的話語送出一堆又一堆,直到各自盡興歸家。
當我的思緒和注意力回到儀式的進程中時,二十多米長的龍燈已從祠堂里逶迤而出,每家每戶的代表人也擎著兔子燈緊隨其后,陸陸續(xù)續(xù)步出祠堂。在祠堂門口的空地上,舞龍隊有了騰挪的空間,先是來了一段金龍狂舞。逗龍者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躍動著身子,又是逗引,又是躲閃,將一個大龍珠舞得像是生了風。舞龍頭者則表演著餓龍撲食的樣子,撲前撲后,煞是賣力。其余龍身龍尾配合著左右扭動,翻轉(zhuǎn),像是在夜色里畫了一條流動的金色線條。
與此同時,煙花在夜空中升騰,伴著熱烈的鳴響,炸開一朵朵艷麗之花。有噴花式的,旋轉(zhuǎn)式的,也有火箭式的,瞬間升上高空,發(fā)出尖利的叫聲。眾多品種的煙花被密集地燃放,甚至都來不及此起彼伏,只是一股腦地響著,炸著。蒼穹被點亮,被裝飾,宛如一張巨大的黑幕布,容納下所有的點綴。而我已被這亂哄哄的場景炸得暈頭轉(zhuǎn)向,差點與同伴走散。不時感覺到有什么東西掉落在頭上,心知必是煙花燃盡的殘余物,趕緊戴上羽絨服的連帽。
煙花尚未落幕之際,游行的大隊伍就披著星星點點的花火出發(fā)了。龍燈隊走在最前面,成百上千的人提著兔子燈跟在后面。自然,也有許多雖未提燈,但一同加入了游行隊伍的村民。響器班亦不曾怠惰,鑼鼓喧天,嗩吶嘹亮,鐃鈸清脆。人們踩著器樂的節(jié)拍,足底便仿佛安裝了彈簧,走起路來格外帶勁。我混跡于隊伍的尾巴里,只看見小路上已蜿蜒著一條燈火的長龍,龍頭早已是我目力所不能及的了。
我多么想跟著隊伍走完所有的路程,然而我終究是個局外人,走著走著,就像一只失了群的孤雁。在大布村,我不屬于李氏,也不屬于羅氏,我只能停下來,遠遠地觀望著天幕下的繁星點點,看著它們愈來愈遠,看著那彎彎曲曲的光的線條搖曳著匯入夜幕。一個看客的進入,總是那樣格格不入,并永遠找不到歸屬感。源自童年的遺憾,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切近與疏離中延續(xù)著,似乎陷入永無止境的單曲循環(huán)。
我知道,他們正將人間的煙火氣帶到田埂上,帶到池塘邊,他們還將浩浩蕩蕩地走家過戶,穿街過巷,在村莊里完成一次大回環(huán)的游燈儀式,最后又一次齊聚在祠堂里,共同告慰先靈和祖宗:這一年,李氏子孫仍舊活得如此興旺,如此歡喜。他們是大布村的人,村莊里生著他們的根。世世代代,有那燦爛的燈火,照耀著他們的來處和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