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作者:洪永爭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搖啊搖,疍家船》題材非常獨特,描寫了廣東陽江一帶的水上人家——疍家人的生活,用詩意流暢、感情真摯的文字把讀者帶到了水波搖曳的廣東漠陽江上,跟隨十歲的疍家男孩水活,走進充滿苦難而又讓人向往的疍家人的生活,去感悟疍家男孩的成長歷程。
疍家男孩水活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與姐姐相依為命。他十歲那年,親愛的姐姐要出嫁了,水活非常不舍。但生活中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磨難和坎坷,就在水活漸漸適應了沒有姐姐的日子后,他日趨平靜的生活又掀起了巨大的風暴。原來,水活是阿爸阿媽收養(yǎng)的,他出生不久就被親生父母拋棄了。
十年過去了,親生母親生命垂危,一直想要再見水活一面,而倔強的阿爸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養(yǎng)了十年的兒子被帶走。水活又陷入一場巨大的人倫矛盾和情感糾葛中……
《搖啊搖,疍家船》是佛山作家洪永爭創(chuàng)作的一部兒童長篇小說,獲得第二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最高獎“青銅獎”。
作為水邊長大的孩子,洪永爭對疍家人非常熟悉,因此作品取材身邊人和事,以被疍家人收養(yǎng)的九歲男孩楊水活為主線,在描寫了疍家孩子生存狀態(tài)和成長經(jīng)歷的同時,也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疍家人——水上人家真實、鮮活的,具有歷史感的鄉(xiāng)土民俗畫卷,是一部填補了中國兒童鄉(xiāng)土小說空白的作品。
《搖啊搖,疍家船》被稱為“親情頌歌”,該書以迷人的疍家風情、質(zhì)樸動人的親情,打動無數(shù)讀者,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較廣泛的影響,入選“廣東省年中小學生暑期推薦書目”和多地圖書館推薦書目。
精彩文摘
阿姐出嫁的那一天早上,過去和阿爸吵得很兇的二叔、三叔各搖著疍家船從上游來了,新娘灣一下子又熱鬧起來。
水活又見到了二叔的兒子水穩(wěn)和三叔的女兒水娣。水穩(wěn)七歲了,還跟四五歲時一樣靦靦腆腆的,見了人總是低著頭。水娣五歲,調(diào)皮得像個伢子,一上水活家的船就滿船瞎逛,好像這船是她家的。水活很不喜歡,他更喜歡水穩(wěn)。水穩(wěn)雖然怕羞,但和水活待的時間長了,他的膽子逐漸大起來。他把水活拉到他家的疍家船上,和水活說些有趣的事。水活牽掛著在梳妝臺打扮的阿姐,心不在焉地聽著,雙眼不時往自家的船上望。
也不知什么時候,水活家的船頭已經(jīng)擺下一個大托盤,托盤上盛放著豬頭、雞、雞蛋、白米飯、糖、煎糍,以及針線和胭脂水粉。新娘楊水仙已經(jīng)梳洗完畢,穿上紅衣綠裙,漂亮得像一朵盛放的牡丹花。她在伴娘和兩位穿得漂漂亮亮的嬸娘的陪同下,正等待婚禮的開始。
水活見了,一臉的失落,快步走下水穩(wěn)家的船。當他來到自家船的跳板前,卻停住了腳步,可憐巴巴地望著阿姐。他不知道他該不該回去,他怕他一上船就把持不住自己,做出讓阿姐傷心的舉動……
人群中有人贊嘆:“多漂亮的新娘子??!”有人附和:“是很漂亮,可她總是眉頭皺皺的,眉宇間難見喜色?!瘪R上有人戳戳她,讓她別說下去。那人便像犯了錯一樣,低下了頭。
拜過神后,輪到新娘子嘆歌答謝父母一環(huán)了,船上船下瞬間鴉雀無聲,一張張臉充滿了期待,一雙雙眼睛一刻也不離新娘的臉蛋。終于,新娘開金口了,那些充滿期待的臉活色生香起來。水仙開始唱的時候總不得要領,在二嬸的引導下漸入佳境。
“……伢兒出生一聲哭,
可知雙親樂與苦?
教你養(yǎng)你漸成人,
一生多少苦與辛!
如今嫁出如潑水,
別忘恩義去不回。
樹高千丈不忘樹頭根,
兒女千歲不忘父母恩……”
水仙的聲音并不動聽,但她是有感而發(fā),想到即將和養(yǎng)育她的父母分開,想到即將和自己相依為命的弟弟別離,她的聲音愈發(fā)委婉,愈發(fā)憂傷,不少眼窩淺的女人掉下了熱淚。
水活聽著聽著,腦海全是和阿姐相處的點點滴滴,想到阿姐不再屬于這個家,他差點哭了出來。他使勁掐住自己的大腿,讓自己感到疼痛,只有這樣,他才能讓淚流滿面的自己不哭出聲來。
吉時快到,迎娶的隊伍早已等得不耐煩了,身穿唐裝的新郎蔡海福立在自家的機船船頭,不停地搓著手掌。等女方船上做好“過禮哭嫁”環(huán)節(jié),在水生的招呼下,新郎在兩名伴郎的陪同下,登上女方的船,管紅白事的四婆大叫:“小舅子呢?快接姐夫的紅傘!”
水活像一根電線桿子一樣立在跳板前,滿腦子都是阿姐的影子,四婆的話哪里聽得見。
四婆又大喊:“小舅子在哪里?小舅子在哪里?時辰快到了,快快接紅傘!”
有人發(fā)現(xiàn)了水活,大聲喊他:“水活,快去接姐夫的紅傘,賺個大紅包??!”
人群大笑起來。
水活這才回過神,向跳板走了兩步,忽然搖搖手:“讓水穩(wěn)去接吧。”他轉身朝沙灘上走去。
水生連忙追過去,說:“水活,不是已經(jīng)說好了嗎?你不想你阿姐幸福嗎?”
水活愣了愣,轉過身,默默地回到船上,接過姐夫手中的紅傘和紅包,一起遞給阿姐身邊的伴娘。四婆說:“紅包自己拿著?!?/p>
船上的人又笑起來。
水活低著頭,站在一邊。
新郎和新娘在四婆的安排下拜過神、拜過岳父母后,伴娘撐開大紅傘,打在新娘的頭頂,另一個伴娘則往大紅傘的上方撒著白米,新娘再度用毛巾捂著臉哭起嫁來。新娘在伴娘的簇擁下,在新郎的牽引下,過了男方的船。就在水仙要鉆進疍篷的那一刻,她的目光掃向弟弟,見弟弟也直勾勾地望著自己,她的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趕緊鉆進機船的疍篷里……
水活真想大聲呼喚阿姐,呼喚阿姐回來,可他不能,只要他一開口,可能阿姐就嫁不成了,她這輩子的幸福就沉到江底了,他不能,死也不能……他死死地掐著自己的大腿,讓自己痛,讓自己苦,苦痛到忘記阿姐,忘記過去,忘記眼前的一切……
迎親的機船漸行漸遠,直到只有巴掌那么大,水活再也忍不住,跪在船上,呼天搶地地大叫著:“阿姐——阿姐——”
船上船下的親友無不動容。
疍家佬躲在一旁擦淚,阿媽更是哭腫了雙眼。
二叔勸道:“水活,別這樣。一會兒咱們還要搖船到麻汕去喝喜酒去,你還可以見到你阿姐的?!?/p>
水活一動不動,喃喃地說:“阿姐——阿姐——”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需要不斷地自省和糾正。楊水活一開始是不愿意阿姐出嫁的,到后來,他為阿姐不能嫁出去而擔心,是什么讓他實現(xiàn)這樣的轉變的?小說主人公是如何自省和糾正的呢?我們看下面的對話:
水生哈哈一笑,摸摸他的臉蛋說:“大人的心思你是不會懂的。伯問你一句:你是想你阿姐幸福還是不幸福?”
水活點點頭:“我當然希望她幸福了,我不想整天看見她愁死的樣子?!?/p>
楊水活已經(jīng)從心底意識到他不想阿姐嫁出去是自私的表現(xiàn),因為這樣一來,阿姐就會整天悶悶不樂,阿姐不高興,他也會不高興,這種感同身受的變化,讓他與阿姐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
日常生活當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設身處地替人著想的習慣呢?如果有,恭喜你,你就是一個大人了!
洪永爭不僅是一名業(yè)余作家,還是大瀝黃岐小學的一名老師。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洪永爭有一大批粉絲——他的學生。
“有不少學生看了我的作品后,還會寫讀后感,讓我看了心里暖暖的。他們說不僅喜歡我的作品,看了之后還很感動,‘催’我繼續(xù)寫更多的作品。能夠得到學生們的喜歡,作為作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焙橛罓幷f,為了激勵和培養(yǎng)學生,他還經(jīng)常結合親身經(jīng)歷,給學生們剖析如何選材、寫作,學生們很喜歡聽,“我堅持寫作的勁頭,對學生也有帶動作用,可以引導他們更喜歡閱讀和寫作?!?/p>
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對于洪永爭而言,創(chuàng)新求變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