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鳳 杜桂春
因病程長,治療效果不佳,加之對于疾病的相關知識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以致大部分耐藥肺結核患者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中失去信心。耐藥肺結核并發(fā)癥較多,患者經(jīng)濟負擔高,造成其治療依從性較差,甚至自行停藥,不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以致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影響患者的康復和生活水平[1]。集束化護理指集合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方案處理某種難治的臨床疾患,是臨床主要針對一些較為難以治療疾病所采取的護理措施。筆者針對耐藥肺結核患者應用集束化護理措施,以評估其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預后的效果。
1.研究對象:選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治療的耐藥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100例。根據(jù)患者入院時間,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其中,對照組有男性35例(70.0%),女性15例(30.0%),平均年齡為(54.20±1.32)歲,患病平均時長(6.21±0.31)年,耐1種藥物者有30例(60.0%),耐多種藥物者有20例(40.0%);觀察組有男性38例(76.0%),女性12例(24.0%),平均年齡為(59.10±1.04)歲,患病平均時長(6.03±0.25)年,耐1種藥物者有30例(60.0%),耐多種藥物者有20例(40.0%)。本研究已經(jīng)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護理方法:(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屬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健康基礎知識普及。引導家屬與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及時記錄。同時,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相應的疏導。(2)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措施基礎上再采用集束化護理模式。首先,護理人員要加強學習心理護理專業(yè)知識,分組幫助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可對家屬做正面引導教育工作,介紹護理流程及注意事項,家屬的心態(tài)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引導家屬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共同為患者服務??梢酝ㄟ^一些音頻和視頻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病房環(huán)境,和患者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主動和患者建立互動性,減少醫(yī)患之間的距離感,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其次,加強護理人員的監(jiān)督工作,護理人員分工明確,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告知患者不要養(yǎng)成隨地吐痰的習慣,進行適當?shù)膽敉忮憻?要去人少,陽光充足的地方;使用溫柔與親切的語言與患者交談,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做到實時關心[2]。然后,在治療過程中要逐一給患者介紹清楚所要服用的藥物,包括藥物的作用療效、針對的主要病癥、使用方法及不良反應等。與患者進行用藥方面的交流,告知患者要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用藥,不得擅自用藥。最后,對患者的飲食作出調整與監(jiān)督,多食用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餐少食[3]。
3.評價標準:(1)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護理治療依從性、身體恢復狀況、心理恢復狀況的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價采用自制醫(yī)囑服藥依從性量表,得分1~7分為未正確按時服藥,8~10分為正確按時服藥。身體恢復狀況評價采用自制身體恢復狀況量表,為耐藥患者病原學陰轉人次,病原學未陰轉為0分,轉陰計1分。心理恢復狀況評價應用焦慮抑郁情緒量表,0~7分代表無抑郁/焦慮,8~20分代表可能有明顯焦慮/抑郁。(2)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護理滿意度情況,滿意率=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護理質量: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身體恢復狀況、心理恢復狀況評分分別為(41.89±2.35)分、(51.56±4.56)分、(55.53±5.75)分,對照組分別為(15.19±3.26)分、(34.62±3.17)分、(32.35±5.42)分;觀察組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13.271、15.231、12.241,P值均<0.05)。
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有40例滿意,8例較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6.0%(48/50);對照組有25例滿意,5例較滿意,20例不滿意,滿意度為60.0%(30/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785,P<0.05)。
耐藥肺結核患者需要采取長程藥物治療,治療周期相當漫長,整個過程對患者的各項要求都非常高[4]。耐藥肺結核在治療過程中要用到的藥物種類也非常多,要使用7~8種治療藥物,藥物不良反應較多[5]。因此,耐藥肺結核患者極易在心理上和身體上產(chǎn)生消極反應,不積極配合治療,以致病情反復無常。結核病本身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患者的親朋好友在得知之后也會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使得患者喪失了基本的社交屬性,大大傷害了其自信心[2]。
因此,在整個耐藥肺結核治療過程中,采用合理的集束化護理方法很重要。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不能適用耐藥肺結核的治療。隨著臨床護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將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進行系統(tǒng)性整合加上護理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就是集束化護理措施。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標準化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目標性,可以針對每一例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對一的護理方案,不管是從基礎護理上,還是心理護理上,都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臨床治療質量和護理效果[1]。本研究結果顯示,從護理質量上看,應用集束化護理措施的觀察組研究對象的治療依從性、身體恢復狀況、心理恢復狀況評分均明顯高于應用傳統(tǒng)護理措施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因此,說明集束化護理措施的干預對于耐藥肺結核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在治療耐藥肺結核患者的過程中采用集束化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對肺結核疾病和整個治療護理體系認知能力,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王丹鳳:醞釀和設計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解釋數(shù)據(jù)、起草文章、統(tǒng)計分析;杜桂春: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行政/技術/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