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溥
(湘中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湖南 邵陽 422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的重大概念,精辟闡述了其科學內涵,著重強調了“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1]。偉大建黨精神既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源頭,又是高校鑄魂育人的生動教材。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陣地,應主動承擔起引領大學生繼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任務。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教育與引導大學生筑牢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養(yǎng),勇?lián)鷷r代使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應聚焦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的學習。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立足高校鑄魂育人的價值導向,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對偉大建黨精神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分析,深刻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形成系統(tǒng)全面的科學認知,以高度的理論自信助推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1.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靈魂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來源。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不僅是反映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更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金鑰匙。中國共產黨堅持真理,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精準研判社會發(fā)展之趨勢,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真理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全過程,并不斷深化對真理的認知和運用,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追求真理的政黨屬性。建黨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作為自己的理想信念。共產黨人追求的理想信念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要求,反映中國人民根本利益所在,體現(xiàn)中國人民追求共同富裕、實現(xiàn)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愿望。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靈魂[2]。百年的黨史歷程表明,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進程,也是一個偉大政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進程,更是一個偉大民族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進程。
2.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內核
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重要內核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從理論上看,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理論源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它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社會主義、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它為中國共產黨人樹立了堅定的理論自信和歷史自覺,為中國社會發(fā)展指明了正確航向,構建了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主旨。從歷史上看,近代以來的農民運動及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都未能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順應歷史發(fā)展大勢,把黨的宗旨思想、國家的前途及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提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實現(xiàn)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共同奮斗目標,有力彰顯了偉大建黨精神。以黨的百年歷史發(fā)展為線索,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zhàn)、自強不息,在團結奮進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譜寫了一曲民族復興的奮斗贊歌。著眼于宏闊的歷史視野,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歷史過程是中國共產黨人奮力實現(xiàn)共同奮斗目標與追求遠大理想的歷史過程,也是彰顯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過程。
3.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法寶
百年黨史表明,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既是中國共產黨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中國共產黨人的斗爭精神,既有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基因,又有源自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本原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敢于斗爭的操守、膽魄和政治品格。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發(fā)揚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是我們黨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重要法寶。無數(shù)革命先驅的實踐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生動寫照。據相關部門統(tǒng)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萬人。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愿意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偉大建黨精神之所以能生生不息,靠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偉大精神。
4.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主旨
面對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中國共產黨從不退縮,靠的就是共產黨人內心對黨的堅定信仰。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主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人民的立場。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品質,彰顯了對黨的情感、態(tài)度,是對黨組織的自覺服從。中國共產黨人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的利益,不摻雜個人私利?!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3]。不負人民,當下就是把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用擔當實干把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要求全體黨員干部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嚴格對照黨章,認真執(zhí)行黨的決定,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用不懈奮斗創(chuàng)造屬于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對黨忠誠與不負人民都以人民利益為中心,兩者之間高度統(tǒng)一,不負人民的前提是要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要確保不負人民。因此,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口號,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做到的,它要求全體黨員在思想上要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在政治上要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在行動上要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在責任上要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豐富的教育價值。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豐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及提升大學生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積極性等作用。
1.有助于豐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新媒體平臺的大量出現(xiàn),使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多元。大學生借助電腦、手機等網絡媒介能實時了解黨的最新思想理論,實現(xiàn)師生信息獲取和溝通的平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深化拓展和有益補充。發(fā)揮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優(yōu)勢,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是關鍵舉措。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百年奮斗歷程的濃縮史,內容豐富,包含共產主義、家國情懷、使命擔當?shù)确矫?涉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中,能夠汲取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營養(yǎng),有助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建設,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供給質量。
2.有助于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5G的快速普及,萬物互聯(lián)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學習生活與網絡密不可分,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的必需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主體是教師,傳播的對象是大學生。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期,該時期形成什么樣的價值觀會決定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當下,由于大學生價值觀念具有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等特點,使其在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資源時,容易被網絡上的各種觀點所誘惑而陷入迷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占領網絡意識形態(tài)主陣地,做好正確輿論導向,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皥允乩硐?、堅持真理”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靈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偉大精神的深刻內涵,將其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夠讓大學生真切領悟到革命先輩不怕犧牲、堅持真理的精神力量,強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認同和信仰。因此,深挖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價值,以學生的視角進行闡釋解讀,能夠提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學生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積極性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改變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借助網絡平臺可以提升偉大建黨精神在高校的傳播力。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網絡平臺,能夠了解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掌握程度,把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實時交流;另一方面,大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能夠更深入參與討論偉大建黨精神的相關主題,更便捷地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的根本體現(xiàn),是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其內容高度概論了黨的百年奮斗實踐過程,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論深度,更有實踐厚度。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于要因時而進、因形而活。因時而進就是要把握好時代主題,因形而活就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好偉大建黨精神體現(xiàn)的內涵及時代價值,善用互聯(lián)網資源,發(fā)揮好網絡立德樹人的功能,積極回應時代發(fā)展課題,匡正網絡上傳播的不良思想。偉大建黨精神是新時代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將其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提升大學生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積極性,筑牢大學生理想信念,凝聚大學生為民族復興的青春力量。
推動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對偉大建黨精神資料的收集、挖掘、整理和利用,組建融入教育研究中心。通過完善網絡平臺,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的網絡精品課程,注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創(chuàng)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學習形式,從而構建研究中心管理、網絡精品課程建設及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三位一體”的融入模式。
1.組建偉大建黨精神網絡研究中心,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偉大建黨精神內涵豐富,是紅色文化的活水源頭,是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及制度文化的統(tǒng)一整體。要用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實現(xiàn)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全覆蓋。提高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水平,就要加強校黨委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組建偉大建黨精神網絡研究中心。一方面,在校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整合校各部門力量,優(yōu)化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頂層設計。高校黨委要發(fā)揮統(tǒng)領作用,構建多部門協(xié)同配合的工作體系,統(tǒng)籌協(xié)調好學校宣傳部、教務處、學工處、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多部門參與中心建設,并明確各部門的權限和職責,形成多方聯(lián)動合力機制,切實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面,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專業(yè)化的運營隊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精通網絡技術,有效引導學生接受教育,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因此,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技術水平是重點。網絡思想政治教師不僅要主動向校內計算機專業(yè)教師請教學習,更要主動和校外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家進行合作交流,深入發(fā)掘與研究偉大建黨精神融入的重點內容,組建專業(yè)研究隊伍,建設好研究基地。總之,高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面對互聯(lián)網挑戰(zhàn),培養(yǎng)一支政治素養(yǎng)強、網絡水平高的網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為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整合網絡資源,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網絡精品課程
網絡具有豐富的偉大建黨精神資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提供了便利。一方面,要整合網絡資料,加快高校網絡精品課程建設[4]。網絡上的微課、慕課等平臺,具有題材新穎、內容精練、時長短等特點,不僅能傳播偉大建黨精神,還能承載其他教育內容,深受新時代大學生喜愛。高校要組織網絡思想政治教師收集和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相關資料,利用集體備課平臺,精心編輯視頻作品,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系列精品微課、慕課。通過微課等形式,向大學生講述中國共產黨建黨的艱辛歷程,闡述蘊含其中的偉大建黨精神。另一方面,整合學校各方資源,打造網絡精品課程媒介平臺。目前,很多高校及其所屬二級學院都有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賬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整合學校各方資源,精心打造偉大建黨精神宣傳教育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號及抖音賬號。同時,可以開展黨史微視頻及微電影競賽活動,引導大學生自行組織拍攝視頻,評選優(yōu)秀視頻作品,投放到學校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宣傳教育,使學生不僅能更主動地了解與掌握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價值,還能提升其團結協(xié)作能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創(chuàng)新網絡思政平臺學習形式,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
當代大學生思維多元,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想象力,傳統(tǒng)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順應時代發(fā)展變化,在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盡量滿足大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相對于線下思想政治教育,線上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樣、方法多變,對其合理運用可以達到覆蓋面廣、針對性強、導向明確、氛圍濃厚的教育效果。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用新媒體技術,把思想政治、網絡技術、偉大建黨精神及時政等元素結合起來,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比如,抖音短視頻很受大學生追捧,可以組織短視頻拍攝競賽,將短視頻與偉大建黨精神有機融合,形成一系列黨史短視頻作品。同時,利用熱門網絡歌曲傳唱度高的特點,與高校的音樂教師、藝術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一批符合青年特征及時代要求的紅色歌曲,激發(fā)大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此外,有條件的學??梢晕袑I(yè)人員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紀錄片,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增強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真實體驗。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和實踐上具有可操作性。在“互聯(lián)網+”時代,二者的充分融合更能彰顯偉大建黨精神的教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用新媒體技術,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效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實現(xiàn)線上線下聯(lián)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