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華 李 瑾 張 麗
1.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術麻醉科,山西晉中 030600;2.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山西晉中 030600
手術室管理是醫(yī)院管理中的難點與重點,手術室護理管理水平體現醫(yī)院整體的素質,也是患者診療安全的關鍵[1-2]?,F階段國內部分醫(yī)療機構手術室管理仍處于傳統模式,常規(guī)管理模式與人員配置,無法滿足手術室不同崗位管理需求,存在較多缺陷,改善手術室管理現狀,提高護理質量是臨床關注重要課題[3-4]。九宮格思維模式是一種新型“中心式”護理管理模式,通過縱橫交錯的不同崗位工作人員聯系,形成整個科室的人員分配與工作部署系統網絡架構,協調各項護理管理工作全面發(fā)展[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宮格思維模型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
前瞻性選取2019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手術室護士60 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具有臨床護理工作經驗;②大專及以上學歷;③依從性好;④均知情同意并簽署承諾書。排除妊娠期、哺乳期、中途退出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 名。研究組男2 名,女28 名;年齡22~31 歲,平均(26.38±1.95)歲;工作年限3~8 年,平均(5.24±1.43)年;大專學歷20 名,本科學歷10 名;護師26 名,主管護士4 名。對照組男3 名,女27 名;年齡22~30 歲,平均(26.01±2.01)歲;工作年限3~8 年,平均(5.46±1.57)年;大專學歷18 名,本科學歷12 名;護師27 名,主管護士3 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HY1965573)。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模式,嚴格按照手術室護理制度開展護理工作,包括術前訪視核對患者信息,告知注意事項;術中患者生命體征指標密切監(jiān)測;術后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
研究組給予九宮格思維模型管理。①護士長為中心,進行統籌管理,通過九宮格思維進行管理,護士長崗位設置在九宮格中心,周圍護理崗位與臨床各項護理工作以護士長為中心,且以護士長為中心呈放射性管理,實現全面兼顧。另九宮格中其他崗位相互鄰近,日常工作中在完成本職工作基礎上可互相協助,提供更高質量護理服務給患者。具體為護理小組進行集中討論,劃分各班工作職責,并對不同崗位審定不同溝通要求。根據各班工作職責界定任職資格、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對工作內容反復討論,如儀器設備操作流程、護理質量控制流程、腔鏡清洗流程等,權重崗位職責的重要性,設定考核分數。②以患者為中心,給予人文關懷管理,通過九宮格思維將患者放于中心位置,要求護理工作以人為本,圍繞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處于患者角度思考,盡可能滿足患者合理要求,給予每位患者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高滿意度。具體為護士長對所負責患者進行每日評估,指導護士完成日常護理工作,確定落實到位。護士對負責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包括術前訪視、術中配合、術后回訪等,為其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控小組每月集中一次對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匯報,并在質控檢查反饋會上進行討論分析。③以醫(yī)生為中心,實施高效配合管理,通過九宮格思維以醫(yī)生為中心,周圍崗位包括配合者、護理工作者、醫(yī)生助手,圍繞醫(yī)生展開診療護理行為,嚴格遵醫(yī)囑檢查管理,與醫(yī)生積極溝通,反復核實診療問題,無誤后執(zhí)行,可有效避免診療缺陷事件發(fā)生,且可督促醫(yī)生、護士共同進步,保障診療護理工作進行。具體為對于新開展手術,手術室護士參與醫(yī)生術前討論,或邀請手術醫(yī)生向參與手術人員講解手術步驟,并協同準備特需器械,增加術中配合度。④以護士為中心,給予強化培訓,通過九宮格思維以護士為中心,開展每月1 次培訓講座(通過提問與討論結合啟發(fā)式教學),專職教師介紹相關知識與護理技巧,由經驗豐富帶教老師授課,進行典型案例剖析,鼓勵護士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其發(fā)現觀察要點、進行分析并制訂解決措施;開展角色互換體驗式培訓,使其親身體驗護理操作過程中患者的感受。并進行情景模擬刺激式培訓,提高實際操作與應變能力。每月開展一次考核,考核內容與培訓內容相關,并將護士個人考核成績與績效相關聯,考核達標后進入下一次培訓。兩組均于3 個月后進行護理效果比較。
比較兩組手術室理論和操作技能成績:理論考核內容包括基礎護理知識與手術專業(yè)護理知識兩項,由護理部統一定題,閉卷進行;手術室技能操作考核由護理部集中進行,滿分均為100 分,Cronbach’s α 系數為0.753。
核心能力評分:通過中國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6]進行評估,包括批判性思維能力、專業(yè)發(fā)展能力、領導能力、教育與咨詢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臨床護理技能、倫理與法律7 個維度,共58 個條目,分數越高,核心能力越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0。
判性思維評分:通過中文版評判性思維態(tài)度傾向性調查表(california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7]進行評估,包括開發(fā)思維、自信心、尋找真相、認知成熟度、求知欲望、系統優(yōu)化能力、分析能力7 個維度,共70 個條目,各維度總分≥40 分評判性思維為正性,Cronbach’s α 系數為0.900。
護理質量:采用我院自制護理質量問卷進行評估:手術配合、無菌操作、文書記錄、危急病處理、心理護理、??浦R、健康教育7 個方面,共35 個條目,分數越高,服務質量越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781。
應用SPSS 22.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得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干預前,兩組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與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核心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核心能力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干預前,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評分與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干預前,兩組護理質量各維度評分與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護理質量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護理質量比較(分,)
表4 兩組干預前后護理質量比較(分,)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九宮格思維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傳統管理方式與觀念,在對護理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嚴格要求基礎上,應用多學科思維模式指導臨床護理各項工作,更好地及時傳達有效信息,且聽取各級護士有效建議,且雙重重視護士工作與管理內容,促進護理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升[8-9]。既往研究表明,九宮格思維開展“中心式”管理應用可促使護理團隊強化建設,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建設,為患者提供持續(xù)優(yōu)質護理服務,促進護理管理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發(fā)展[10]。手術室是搶救危重癥患者與進行手術治療的重要場合,其性質賦予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因而臨床對手術室護士專業(yè)素質與能力要求更高[11-13]。本研究中研究組理論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分析為九宮格“中心式”管理模式以護士為中心,給予強化培訓,增強護士專業(yè)知識,且進行角色互換體驗式培訓與情景模擬刺激式培訓,提高護士實戰(zhàn)能力。
手術室護士的核心能力是專業(yè)能力結構與個人職業(yè)結構中最重要核心競爭能力的一種,也是手術室護士必須具備的綜合能力[14-15]。研究表明,手術室護士的核心能力水平是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醫(yī)療安全的相關因素[16-17]。手術室護士核心能力水平提高有利于推動護理事業(yè)進行,促進個人職業(yè)發(fā)展,加快適應臨床護理發(fā)展需求[17-18]。本研究中研究組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分析為九宮格“中心式”管理模式加強了醫(yī)-護、護-護間的溝通,促進人才培養(yǎng);且給予強化培訓有利于護士專業(yè)能力提高。
評判性思維是目的性自我調控判斷,是臨床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基礎,可準確把握事物的基本要領,并進行縝密推斷,有利于激活自身思維意識,用思考的眼光看待問題,已成為檢驗手術室護士基本能力重要指標[19-21]。隨著臨床護理專業(yè)化加強,既往簡單執(zhí)行醫(yī)囑已無法滿足現階段臨床需求,完善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有利于護理人員思考,準確發(fā)現和解決問題[22-23]。且評判性思維能力作為核心能力的一項,有利于手術室護士快速選取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提高護理效果[24-25]。本研究中研究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分析為九宮格“中心式”管理模式鼓勵護士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其發(fā)現觀察要點、進行分析并制訂解決措施,促進其評判性思維提高。且本研究顯示,研究組護理質量各維度評分與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為九宮格“中心式”的思維采用主次分明、橫縱相交的內部管理方式,計劃性實施各項操作,專人負責各工作位置與工作內容,落實責任制到各格子與其毗鄰位置的結構中,構建牢固的九宮格體系,且如本研究上述九宮格“中心式”的思維提高手術室護士核心能力與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升護理質量。同時九宮格“中心式”的思維以患者為中心,給予人文關懷管理,促進了護患溝通,使護理工作順利開展,服務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九宮格思維模型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可有效提高手術室護士專業(yè)核心能力與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護理質量。